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和换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1494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和换挡方法,解决双离合变速箱因换挡前后存在速比值阶跃,造成由轮端需求扭矩计算出的动力源目标扭矩存在突变,造成车辆窜动等问题。所述计算方法,包括:A1.获取变速箱的当前挡位信号值;A2.获取车速值和油门踏板开度值,并根据车速值及油门踏板开度值换算期望挡位的目标挡位信号值;A3.判断变速箱是否开始进入换挡过程;若变速箱开始进入换挡过程,判断换挡过程为升挡或将挡,并通过连续速比算法计算连续速比值;A4.若换挡完成,变速箱退出换挡过程,则以换挡完成后的目标挡位值作为下次连续速比算法计算的初始值;A5.输出计算得出的连续速比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和换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和换挡方法。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车型将轮端扭矩作为最终的扭矩控制目标,在无变速箱的混合动力车型中,由于传动比固定,通过轮端需求扭矩计算出的动力源发动机或电机目标扭矩均是无突变,连续变化的。但是,配置双离合变速箱的混合动力车存在多个动力源,一个发动机和至少一个电机。对于配置了双离合变速箱的混合动力车型,由于变速箱的挡位不是连续变化的,每个挡位的速比之前存在较大的阶跃跳变。此时,若通过轮端需求扭矩直接除以各挡位速比得出动力源发动机或电机目标扭矩,会造成动力源扭矩突变,引起车辆窜动,严重影响驾驶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和换挡方法,解决双离合变速箱因换挡前后存在速比值阶跃,造成由轮端需求扭矩计算出的动力源目标扭矩存在突变,造成车辆窜动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获取变速箱的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1.获取变速箱的当前挡位信号值;/nA2.获取车速值和油门踏板开度值,并根据车速值及油门踏板开度值换算期望挡位的目标挡位信号值;/nA3.判断变速箱是否开始进入换挡过程;若变速箱开始进入换挡过程,判断换挡过程为升挡或将挡,并通过连续速比算法计算连续速比值;/n当换挡过程为升挡时,连续速比算法公式如下:/ns=s1-[(s1-s2)/t]*Δt/n当换挡过程为降挡时,连续速比算法公式如下:/ns=s1+[(s2-s1)/t]*Δt/n公式中,s为连续速比值,s1为当前挡位信号值对应的速比,s2为目标挡位信号值对应的速比;t为从当...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获取变速箱的当前挡位信号值;
A2.获取车速值和油门踏板开度值,并根据车速值及油门踏板开度值换算期望挡位的目标挡位信号值;
A3.判断变速箱是否开始进入换挡过程;若变速箱开始进入换挡过程,判断换挡过程为升挡或将挡,并通过连续速比算法计算连续速比值;
当换挡过程为升挡时,连续速比算法公式如下:
s=s1-[(s1-s2)/t]*Δt
当换挡过程为降挡时,连续速比算法公式如下:
s=s1+[(s2-s1)/t]*Δt
公式中,s为连续速比值,s1为当前挡位信号值对应的速比,s2为目标挡位信号值对应的速比;t为从当前挡位到目标挡位所需单位时间值,Δt为连续速比单位时间变化标定值;
A4.若换挡完成,变速箱退出换挡过程,则以换挡完成后的目标挡位值作为下次连续速比算法计算的初始值;
A5.输出计算得出的连续速比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中,换算期望挡位的目标挡位信号值的方法包括:以车速值为横坐标,以油门踏板开度值为纵坐标建立换挡表,根据车速值及油门踏板开度值查询所述换挡表得到期望挡位的目标挡位信号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箱连续速比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3中,判断变速箱是否开始进入换挡过程的方法包括:比较当前挡位信号值与目标挡位信号值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发送目标挡位信号值给变速箱,变速箱开始进入换挡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寅付晓丹王金航杨黎健陈立华何汉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