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器及骨道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869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位器及骨道制备系统,所述定位器包括:操作杆以及至少两个贴附部件;所述操作杆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用于引导开路部件沿所述限位腔的轴向移动;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设置于所述操作杆的远端;所述贴附部件的远端具有贴附面,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的所述贴附面的形态分别与一预定对象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相适配;对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贴附部件,当所述贴附面与对应的位置相贴附后,至少另一个所述贴附部件与所述预定对象相接触。如此配置,定位器与预定对象至少有一个贴附定位和一个接触定位,形成一贴一靠的连接关系,定位器的定位准确,不易移位,可确保开路部件开孔角度的准确性。可确保开路部件开孔角度的准确性。可确保开路部件开孔角度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器及骨道制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器及骨道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针对膝关节及肩袖修复的手术中,医生往往通过植入带线锚钉、界面螺钉的方式来进行手术操作。由于肩关节结构的复杂性,该手术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手法,固定位的选择以及固定角度的选择对于手术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锚钉固定位置稍有偏差,将会存在锚钉脱落和牵拉不足等风险,甚至对软组织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且肩袖损伤患者大都发生在中老年人,本来就有全身的骨质疏松,肩关节局部也有相应的骨密度下降。另外,有研究表明,肩袖完全断裂后,如果未及时修补,在肩关节局部会有骨质疏松的加剧,称为废用性骨萎缩。这种情况在国内患者中居多,因为国内患者更喜欢拖延手术治疗。肩部原有的骨密度下降,加上废用性骨萎缩,加大了肩袖修补的度。因此对于肩部骨质疏松的患者,采用带线锚钉修复并不可靠,有学者重新采用穿骨缝线修补的方法。在关节镜下缝合线经过骨内隧道完成撕裂处的缝合绑定是更为安全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由于肱骨大结节与肱骨头上交汇处的外围软组织较少,仅有少量脂肪及皮肤。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利用手触法确定纵向骨道的位置,并可在无定位器械辅助的情况下获得其想要的纵向骨道。但该方法受手术经验限制,经验丰富的医生可实现制备骨道,但对于手术经验稍微少一些的医生来说,这并非易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器及骨道制备系统,以解决现有制备骨道时依赖医生经验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定位器,其包括:操作杆以及至少两个贴附部件;
[0005]所述操作杆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用于引导开路部件沿所述限位腔的轴向移动;
[0006]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设置于所述操作杆的远端;
[0007]所述贴附部件的远端具有贴附面,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的所述贴附面的形态分别与一预定对象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相适配;
[0008]对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贴附部件,当所述贴附面与对应的位置相贴附后,至少另一个所述贴附部件与所述预定对象相接触。
[0009]可选的,所述限位腔为沿所述操作杆的轴向开设的贯通孔。
[0010]可选的,所述定位器包括三个所述贴附部件,三个所述贴附部件围绕所述操作杆的轴线周向排布。
[0011]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贴附部件的所述贴附面用于与对应的所述位置相贴附后,另两个所述贴附部件用于与所述预定对象相接触,或者,另两个所述贴附部件中的一者用
于与所述预定对象相接触,另一者用于悬空。
[0012]可选的,三个所述贴附部件围绕所述操作杆的轴线周向均匀地分布。
[0013]可选的,所述贴附部件的轴线与所述操作杆的轴线成角度布置,且所述贴附部件沿朝向远端的方向朝远离所述操作杆的轴线的方向倾斜。
[0014]可选的,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的轴线与所述操作杆的轴线所成的角度相同。
[0015]可选的,所述贴附部件包裹所述操作杆的端面外周轮廓,以同时与所述操作杆的端面和外周面连接。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定位器,其包括:操作杆、抵靠部件以及至少两个贴附部件;
[0017]所述操作杆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用于引导开路部件沿所述限位腔的轴向移动;
[0018]所述抵靠部件以及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设置于所述操作杆的远端;
[0019]所述贴附部件的远端具有贴附面,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的所述贴附面的形态分别与一预定对象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相适配;
[0020]其中,任一个所述贴附部件的所述贴附面与对应的位置相贴附后,所述抵靠部件用于与所述预定对象相接触。
[002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骨道制备系统,其包括开路部件与如上所述的定位器;所述开路部件用于与所述定位器配合,在预定对象上开设骨道。
[0022]综上所述,在本技术提供的定位器及骨道制备系统,所述定位器包括:操作杆以及至少两个贴附部件;所述操作杆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用于引导开路部件沿所述限位腔的轴向移动;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设置于所述操作杆的远端;所述贴附部件的远端具有贴附面,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的所述贴附面的形态分别与一预定对象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相适配;对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贴附部件,当所述贴附面与对应的位置相贴附后,至少另一个所述贴附部件与所述预定对象相接触。
[0023]如此配置,在使用中将一个贴附部件的贴附面与对应的位置相贴附后,至少另一个贴附部件与预定对象相接触,定位器与预定对象至少有一个贴附定位和一个接触定位,形成一贴一靠的连接关系,定位器的定位准确,不易移位。此时利用开路部件沿限位腔的轴向移动,即可确保开路部件开孔角度的准确性,从而可精确地在预定位置制备骨道,克服了现有制备骨道时依赖医生经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2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涉及的骨隧道制备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定位器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定位器的A部放大图;
[0028]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定位器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29]附图中:
[0030]1‑
操作杆;10

端面外周轮廓;2

限位腔;3

贴附部件;30

贴附面;4

肱骨;41

纵向
骨道;42

横向骨道;43

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0032]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术语“近端”通常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术语“远端”通常是靠近患者即靠近病灶的一端,“一端”与“另一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以及至少两个贴附部件;所述操作杆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用于引导开路部件沿所述限位腔的轴向移动;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设置于所述操作杆的远端;所述贴附部件的远端具有贴附面,至少两个所述贴附部件的所述贴附面的形态分别与一预定对象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相适配;对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贴附部件,当所述贴附面与对应的位置相贴附后,至少另一个所述贴附部件与所述预定对象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为沿所述操作杆的轴向开设的贯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包括三个所述贴附部件,三个所述贴附部件围绕所述操作杆的轴线周向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贴附部件的所述贴附面用于与对应的所述位置相贴附后,另两个所述贴附部件用于与所述预定对象相接触,或者,另两个所述贴附部件中的一者用于与所述预定对象相接触,另一者用于悬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贴附部件围绕所述操作杆的轴线周向均匀地分布。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丹李泳龙葛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竞微扶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