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梦楠专利>正文

一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983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镁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包括熔炼炉、保温炉、连铸机和控制系统,熔炼炉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保温炉中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以及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之间均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圆孔,圆孔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内设置有过滤网,第一空腔和熔炼炉之间设置有移液管,移液管的进口端位于熔炼炉的底部,移液管的出口端位于第一空腔的底部,保温炉上设置有倒吸泵,倒吸泵位于第二空腔的上方,倒吸泵的下端连接移液管的出口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不搅动镁液的前提下实现镁液的转移和浇铸,保温炉中的保护气体可防止镁液氧化,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镁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
技术介绍
镁液质量的高低决定了铸件质量的好坏,随着对铸件质量和尺寸要求的提高,粗镁液的净化技术和转移过程也越来越严格,在现有的镁液处理工艺及其设备中,镁液在熔化和转移的过程中,镁液的表面出现搅动现象,镁液容易接触空气而被氧化甚至燃烧,从而影响镁液的浇铸质量,与此同时,现有的镁液转移和浇铸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更多的依靠人工来完成,生产效率低下,给铸造生产带来不便,因此,现有设备及工艺系统不能满足镁液转移及浇铸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包括熔炼炉、保温炉、连铸机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炼炉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保温炉中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以及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之间均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圆孔,圆孔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内设置有过滤网,第一空腔和熔炼炉之间设置有移液管,移液管的进口端位于熔炼炉的底部,移液管的出口端位于第一空腔的底部,保温炉上设置有倒吸泵,倒吸泵位于第二空腔的上方,倒吸泵的下端连接移液管的出口端,保温炉上还设置有第一熔剂机,第一熔剂机的底部设置有伸入第一空腔底部的管道,保温炉上还设置有第二熔剂机,第二熔剂机上设置有分别伸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顶部的管道,保温炉上还设置有送气装置,送气装置上设置有伸入第三空腔的管道,保温炉上还设置有浇铸泵,浇铸泵的一端伸入第三空腔的底部,浇铸泵的另一端连接连铸机,第三空腔内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的熔炼炉的数量为三个,熔炼炉布置在以保温炉为圆心的同心圆上。所述的熔炼炉、保温炉、连铸机分别和控制系统通过电连接。所述的连通管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伸入第二空腔,第二连通管伸入第三空腔。所述的第一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为液位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搅动镁液的前提下通过移液管将镁液从熔炼炉转移到保温炉,通过第一熔剂机和第二熔剂机向保温炉内加入防氧化熔剂可以防止镁液氧化,送气装置中的保护气体可以防止镁液被氧化,本装置通过各种步骤,减少镁液与空气的接触、减少镁液在输送过程的搅动,镁液被氧化的程度大大降低,从而提高镁液的品质和镁铸件的质量,通过控制系统对熔炼炉、保温炉和连铸机实施自动化管理实现镁块熔炼、镁液净化转移和浇铸成型的全程自动化,提高铸锭品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熔炼炉,2-保温炉,3-第一传感器,4-倒吸泵,5-第一熔剂机,6-第二熔剂机,7-第二传感器,8-送气装置,9-浇铸泵,10-连铸机,11-第三空腔,12-第二空腔,13-连通管,14-隔板,15-第一空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包括熔炼炉1、保温炉2、连铸机10和控制系统,熔炼炉1、保温炉2、连铸机10分别和控制系统通过电连接,熔炼炉1的数量为三个,熔炼炉1布置在以保温炉2为圆心的同心圆上,熔炼炉1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3,第一传感器3为温度传感器,第一传感器3可以测定熔炼炉1中粗镁液的温度并把数据传送至控制系统,保