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9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涉及玻璃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玻璃主体,玻璃主体内侧中央位置开设有干燥空气层,且玻璃主体外表面中央位置由内至外依次均匀涂覆有聚碳酸酯层和聚氨酯弹性体层,玻璃主体内外侧设置有锂离子交换层,玻璃主体外表面外侧粘接连接有胶粘机构,且胶粘机构包括双面粘胶层、隔离片和玻璃胶,隔离片内外端分别与玻璃主体外表面外侧双面粘胶层以及其前端玻璃胶之间粘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胶粘机构、锂离子交换层、干燥空气层、聚氨酯弹性体层和聚碳酸脂层结构,具有延长玻璃使用寿命,提升其抗震抗弯性能,降低成本,便于拆卸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
本技术属于玻璃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
技术介绍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目前,玻璃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因摔落或遭受冲击力而发生破碎,带来使用成本的增加,而玻璃在使用时,一般直接通过玻璃胶对其进行与外界框架之间结构的粘接连接,造成其拆卸的不便,影响使用效果,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通过设置锂离子交换层、干燥空气层、聚氨酯弹性体层、聚碳酸脂层和胶粘机构,解决了现有玻璃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因摔落或遭受冲击力而发生破碎,带来使用成本的增加,而玻璃在使用时,一般直接通过玻璃胶对其进行与外界框架之间结构的粘接连接,造成其拆卸的不便,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包括玻璃主体,所述玻璃主体内侧中央位置开设有干燥空气层,且玻璃主体外表面中央位置由内至外依次均匀涂覆有聚碳酸酯层和聚氨酯弹性体层,所述玻璃主体内外侧设置有锂离子交换层,所述玻璃主体外表面外侧粘接连接有胶粘机构,且胶粘机构包括双面粘胶层、隔离片和玻璃胶,所述隔离片内外端分别与玻璃主体外表面外侧双面粘胶层以及其前端玻璃胶之间粘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玻璃主体内侧端呈向内凸起设置,且玻璃主体内侧端部凸起表面分别涂覆有粘接树脂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层,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层设置于玻璃主体内端部凸起内侧表面,由玻璃主体内侧端部的凸起用于粘接树脂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层的涂覆,通过粘胶树脂层用于玻璃主体之间结构的连接,由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层用于避免玻璃主体破碎时的四处飞溅。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空气层呈向内凹陷设置,且干燥空气层为抽真空设置,干燥空气层内中部填充有氮气,由干燥空气层的向内凹陷用于进行单氮气的填充,通过填充的氮气用于该玻璃主体抗风性能的提升,并将其内部抽真空处理,用于提升玻璃主体的抗震抗弯性。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空气层内端以及玻璃主体内侧端部凸起之间贴合连接,且干燥空气层前后端为不管穿玻璃主体内部设置,玻璃主体内中部镶嵌连接有玻璃纤维,将干燥空气层内端以及玻璃主体内侧端部凸起之间贴合连接,以及干燥空气层前后端为不管穿玻璃主体内部设置,保证玻璃主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并通过玻璃纤维用于避免玻璃主体破碎时的四处飞溅。进一步地,所述玻璃主体外表面分别涂覆有硅酸铝纤维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和纳米纤维层,且硅酸铝纤维层均匀涂覆于玻璃主体外表面内侧,纳米纤维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分别涂覆于玻璃主体外表面外侧前后端,由涂覆有的硅酸铝纤维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和纳米纤维层,用于进行玻璃主体外表面的防火、防刮花以及防污处理,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其美观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锂离子交换层、干燥空气层、聚氨酯弹性体层、聚碳酸脂层,具有有效提高玻璃抗震抗弯性能的效果,解决了玻璃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因摔落或遭受冲击力而发生破碎,带来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在玻璃主体外表面中部涂覆有聚氨酯弹性体层和聚碳酸脂层,通过聚氨酯弹性体层用于提高玻璃主体受力时的缓冲性能,以及通过聚碳酸脂层提高其抗冲击性能,同时,在玻璃主