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50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淬火装置,其包括淬火水箱、转运系统、冷却系统以及供气系统。淬火水箱能够设置于热轧机传送带的一侧;转运系统包括横梁和吊装机构,横梁位于淬火水箱的上方,吊装机构与横梁滑动连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温度控制器以及循环泵。供气系统包括曝气盘管和风机,曝气盘管设置于淬火水箱内。充分利用铝型材热轧后的余温进行淬火,减少了淬火前的二次加热环节,节省的能源;冷却系统有效地降低了淬火水箱中冷却水的温度,保证了淬火的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淬火质量;曝气盘管使淬火水箱中的水不停的翻腾,避免了铝型材进入水箱时造成局部水温过高而影响淬火质量的情况发生,有效地提高了铝型材的性能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淬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淬火
,尤其涉及一种在线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铝型材在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铝型材的质量、力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在线淬火仅具备喷淋冷却、风冷及风雾混合冷却方式。对于厚壁型材,以上冷却方式很难达到要求,必须过水冷却才能达到要求。现有的淬火装置无法将热轧后的高温铝型材直接进行淬火,需将铝型材冷却后送入专用的淬火装置,需要对冷却后的铝型材加热后再在冷水池内进行淬火,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此外,这种过冷水的淬火方式中,当高温铝型材浸入水中后易造成局部水温过高而影响淬火质量;再者,水冷淬火产生的冷却水无法循环利用,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而现有的喷淋冷却的方式的冷却强度不够高,不能够冲开高温铝型材表面形成的水雾,从而降低了淬火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在线淬火装置,其解决了无法在线淬火以及易造成局部水温过高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淬火水箱、转运系统、冷却系统以及供气系统;所述淬火水箱能够设置于热轧机传送带的一侧;所述转运系统包括横梁和吊装机构,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上方,所述吊装机构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温度控制器以及循环泵,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上,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所述淬火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口与所述淬火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冷却塔均与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曝气盘管和风机,所述曝气盘管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内,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曝气盘管的入口连接。可选地,所述横梁通过成对设置的立柱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横梁跨设于所述淬火水箱和所述热轧机传送带的上方;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吊装机构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可选地,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安装架、驱动电机、卷扬机以及多个挂钩;所述安装架通过滚轮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轮的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滚轮旋转;所述卷扬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卷扬机的链条上。可选地,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控制电路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侧板内侧,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淬火水箱的最低水位;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侧板外侧,所述冷却塔、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可选地,所述曝气盘管包括连接管和多根横管;所述横管等间隔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底板上,所述横管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与所述横管等数量的支管,所述横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支管连接,所述横管的第二端封闭;所述淬火水箱的侧板上开设有两个进气孔,所述连接管的两端与两个所述进气孔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进气孔均与所述风机的出口连接。可选地,所述淬火水箱的底板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所述出水孔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淬火水箱的侧板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冷却塔的出口与所述进水孔通过管路连接。可选地,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所述出水孔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冷却塔的出口与所述进水孔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可选地,所述淬火水箱呈上端开口的方形盒状,所述淬火水箱的侧板内侧设置有扶梯,所述扶梯上设置有水位刻度。可选地,所述在线淬火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底板上,所述曝气盘管位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淬火水箱的底板之间。可选地,所述在线淬火装置还包括补水系统,所述补水系统包括浮球阀和补水管路;所述淬火水箱的侧壁上开设补水孔,所述补水孔的水平高度与所述淬火水箱的最高水位相同;所述浮球阀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侧板内侧,所述浮球阀的入口与所述补水孔连接;所述补水管路的入口能够与自来水管通过第三阀门连接,所述补水管路的出口与所述补水孔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淬火水箱能够设置于热轧机传送带的一侧,吊装机构将热轧机传送带上的铝型材转运至淬火水箱中进行在线淬火,充分利用铝型材热轧后的余温进行淬火,减少了淬火前的二次加热环节,节省能源;冷却系统有效地降低了淬火水箱中冷却水的温度,保证了淬火的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淬火质量;曝气盘管使淬火水箱中的水不停的翻腾,避免了铝型材进入水箱时造成局部水温过高而影响淬火质量的情况发生,有效地提高了铝型材的性能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在线淬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在线淬火装置的吊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淬火水箱;11:进气孔;12:进水孔;13:出水孔;14:补水孔;2:热轧机传送带;31:横梁;32:安装架;33:链条;34:挂钩;41:冷却塔;42:循环泵;43:控制电路;44:温度检测组件;45:第一阀门;46:第二阀门;51:风机;52:横管;53:连接管;6:支撑架;71:浮球阀;72:第三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2的定向为参照。如图1所示,在线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水箱1、转运系统、冷却系统以及供气系统。淬火水箱1能够设置于热轧机传送带2的一侧,横梁31设置于淬火水箱1的上方,吊装机构与横梁31滑动连接。吊装机构将热轧机传送带2上热轧完成的铝型材转运至淬火水箱1中直接进行淬火处理,充分利用热轧完成后铝型材的余温进行淬火,减少了铝型材淬火前的二次加热环节,能够节省能源。冷却系统对淬火水箱1中的水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避免因水温过高而降低淬火质量的情况发生。其中,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41、温度控制器以及循环泵42,冷却塔41可以设置在室外或者房顶,温度控制器设置于淬火水箱1上,循环泵42的入口与淬火水箱1连接,循环泵42的出口与冷却塔41的入口连接,冷却塔41的出口与淬火水箱1连接,循环泵42将淬火水箱1中的冷却水泵送至冷却塔41,冷却塔41利用冷却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效果,从而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冷却塔41的风机51以及循环泵42均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控制器实时监测淬火水箱1中的冷却水的水温,当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启动循环泵42进行水循环,并启动冷却塔41进行散热。供气系统包括曝气盘管和风机51,曝气盘管设置于淬火水箱1内,风机51的出口与曝气盘管的入口连接。风机51向曝气盘管内输送空气,曝气盘管将空气通入淬火水箱1中的冷却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水箱、转运系统、冷却系统以及供气系统;/n所述淬火水箱能够设置于热轧机传送带的一侧;/n所述转运系统包括横梁和吊装机构,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上方,所述吊装机构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n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温度控制器以及循环泵,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上,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所述淬火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口与所述淬火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冷却塔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n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曝气盘管和风机,所述曝气盘管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内,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曝气盘管的入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水箱、转运系统、冷却系统以及供气系统;
所述淬火水箱能够设置于热轧机传送带的一侧;
所述转运系统包括横梁和吊装机构,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上方,所述吊装机构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温度控制器以及循环泵,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上,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所述淬火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口与所述淬火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冷却塔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曝气盘管和风机,所述曝气盘管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内,所述风机的出口与所述曝气盘管的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通过成对设置的立柱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横梁跨设于所述淬火水箱和所述热轧机传送带的上方;
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吊装机构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安装架、驱动电机、卷扬机以及多个挂钩;
所述安装架通过滚轮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轮的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滚轮旋转;
所述卷扬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卷扬机的链条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在线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控制电路和温度检测组件;
所述温度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侧板内侧,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淬火水箱的最低水位;
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淬火水箱的侧板外侧,所述冷却塔、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均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斌蒋会阳林建华付平谢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恒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