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卸轨作业臂及运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轨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收卸轨作业臂及运轨车。
技术介绍
钢轨在焊轨厂生产完成后,需要用专用长钢轨运输车组送往全国各地线路上,或将线路磨耗到限的钢轨回收到下一级线路或钢厂。根据现场需求不同,需要将钢轨卸载到既有线路轨道的内侧或外侧,或从既有轨道的内侧或外侧回收到车组上。长钢轨车组是由多种不同功能、不同结构的特种车辆组合而成的一种运输焊接长钢轨的专用作业车组,在铁路无缝线路的建设中,长钢轨车组担负着长钢轨的装轨、运输、卸轨和旧轨回收的任务。现有技术中,在长钢轨运输车组的作业尾车焊接两条固定的卸轨孔道,卸轨孔道从底架上方延伸至转向架的外侧。当需要卸载钢轨时,采用机械手或液压输送机将钢轨移动至卸轨孔道,并使钢轨从卸轨孔道内滑动到地面的预定位置。但是,固定的卸轨孔道只能将钢轨卸载到预定位置,不能变换卸载位置,导致在很多场景下钢轨卸载不到位,需要人工进行二次搬运,浪费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卸轨作业臂及运轨车,以解决现有固定的卸轨孔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卸轨作业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摆动机构、防翻机构、第一驱动缸、第二驱动缸以及第三驱动缸;/n所述摆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防翻机构连接;/n所述防翻机构具有容纳钢轨的容纳腔;/n所述第一驱动缸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机构沿竖向升高或者降低;/n所述第二驱动缸与所述摆动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摆动机构沿横向摆动;/n所述第三驱动缸与所述防翻机构连接,以调整所述防翻机构的容纳腔沿竖向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卸轨作业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摆动机构、防翻机构、第一驱动缸、第二驱动缸以及第三驱动缸;
所述摆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防翻机构连接;
所述防翻机构具有容纳钢轨的容纳腔;
所述第一驱动缸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机构沿竖向升高或者降低;
所述第二驱动缸与所述摆动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摆动机构沿横向摆动;
所述第三驱动缸与所述防翻机构连接,以调整所述防翻机构的容纳腔沿竖向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卸轨作业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臂组件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升降臂组件两端的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
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第一端与所述升降臂组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第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一端与所述升降臂组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第一端、所述摆动机构的第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卸轨作业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臂组件包括第一横臂以及沿横向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纵臂和第二纵臂,所述第一横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臂、所述第二纵臂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卸轨作业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的第一耳板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侧的第一安装板;
所述第一耳板座与所述升降臂组件的第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竖直部,所述竖直部朝向所述升降臂组件第二端弯折延伸形成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竖直部形成预设夹角;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第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卸轨作业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机构包括沿横向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二端均与所述防翻机构铰接;
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喆,陈志民,鲍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