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26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该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包括轴承套和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设于轴承套的内部,轴承套的内部设有一圆柱形的腔体,轴承套的两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异形限位部;异形限位部包括若干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的整体呈弧形片状;保持架的两端设有与异形限位部配合的卡接部,卡接部包括数量与限位单元相同的弧形外延部,相邻的弧形外延部之间通过弧形部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持架的球道的两端的弧形段更换成不平衡模式,使得轴承套的第二球道的坡度不需要设计太高,做到无缝隙设计,方便滚珠运行时容易进入球道,滚珠进入球道时不会产生错开碰撞,降低了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
本技术属于直线轴承
,具体涉及一种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
技术介绍
直线轴承是一种直线运动系统,用于直线行程与圆柱轴配合使用。由于承载球与轴承外套点接触,钢球以最小的摩擦阻力滚动,因此直线轴承具有摩擦小,且比较稳定,不随轴承速度而变化,能获得灵敏度高、精度高的平稳直线运动。直线轴承消耗也有其局限性,最主要的是轴承冲击载荷能力较差,且承载能力也较差,其次直线轴承在高速运动时振动和噪声较大。直线轴承自动化选型有收录。直线轴承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纺织机械、食品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等工业机械的滑动部件。如图1所示现有的直线轴承存在以下缺陷:1、保持架安装进去后,保持架的两端距离与轴承的首尾两端距离太长,该处设计属于多余,但又不得不如此设计,增加了生产成本。2、同时滚珠在内部运行时,容易发生错开碰撞,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极大噪音;3、轴承套球道两端处的斜坡是用于方便滚珠进入球道,但由于保持架球道两端的弧形结构设计大小一样,造成轴承球道两端的斜坡坡度必须要设计的很高,这样往往造成滚珠会出现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包括轴承套和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设于轴承套的内部,轴承套的内部设有一圆柱形的腔体,轴承套的两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异形限位部;异形限位部包括若干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的整体呈弧形片状;保持架的两端设有与异形限位部配合的卡接部,卡接部包括数量与限位单元相同的弧形外延部,相邻的弧形外延部之间通过弧形部过渡;异形限位部前端的轴承套内设有挡圈和密封圈。挡圈和密封圈对保持架与轴承套的前端进行密封,并对保持架进行轴向限位。保持架上设有若干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球道机构,第一球道机构包括第一球道以及被第一球道环绕的球道中心体,第一球道的前后两端为弧形段;弧形外延部位于弧形段的上沿和下沿,并且第一球道的纵向中线与弧形外延部的纵向中线之间设有间隙;轴承套的内壁上设有数量与第一球道机构相同的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球道机构,第二球道机构包括与球道中心体对应的条形体,条形体的两端设有斜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相邻的限位单元之间通过弧形部过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条形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斜坡延伸到环形限位部和异形限位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轴承套的第二球道机构和保持架的第一球道机构组成一个完整的球道,该球道内设置滚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卡接部的形状与异形限位部中间形成的形状一致,二者拼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保持架的球道的两端的弧形段更换成不平衡模式,使得轴承套的第二球道的坡度不需要设计太高,做到无缝隙设计,方便滚珠运行时容易进入球道,滚珠进入球道时不会产生错开碰撞,降低了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保持架与轴承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轴承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一如图2-4所示,一种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包括轴承套1和保持架2,所述保持架2设于轴承套1的内部,轴承套1的内部设有一圆柱形的腔体,轴承套1的两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异形限位部11;异形限位部11包括若干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单元12,限位单元12的整体呈弧形片状,相邻的限位单元12之间通过弧形部过渡;保持架2的两端设有与异形限位部11配合的卡接部21,卡接部21包括数量与限位单元12相同的弧形外延部22,相邻的弧形外延部22之间通过弧形部过渡;也即卡接部21的形状与异形限位部11中间形成的形状一致,二者拼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形形状。起到对应的限位和对位作用;异形限位部11前端的轴承套1内设有挡圈和密封圈。挡圈和密封圈对保持架2与轴承套1的前端进行密封,并对保持架2进行轴向限位。保持架2上设有若干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球道机构,第一球道机构包括第一球道23以及被第一球道23环绕的球道中心体24,第一球道23的前后两端为弧形段25;弧形段25的两端对应于弧形外延部22,并且第一球道23的纵向中线与弧形外延部22的纵向中线之间设有间隙,也即第一球道23与弧形外延部22在纵向投影上是交错的设置,部分交叉,由于弧形外延部22也即第一球道23的弧形段25的边沿,因此会使得第一球道23的弧形段25并非对称的结构,更换成不平衡模式;轴承套1的内壁上设有数量与第一球道机构相同的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球道机构13,第二球道机构13包括与球道中心体24对应的条形体,条形体的两端设有斜坡14,条形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斜坡14延伸到环形限位部和异形限位部11。与传统的直线轴承相比(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套1内壁的第二球道机构13的斜坡的坡度较高,并且与轴承套1的端部具有间隙),本技术的第二球道的斜坡14的坡度降低,使得滚珠在球道内运行时容易进入球道,不会产生卡死现象;并且条形体的两端直接延伸到限位部,无多余的长度距离。保持架2的球道的两端的弧形段25更换成不平衡模式,使得轴承套1的第二球道的坡度不需要设计太高,做到无缝隙设计,方便滚珠运行时容易进入球道,滚珠进入球道时不会产生错开碰撞,降低了噪音;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轴承套1和保持架2组合构成直线轴承,轴承套1的第二球道机构13和保持架2的第一球道机构以及轴承套1的内壁组成一个完整的球道,该球道内设置滚珠,滚珠在该封闭球道内运行使直线轴承与轴之间直线滑动连接。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套和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设于轴承套的内部,轴承套的内部设有一圆柱形的腔体,轴承套的两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异形限位部;/n异形限位部包括若干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的整体呈弧形片状;/n保持架的两端设有与异形限位部配合的卡接部,卡接部包括数量与限位单元相同的弧形外延部,相邻的弧形外延部之间通过弧形部过渡;/n异形限位部前端的轴承套内设有挡圈和密封圈;/n保持架上设有若干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球道机构,第一球道机构包括第一球道以及被第一球道环绕的球道中心体,第一球道的前后两端为弧形段;弧形外延部位于弧形段的上沿和下沿,并且第一球道的纵向中线与弧形外延部的纵向中线之间设有间隙;/n轴承套的内壁上设有数量与第一球道机构相同的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球道机构,第二球道机构包括与球道中心体对应的条形体,条形体的两端设有斜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无缝隙的直线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套和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设于轴承套的内部,轴承套的内部设有一圆柱形的腔体,轴承套的两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异形限位部;
异形限位部包括若干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的整体呈弧形片状;
保持架的两端设有与异形限位部配合的卡接部,卡接部包括数量与限位单元相同的弧形外延部,相邻的弧形外延部之间通过弧形部过渡;
异形限位部前端的轴承套内设有挡圈和密封圈;
保持架上设有若干个均匀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球道机构,第一球道机构包括第一球道以及被第一球道环绕的球道中心体,第一球道的前后两端为弧形段;弧形外延部位于弧形段的上沿和下沿,并且第一球道的纵向中线与弧形外延部的纵向中线之间设有间隙;
轴承套的内壁上设有数量与第一球道机构相同的均匀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伟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嘉利达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