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半导体装置,其由多个存储单元构成,每个存储单元通常包括晶体管和电容器。所述晶体管的栅极与字线电连接、源极与位线电连接、漏极与电容器电连接,字线上的字线电压能够控制晶体管的开启和关闭,从而通过位线能够读取存储在电容器中的数据信息,或者将数据信息写入到电容器中。在DRAM等半导体存储结构中,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通电传输速率与位于外围区域的的栅极剖面轮廓(gateprofile)密切相关。当栅极剖面轮廓的形貌较差时,对电流导通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产品良率,严重时甚至导致晶圆的报废。当前在刻蚀形成栅极的过程中,需要于栅极金属层表面形成若干层掩膜层,并且需要使用多个机台设备来完成若干掩膜层的沉积工艺。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形成一基底,所述基底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表面的栅极材料层、覆盖于所述栅极材料层表面的介质层、以及覆盖于所述介质层表面的阻挡层;/n形成且仅形成一掩膜层于所述阻挡层表面,所述掩膜层与所述阻挡层之间的刻蚀选择比大于预设值;/n图形化所述掩膜层;/n转移所述掩膜层中的图形至所述栅极材料层,形成栅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一基底,所述基底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表面的栅极材料层、覆盖于所述栅极材料层表面的介质层、以及覆盖于所述介质层表面的阻挡层;
形成且仅形成一掩膜层于所述阻挡层表面,所述掩膜层与所述阻挡层之间的刻蚀选择比大于预设值;
图形化所述掩膜层;
转移所述掩膜层中的图形至所述栅极材料层,形成栅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一基底的具体步骤包括:
提供一衬底;
沉积导电材料于所述衬底表面,形成所述栅极材料层;
沉积绝缘材料于所述栅极材料层表面,形成所述介质层;
沉积阻挡材料于所述介质层表面,形成所述阻挡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包括:
第一子介质层,覆盖于所述栅极材料层表面;
第二子介质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子介质层表面,所述阻挡层覆盖于所述第二子介质层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形化所述掩膜层的具体步骤包括:
形成光阻层于所述掩膜层表面,所述光阻层中具有若干暴露所述掩膜层的开口;
形成覆盖所述开口侧壁的侧墙;
剥离所述光阻层,于相邻两个所述侧墙之间形成暴露所述掩膜层的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