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629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在蓝宝石基片的晶面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合成
,特别涉及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单晶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未来在微电子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目前,制备石墨烯单晶主要采用金属单晶或者金属铜镍单晶作为外延衬底生长石墨烯,而金属单晶的制备工艺复杂,成品率较低,制备成本较高,这就限制了石墨烯晶圆的批量化制备,铜镍孪晶薄膜虽然是多晶衬底但也具有平整的表面超强的催化能力可以作为生长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的生长衬底,批量化制备石墨烯及其他晶圆级二维材料。现有技术存在的石墨烯的生长衬底昂贵导致的石墨烯晶圆制备成本高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蓝宝石作为衬底制备镍铜孪晶薄膜,获得的镍铜(111)孪晶薄膜具有较强的催化性能,能够极大提高石墨烯的生长速度,降低批量化制备石墨烯单晶的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在蓝宝石基片的晶面A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蓝宝石基片的晶面Al2O3(0001)上沉积金属薄膜,得到依附在所述蓝宝石基片上的前躯镍铜薄膜;
S2、将所述前躯镍铜薄膜放置在加热炉内,在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氛中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具有面外方向是(111)择优取向的镍铜孪晶薄膜,所述镍铜孪晶薄膜面内晶畴间呈60°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沉积过程中预设沉积厚度范围为20-20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镍原子和铜原子组成,所述镍原子占所述金属薄膜原子总数的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还包括:
加热所述蓝宝石基片至预设沉积温度;
在加热所述蓝宝石基片的同时,按照预设沉积速率进行沉积,沉积得到依附在所述蓝宝石基片上的前躯镍铜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沉积温度范围为50℃~300℃,所述预设沉积速率范围为0.1nm/min~1000nm/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内呈60°夹角的镍铜(111)孪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具体包括:同时沉积镍原子和铜原子,或者先沉积镍原子再沉积铜原子,再或者先沉积铜原子再沉积镍原子。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富吴天如王浩敏于庆凯谢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