体中部开设有干燥空气层,对其真空添加氮气处理,进一步提高其抗冲击性,且通过玻璃主体内外侧的锂离子交换层,用于玻璃主体在生产冷却过程中造成外层收缩较小而内层收缩较大,当冷却到常温后,玻璃主体便同样处于内层受拉,外层受压的状态,进一步进行其抗震性能的提升,方便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胶粘机构,具有便于对玻璃进行粘接以及拆卸的效果,解决了玻璃在使用时,一般直接通过玻璃胶对其进行与外界框架之间结构的粘接连接,造成其拆卸的不便,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在玻璃主体外表面外侧连接有胶粘机构,胶粘机构包括双面粘胶层、隔离片和玻璃胶,将双面粘胶层粘接连接于玻璃主体外侧边缘,并对隔离片进行与其之间的粘接连接,在对玻璃胶进行涂覆,使得玻璃胶大部分与隔离片进行粘接,小部分对双面粘胶层外侧进行与玻璃主体之间的粘接,用于其与外界框架之间的连接,对其进行拆卸时,通过对小部分玻璃胶进行与玻璃主体之间的铲除,对双面粘胶层进行撕除即可,方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玻璃主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胶粘机构侧视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玻璃主体内部以及其外部涂层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玻璃主体;101、锂离子交换层;102、干燥空气层;103、氮气;104、聚氨酯弹性体层;105、聚碳酸酯层;2、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层;3、粘接树脂层;4、胶粘机构;401、双面粘胶层;402、隔离片;403、玻璃胶;5、纳米纤维层;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7、硅酸铝纤维层;8、玻璃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包括玻璃主体1,玻璃主体1内侧中央位置开设有干燥空气层102,且玻璃主体1外表面中央位置由内至外依次均匀涂覆有聚碳酸酯层105和聚氨酯弹性体层104,玻璃主体1内外侧设置有锂离子交换层101,玻璃主体1外表面外侧粘接连接有胶粘机构4,且胶粘机构4包括双面粘胶层401、隔离片402和玻璃胶403,隔离片402内外端分别与玻璃主体1外表面外侧双面粘胶层401以及其前端玻璃胶403之间粘接连接,玻璃主体1在使用时,在其内侧设置有锂离子交换层101,用于玻璃主体1在生产冷却过程中造成外层收缩较小而内层收缩较大,当冷却到常温后,玻璃主体1便同样处于内层受拉,外层受压的状态,对其进行表面的钢化处理,并对干燥空气层102内部进行抽真空输氮气103处理即可,此时,在对玻璃主体1进行安装时,若其发生掉落时,在玻璃主体1外表面中部涂覆有聚碳酸酯层105和聚氨酯弹性体层104,通过其自身良好的弹性以及抗冲击性,用于进行对掉落的玻璃主体1进行抗冲击处理即可,若对玻璃主体1进行拆卸时,通过对小部分玻璃胶403进行与玻璃主体1之间的铲除,对双面粘胶层401进行撕除即可。其中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包括玻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主体(1)内侧中央位置开设有干燥空气层(102),且玻璃主体(1)外表面中央位置由内至外依次均匀涂覆有聚碳酸酯层(105)和聚氨酯弹性体层(104),所述玻璃主体(1)内外侧设置有锂离子交换层(101),所述玻璃主体(1)外表面外侧粘接连接有胶粘机构(4),且胶粘机构(4)包括双面粘胶层(401)、隔离片(402)和玻璃胶(403),所述隔离片(402)内外端分别与玻璃主体(1)外表面外侧双面粘胶层(401)以及其前端玻璃胶(403)之间粘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包括玻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主体(1)内侧中央位置开设有干燥空气层(102),且玻璃主体(1)外表面中央位置由内至外依次均匀涂覆有聚碳酸酯层(105)和聚氨酯弹性体层(104),所述玻璃主体(1)内外侧设置有锂离子交换层(101),所述玻璃主体(1)外表面外侧粘接连接有胶粘机构(4),且胶粘机构(4)包括双面粘胶层(401)、隔离片(402)和玻璃胶(403),所述隔离片(402)内外端分别与玻璃主体(1)外表面外侧双面粘胶层(401)以及其前端玻璃胶(403)之间粘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弯抗震性能强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主体(1)内侧端呈向内凸起设置,且玻璃主体(1)内侧端部凸起表面分别涂覆有粘接树脂层(3)和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层(2),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层(2)设置于玻璃主体(1)内端部凸起内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士敏丁吉利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东方吉利玻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