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复合高铬铸铁端面轴封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72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轧辊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离心复合高铬铸铁端面轴封轧辊,包括芯部和轧辊辊身外层,所述轧辊辊身外层通过高速旋转离心铸造凝固在芯部的表面,所述芯部的两端延伸出轧辊辊身外层的位置设置有辊颈,所述辊颈的外部套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外部开设有移动槽,该离心复合高铬铸铁端面轴封轧辊,通过设置挡块,可在辊颈处滑动,当轧辊安装在轴承座上后,将挡板滑至轴承座一侧,提高旋转移动柱,使得螺纹柱移动,带动限位块下移并挤压固定块,使得固定块带动夹板夹紧在辊颈上,夹板底部的密封层紧贴辊颈,阻止冷却润滑乳化液进入轴承座,从而保证轴承座的有效转动,提高轧辊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复合高铬铸铁端面轴封轧辊
本技术涉及轧辊
,具体为一种离心复合高铬铸铁端面轴封轧辊。
技术介绍
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三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复合轧辊由辊身外层和芯部(包括辊颈部分)用不同材质制作,两种材质之间为冶金结合的轧辊。存在以下问题:1、轧辊两端的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轧辊在工作时两端没有保护的装置,而轧辊工作产生高温,因此需要冷却润滑乳化液,导致冷却润滑乳化液携带轧辊工作时产生的杂质进入轴承座中,影响轧辊与轴承座之间的工作。2、由于轧辊的特殊工作环境,导致轧辊表面极易磨损,后不能使用,因此需要经常更换,造成资源浪费,需要大量的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复合高铬铸铁端面轴封轧辊,包括芯部(1)和轧辊辊身外层(2),所述轧辊辊身外层(2)通过高速旋转离心铸造凝固在芯部(1)的表面,所述芯部(1)的两端延伸出轧辊辊身外层(2)的位置设置有辊颈(6),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颈(6)的外部套设有挡块(9),所述挡块(9)的外部开设有移动槽(12),所述移动槽(1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柱(10),所述移动柱(10)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棒(20),所述移动槽(12)的下方开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14),所述螺纹柱(14)的顶部与伸缩棒(20)的底部连接,所述螺纹柱(14)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螺纹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复合高铬铸铁端面轴封轧辊,包括芯部(1)和轧辊辊身外层(2),所述轧辊辊身外层(2)通过高速旋转离心铸造凝固在芯部(1)的表面,所述芯部(1)的两端延伸出轧辊辊身外层(2)的位置设置有辊颈(6),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颈(6)的外部套设有挡块(9),所述挡块(9)的外部开设有移动槽(12),所述移动槽(1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柱(10),所述移动柱(10)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棒(20),所述移动槽(12)的下方开设有螺纹孔(13),所述螺纹孔(1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14),所述螺纹柱(14)的顶部与伸缩棒(20)的底部连接,所述螺纹柱(14)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螺纹孔(13)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内部开设有限位腔(18),所述限位腔(18)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6),所述连接块(15)贯穿固定块(19),并延伸至限位腔(18)的内部,与限位块(16)的顶部连接,所述固定块(19)的底部连接有夹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复合高铬铸铁端面轴封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棒(20)的上端两侧焊接有矩形滑块(22),所述移动柱(1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1),所述矩形滑块(22)位于滑槽(21)的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江刘士臣周雪普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国宗元裕龙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