定位器、输送器及隧道式过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451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位器、输送器及隧道式过线系统,所述定位器包括: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导丝、勾部以及驱动部;所述第一定位杆具有沿自身轴向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杆连接,且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远端超出所述第一定位杆的远端;所述第二定位杆具有沿自身轴向贯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延伸方向相交;所述导丝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轴向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勾部可拆卸地与所述导丝的远端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导丝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丝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轴向移动。如此配置,针对于不同的植入物或不同型号的缝线,可以快速地拆卸并替换相应的适配的勾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器、输送器及隧道式过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器、输送器及隧道式过线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肩袖、膝、足踝等部位的软组织撕裂的修复,除了需要缝合软组织本身,一般还需要通过缝线将软组织压向骨骼(将软组织绑在骨骼上),才能促使其愈合。目前通常采用带线锚钉进行修复手术,将金属锚钉锚定在骨骼中,再通过锚钉上连接的缝线来捆绑软组织,从而将软组织压向骨骼。然而由于锚钉的体积相比缝线较为粗大,对于骨骼尺寸较小或骨质疏松的患者不友好。如果锚钉选择不当或在术中固定位置偏差,就会存在锚钉脱落和牵拉力不足等风险,容易对患者患处造成二次损伤,且该方案手术成本高、难度大,术后如不慎破坏,翻修难度极高。更为安全的手术方案是放弃锚钉,在骨骼内形成隧道,将缝线穿过骨隧道完成软组织的缝合绑定。然而目前没有合适的手术工具,只能选择开放式手术或通过硬膜穿刺针在关节镜引导下完成缝线过线,手术操作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器、输送器及隧道式过线系统,以解决现有通过锚钉固定缝线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导丝、勾部以及驱动部;/n所述第一定位杆具有沿自身轴向贯通的第一通道;/n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杆连接,且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远端超出所述第一定位杆的远端;所述第二定位杆具有沿自身轴向贯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延伸方向相交;/n所述导丝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轴向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勾部可拆卸地与所述导丝的远端连接;/n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导丝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丝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轴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导丝、勾部以及驱动部;
所述第一定位杆具有沿自身轴向贯通的第一通道;
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杆连接,且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远端超出所述第一定位杆的远端;所述第二定位杆具有沿自身轴向贯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延伸方向相交;
所述导丝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轴向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勾部可拆卸地与所述导丝的远端连接;
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导丝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丝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包括两叶勾,所述两叶勾具有两个朝向近端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近端逐渐向外扩张;所述延伸部用于勾取缝线或植入物的牵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叶勾还具有朝向远端延伸的适配部,所述适配部用于与植入物适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部呈朝向远端收缩的钝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延伸部呈螺旋状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丹李泳龙葛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竞微扶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