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结构、设置快换结构的汽车和匹配快换结构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04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换结构、设置快换结构的汽车及匹配快换结构的电池,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旨在实现动力电池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快换结构包括:锁止机构、紧固机构和单摆活动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固定连接在汽车底部,所述锁止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紧固机构下方;所述锁止机构具有凹槽和用于嵌套电池包的固定接头的卡槽,并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紧固机构,所述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二端部配合连接所述凹槽,所述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三端部位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卡槽的连通处,以使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卡槽形成固定所述固定接头的限位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换结构、设置快换结构的汽车和匹配快换结构的电池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快换结构、设置快换结构的汽车及匹配快换结构的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力扶持,各类新能源车型不断推出。纯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满足电动汽车的使用,在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是核心的储能元件,电池的容积、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行驶里程。由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电量等限制,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较短,单次充电的时间较长,而充电桩基建、充电车位等问题造成动力电池充电困难的问题,影响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目前动力电池采用边梁固定,更换电池时,需要安装或拆除边梁的所有固定螺栓,过程复杂。同时待安装或者拆卸下来的边梁暂用维修厂的场地,且边梁较重,需要1到2人协助一起拆卸,造成维修人力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快换结构、设置快换结构的汽车及匹配快换结构的电池,用以实现动力电池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而提高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换结构,该快换结构适于快速安装和拆卸动力电池包。包括:锁止机构、紧固机构和单摆活动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固定连接在汽车底部,所述锁止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紧固机构下方;所述锁止机构具有凹槽和用于嵌套电池包的固定接头的卡槽,并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紧固机构,所述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二端部配合连接所述凹槽,所述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三端部位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卡槽的连通处,以使所述第三端部和所述卡槽形成固定所述固定接头的限位结构。安装电池时,抬起单摆活动机构,锁止机构相对紧固机构滑动,电池包的固定接头滑入卡槽内,单摆活动机构因重力下落,卡住嵌套进卡槽的固定接头,以使电池包通过固定接头固定完成快速安装;拆卸电池时,推动单摆活动机构,锁止机构相对紧固机构滑动,电池包的固定接头滑出,完成电池包的快速拆卸。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包括平行端和竖直端;所述平行端的右端与快换结构本体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所述竖直端的下端向下开口;所述平行端的左端与所述竖直端的上端连接,形成L型卡槽。其中,平行端用于放置嵌套进卡槽的电池包的固定接头,以通过电池包的固定接头支撑并固定电池包;竖直端用于提供将电池包的固定接头嵌套进卡槽的通道。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和所述卡槽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平行端和竖直端的连接处。由于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三端部位于凹槽和卡槽的连通处,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三端部正位于L型卡槽的拐角处,即电池包的固定接头滑入卡槽的平行端的入口,位于卡槽的平行端的入口的第三端部更能实现对电池包固定接头的限制作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端为梯形。在安装电池包时,梯形的竖直端不会阻碍固定接头的上滑,使通过固定接头抬起单摆活动机构更加轻松;拆卸电池时,梯形的竖直端不会阻碍固定接头的下滑,使通过固定接头推动单摆活动机构更加轻松,提高了电池包更换的效率。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机构上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二端部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定位销孔与所述凹槽的底部连通,并且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通过该定位销孔,可固定单摆活动机构,使限位结构更加稳固,进而固定电池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机构上开设有电池包固定孔;所述电池包固定孔位于所述卡槽的平行端的下方。通过该电池包固定孔用于进一步将电池包固定在锁止机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机构侧面焊接所述汽车底部的纵梁的侧面;所述锁止机构通过插入螺栓的电池包固定孔,固定在所述汽车底部的纵梁的侧面。固定在纵梁侧面的锁止机构,能够太高电池包的离地距离。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机构内部设置旋转轴承;所述单摆活动机构的第一端部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配合连接所述旋转轴承。通过将旋转轴承插入第二螺孔,使第二螺孔配合连接旋转轴承,可以使单摆活动机构绕旋转轴承转动,进而以单摆活动机构的运动带动锁止机构和紧固机构的相对滑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单摆活动机构具有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固定接头匹配;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的两端具有凸起部。其中,第一曲面用于限制单摆活动机构的纵向移动范围,第一曲面还用于进一步卡死固定接头;第二曲面用于限制单摆活动机构的横向移动范围。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设置快换结构的汽车,该设置快换结构的汽车底部的纵梁分别焊接了三个上述任意一种快换结构。汽车底部左侧纵梁和右侧纵梁分别焊接三个快换结构,一共六个快换结构。六个快换结构用于分别固定位于电池包两侧面的六个固定接头,通过将固定接头推入快换结构,以及将快换结构的固定接头推出的方式,实现动力电池的快速更换。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匹配快换结构的电池,匹配快换结构的电池具有固定接头;固定接头匹配上述任意一种快换结构中用于固定电池包的卡槽。快换结构的电池通过将固定接头嵌套进卡槽,能够快速实现电池整体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快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单摆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快换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是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快换结构安装电池包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快换结构-1;锁止机构-11;凹槽-111;卡槽112;平行端-1121;竖直端-1122;定位销孔-113;电池包固定孔114;紧固机构12;旋转轴承-121;单摆活动机构-13;第一端部-131;第二螺孔-1311;第二端部-132;第一螺孔-1321;第三端部-133;第一曲面-134;第二曲面-135;纵梁-2;电池包3;固定接头-3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技术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结构(1)包括:锁止机构(11)、紧固机构(12)和单摆活动机构(13);/n所述紧固机构(12)固定连接在汽车底部,所述锁止机构(11)滑动连接于所述紧固机构(12)下方;/n所述锁止机构(11)具有凹槽(111)和用于嵌套电池包的固定接头的卡槽(112),并且所述凹槽(111)与所述卡槽(112)连通;/n所述单摆活动机构(13)的第一端部(131)连接所述紧固机构(12),所述单摆活动机构(13)的第二端部(132)配合连接所述凹槽(111),所述单摆活动机构(13)的第三端部(133)位于所述凹槽(111)和所述卡槽(112)的连通处,以使所述第三端部(133)和所述卡槽(112)形成固定所述固定接头(31)的限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结构(1)包括:锁止机构(11)、紧固机构(12)和单摆活动机构(13);
所述紧固机构(12)固定连接在汽车底部,所述锁止机构(11)滑动连接于所述紧固机构(12)下方;
所述锁止机构(11)具有凹槽(111)和用于嵌套电池包的固定接头的卡槽(112),并且所述凹槽(111)与所述卡槽(112)连通;
所述单摆活动机构(13)的第一端部(131)连接所述紧固机构(12),所述单摆活动机构(13)的第二端部(132)配合连接所述凹槽(111),所述单摆活动机构(13)的第三端部(133)位于所述凹槽(111)和所述卡槽(112)的连通处,以使所述第三端部(133)和所述卡槽(112)形成固定所述固定接头(31)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2)包括平行端(1121)和竖直端(1122);
所述平行端(1121)的右端与快换结构本体连接形成封闭结构;
所述竖直端(1122)的下端向下开口;
所述平行端(1121)的左端与所述竖直端(1122)的上端连接,形成L型卡槽(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和所述卡槽(112)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平行端(1121)和竖直端(1122)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端(1122)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1)上开设有定位销孔(113);所述单摆活动机构(13)的第二端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