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固定引流袋的病员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51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固定引流袋的病员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公拉链与母拉链的拉合、公暗扣与母暗扣的扣合,方便第一放置袋的安装,为引流袋提供了放置位置,解决了现有患者术后下床需要家属一手举着静脉输液用药、一手拿着引流袋的问题;同时利用多个沿Y方向分布的母拉链、第一圆孔,提供了多个第一放置袋的安装位置,可以配合患者胸腔、胃肠道、胆道等多个位置的引流,保证引流袋的位置低于患者伤口平面,解决了现有引流袋系在病员服最下面一个纽扣上,干扰患者行走、增加跌倒风险、造成引流液逆流感染的问题;通过系带B系紧在系带A上,方便第二放置袋的安装,专门为患者导尿的引流袋提供放置位置,保证引流袋的位置低于患者伤口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固定引流袋的病员服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固定引流袋的病员服。
技术介绍
外壳引流是为了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临床上应用的外壳引流管种类很多,在导尿、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与引流管配合使用的引流袋同样重要。但是现有的外壳引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外科手术患者禁食时间长,补液量大,补液时间相对较长,患者术后须要将引流袋内的液体清空后方敢下床活动,此时患者家属不但需要举着静脉输液用药,还要拿着引流袋;从而增加了引流管意外拔管的风险、患者跌倒的风险、反流造成感染的机会,同时拔管还可能造成并发症增加,增加医疗费用且危及患者生命。二是目前临床上患者下床通常将引流袋系在病员服最下面一个纽扣上,不但干扰患者行走,还增加跌倒风险,若将引流袋系在病员服系于病员服其他纽扣上,会因纽扣高于伤口平面造成引流液逆流感染,且当引流管较多时更是无法起到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固定引流袋的病员服。一种可固定引流袋的病员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固定引流袋的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病服主体(1),安装在病服主体(1)左右两侧的一对袖子(2),安装在病服主体(1)中间位置且沿Y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纽扣(3),设置在病服主体(1)中间位置且沿Y方向均匀分布、用于系紧纽扣(3)的多个纽孔(4),安装在病服主体(1)上且沿X方向分布、位于病服主体(1)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固定结构(5),安装在病服主体(1)下摆处且位于病服主体(1)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二固定结构(6);/n第一固定结构(5)包括安装在病服主体(1)上且沿Y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母拉链(7),安装在病服主体(1)上且位于相邻两个母拉链(7)之间且沿X方向分布的一对母暗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固定引流袋的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病服主体(1),安装在病服主体(1)左右两侧的一对袖子(2),安装在病服主体(1)中间位置且沿Y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纽扣(3),设置在病服主体(1)中间位置且沿Y方向均匀分布、用于系紧纽扣(3)的多个纽孔(4),安装在病服主体(1)上且沿X方向分布、位于病服主体(1)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固定结构(5),安装在病服主体(1)下摆处且位于病服主体(1)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二固定结构(6);
第一固定结构(5)包括安装在病服主体(1)上且沿Y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母拉链(7),安装在病服主体(1)上且位于相邻两个母拉链(7)之间且沿X方向分布的一对母暗扣(8);
第一固定结构(5)还包括设置在病服主体(1)上且沿Y方向均匀分布、位于母拉链(7)上方的第一圆孔(9),上端开口的第一放置袋(10);
第一放置袋(10)上安装有一对沿Y方向分布且与母拉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书红晏金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