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TK打点器基座及RTK打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73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TK打点器基座及RTK打点器。基座包括基座本体、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位于基座本体上方。第二部件位于基座本体下方;第二部件包括柱体和压紧部。柱体用于插入第一其他部件、以使基座本体可以与第一其他部件相连。柱体上端与基座本体相贴,柱体下端面开设凹槽,凹槽横向贯穿柱体下端面。压紧部可升降的连接在柱体下端,压紧部与凹槽形成“箍”、以使基座本体可以与第二其他部件相连。RTK打点器包括上述任意基座和RTK打点器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基座实现了RTK打点器的两种连接装配方式,不但可以配合对中杆使用,同时还可以配合遥控器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可靠、稳定;在更换使用场景时也可以快速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TK打点器基座及RTK打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RTK
,具体涉及一种网络RTK打点器基座。
技术介绍
植保无人机在作业之前,需要规划作业地块,首先需要获取作业地块的边界点信息,然后规划出作业地块和作业路径。获取作业地块边界点信息的方式通常包括无人机打点、地面站地图上直接点击对应的点或者采用RTK移动基站获取边界点。RTK打点器在使用时有时需要与遥控器配合,有时又需要与对中杆配合使用。在与遥控器配合使用时,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某公司采用的RTK打点器和遥控器通过USB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不够紧密容易松动,尤其是在户外、野外作业时会松动掉落,安全性无法保证;再如图2所示,另一某公司利用遥控器本身的结构,将打点器固定在遥控器上,但是此种固定方式连接复杂,拆卸不便。上述两种方式都无法再匹配对中杆,需要额外装置。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额外增加特殊的支架用于连接遥控器或是对中杆,增加成本、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TK打点器基座,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RTK打点器基座,包括基座本体、第二部件。第二部件位于基座本体下方;第二部件包括柱体和压紧部。所述柱体用于插入第一其他部件、以使所述基座本体可以与第一其他部件相连。所述柱体上端与基座本体相贴,柱体下端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所述柱体下端面。所述压紧部可升降的连接在所述柱体下端,所述压紧部与凹槽形成“箍”、以使所述基座本体可以与第二其他部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柱体下端面开设螺纹孔,所述压紧部的一端面设置螺柱,所述螺柱与螺纹孔连接使所述压紧部沿柱体轴向上下。进一步的:所述柱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连接块,所述螺纹孔设置在连接块上,所述螺柱与螺纹连接使所述压紧部可进出所述容纳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其他部件为对中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其他部件为杆件。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与所述杆件相切。进一步的:所述柱体为圆柱或正棱柱。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位于基座本体上方;第一部件包括相互磁吸的第一磁吸部、第二磁吸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吸部为永磁体或铁片;所述第二磁吸部为永磁体或铁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RTK打点器基座的RTK打点器:所述第一磁吸部或第二磁吸部固定在RTK打点器底部,所述RTK打点器通过第一部件与所述基座本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RTK打点器为网络RTK打点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基座实现了RTK打点器的两种连接装配方式,不但可以配合对中杆使用,同时还可以配合遥控器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可靠、稳定;在更换使用场景时也可以快速拆卸。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RTK打点器的连接装配示意图一;图2是现有技术中RTK打点器的连接装配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优选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使用状体示意图;图5是图4的组装示意图;图6是图3中没有压紧部的仰视图;图7是图6的使用状体示意图;图8是本装置与遥控器的配合使用状体示意图一;图9是图8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0是本装置与对中杆的配合使用状体示意图一;图11是图10的局部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基座本体1、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RTK打点器4、遥控器5、对中杆6、杆件200;第一磁吸部21、第二磁吸部22;柱体31、压紧部32、凹槽33、螺纹孔311、螺柱321、容纳腔312,连接块3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如图3所示,一种RTK打点器基座,包括基座本体1、第二部件3。第二部件3位于基座本体下方;第二部件3包括柱体31和压紧部32。其中,第二部件与基座本体是一体的一个部件。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成分体的,再通过某些结构连接,在此不做限定。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柱体31用于插入第一其他部件、以使所述基座本体1可以与第一其他部件相连。所述第一其他部件为对中杆6。所述柱体31上端与基座本体相贴,柱体31下端面开设凹槽33,所述凹槽33横向贯穿所述柱体31下端面。如图7、图8、图9所示,所述压紧部32可升降的连接在所述柱体31下端,所述压紧部32与凹槽33形成“箍”、以使所述基座本体1可以与第二其他部件相连。所述第二其他部件为杆件200。本专利技术中的柱体本身的柱状结构,可以用于与对中杆6连接,插入对中杆上端的装配孔中,再通过装配孔侧面的锁紧螺丝完成锁紧安装。如图7、图8、图9所示,在另外一方面,由于配合RTK打点器使用的遥控器(图8、图9中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中一种遥控器),一般都具有一个提手,那么柱体31下端面设置凹槽33,凹槽33内可以嵌入杆件200(提手的任意一个杆件或是遥控器其他部位的杆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压紧部与凹槽33将杆件200锁紧,实现了另外一种可靠的连接。凹槽33根据杆件的端面形状设定,或是半圆凹槽、或是方形凹槽、或是其他多边形凹槽,不做限定。凹槽33的深度通常来说至少是杆件直径的一半,这样锁定比较稳定。压紧部32与凹槽配合可以适应杆件的直径。压紧部32优选的是片状,片状可以与柱体卡接、插接或是螺旋连接,不做限定。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实现两种连接方式,让RTK打点器4可以方便使用,随时更换使用场景,在两个场景更换过程中更加快速,并且每种连接方式都安全可靠,在户外使用不担心会出现意外。如图5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柱体31下端面开设螺纹孔311,所述压紧部32的一端面设置螺柱321,所述螺柱与螺纹孔连接使所述压紧部沿柱体轴向上下。压紧部32是片状,片状的一端面设置螺柱321,整体组成螺钉的形式;在与对中杆配合使用时,螺柱321全部进入螺纹孔311,压紧部32位于柱体的底端成为柱体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在这里更优选的结构是,螺纹孔开设在柱体端面的中心位置,凹槽是横穿柱体端面的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TK打点器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本体、第二部件;/n第二部件位于基座本体下方;第二部件包括柱体和压紧部;/n所述柱体用于插入第一其他部件、以使所述基座本体可以与第一其他部件相连;所述柱体上端与基座本体相贴,柱体下端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所述柱体下端面;/n所述压紧部可升降的连接在所述柱体下端,所述压紧部与凹槽形成“箍”、以使所述基座本体可以与第二其他部件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TK打点器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本体、第二部件;
第二部件位于基座本体下方;第二部件包括柱体和压紧部;
所述柱体用于插入第一其他部件、以使所述基座本体可以与第一其他部件相连;所述柱体上端与基座本体相贴,柱体下端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所述柱体下端面;
所述压紧部可升降的连接在所述柱体下端,所述压紧部与凹槽形成“箍”、以使所述基座本体可以与第二其他部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打点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下端面开设螺纹孔,所述压紧部的一端面设置螺柱,所述螺柱与螺纹孔连接使所述压紧部沿柱体轴向上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打点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连接块,所述螺纹孔设置在连接块上,所述螺柱与螺纹连接使所述压紧部可进出所述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打点器基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源郑永明陈彬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