温炉2中设置有第一空腔15、第二空腔12和第三空腔11,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2之间以及第二空腔12和第三空腔11之间均设置有隔板14,隔板14上设置有圆孔,圆孔连接有连通管13,连通管13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可以把镁液中的杂质过滤出来,从而提高镁液的质量,连通管13包括第一连通管13和第二连通管13,第一连通管13伸入第二空腔12,第二连通管13伸入第三空腔11,第一空腔15和熔炼炉1之间设置有移液管,移液管的进口端位于熔炼炉1的底部,移液管的出口端位于第一空腔15的底部,移液管可以在不搅动镁液的前提下,通过倒吸泵4的吸力把镁液抽进保温炉2中,保温炉2上设置有倒吸泵4,倒吸泵4位于第二空腔12的上方,倒吸泵4的下端连接移液管的出口端,保温炉2上还设置有第一熔剂机5,第一熔剂机5的底部设置有伸入第一空腔15底部的管道,第一熔剂机5向第一空腔15内注入高钡熔剂,高钡熔剂和镁液混合从而避免镁液被氧化,保温炉2上还设置有第二熔剂机6,第二熔剂机6上设置有分别伸入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2顶部的管道,第二熔剂机6均向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2内撒入覆盖剂,覆盖剂可以隔绝镁液和空气,从而进一步防止镁液被氧化,保温炉2上还设置有送气装置8,送气装置8上设置有伸入第三空腔11的管道,送气装置8向第三空腔11内输送保护气体,保护镁液不被氧化,提高镁液的质量,通过第一熔剂机5、第二熔剂机6和送气装置8的三重保护,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镁液被氧化,保温炉2上还设置有浇铸泵9,浇铸泵9的一端伸入第三空腔11的底部,浇铸泵9的另一端连接连铸机10,浇铸泵9的另一端连接连铸机10,浇铸泵97可以把保温炉2内的镁液抽到连铸机10的模具内,为保温炉2内的镁液转移提供动力,第三空腔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传感器7,第二传感器7为液位传感器,第二传感器7可以检测第三空腔11内镁液液面的高度并把数据传送至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熔炼炉1中的第一传感器3把镁液的温度数据传递到控制系统,镁液达到转移需要的温度时,保温炉2内的粗镁液在倒吸泵4的吸力下经移液管进入保温炉2,镁液进入保温炉2后经过滤网完成过滤,第三空腔11内的镁液达到可以浇铸的高度时,第二传感器7把数据传递至控制系统,随后控制系统控制浇铸泵9工作并把保温炉2内的镁液输送到浇铸机,完成镁液的转移和浇铸。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包括熔炼炉、保温炉、连铸机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炼炉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保温炉中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以及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之间均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圆孔,圆孔连接有管道,管道内设置有过滤网,第一空腔和熔炼炉之间设置有移液管,移液管的进口端位于熔炼炉的底部,移液管的出口端位于第一空腔的底部,保温炉上设置有倒吸泵,倒吸泵位于第二空腔的上方,倒吸泵的下端连接移液管的出口端,保温炉上还设置有第一熔剂机,第一熔剂机的底部设置有伸入第一空腔底部的管道,保温炉上还设置有第二熔剂机,第二熔剂机上设置有分别伸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顶部的管道,保温炉上还设置有送气装置,送气装置上设置有伸入第三空腔的管道,保温炉上还设置有浇铸泵,浇铸泵的一端伸入第三空腔的底部,浇铸泵的另一端连接连铸机,第三空腔内设置有第二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镁液净化及浇铸系统,包括熔炼炉、保温炉、连铸机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炼炉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保温炉中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以及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之间均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圆孔,圆孔连接有管道,管道内设置有过滤网,第一空腔和熔炼炉之间设置有移液管,移液管的进口端位于熔炼炉的底部,移液管的出口端位于第一空腔的底部,保温炉上设置有倒吸泵,倒吸泵位于第二空腔的上方,倒吸泵的下端连接移液管的出口端,保温炉上还设置有第一熔剂机,第一熔剂机的底部设置有伸入第一空腔底部的管道,保温炉上还设置有第二熔剂机,第二熔剂机上设置有分别伸入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顶部的管道,保温炉上还设置有送气装置,送气装置上设置有伸入第三空腔的管道,保温炉上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梦楠
申请(专利权)人:孙梦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