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用壳体以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70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用壳体(1A、1B、1C、1D)以及机器人,其能够在保持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机器人用壳体(1A、1B、1C、1D)在中空的树脂制的主体部(2)上具备两个安装用开口部(4)和一个作业用开口部(7),安装用开口部(4)使主体部的内外连通,两个安装用开口部设置在主体部的两端部,在安装用开口部的周围的构成主体部的树脂中埋入有构成安装面(3a)的金属部件(3),金属部件(3)具备供安装螺钉贯穿或紧固的安装孔(5),安装螺钉用于向安装面进行安装,并且金属部件(3)以使安装面露出的状态埋入于树脂中,利用作业用开口部,能够向两个安装用开口部分别安装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用壳体以及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用壳体以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工业机器人的构成部件为了实现轻量化且确保强度,由铝合金等金属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180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金属制的构成部件在轻量化方面是有限度的,并且为了高精度地制造安装促动器等其他部件的安装面,需要高精度地加工安装面,因此存在生产成本高的不良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用壳体以及机器人,其能够在保持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其中,本申请的机器人用壳体的定义为覆盖连接连杆之间的基部的单壳式主体结构的壳体强度部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机器人用壳体,该机器人用壳体在中空的树脂制的主体部上具备两个安装用开口部和一个作业用开口部,所述安装用开口部使该主体部的内外连通,两个所述安装用开口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在所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n在中空的树脂制的主体部上具备两个安装用开口部和一个作业用开口部,所述安装用开口部使该主体部的内外连通,/n两个所述安装用开口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n在所述安装用开口部的周围的构成所述主体部的树脂中埋入有构成安装面的金属部件,/n该金属部件具备供安装螺钉贯穿或紧固的安装孔,所述安装螺钉用于向所述安装面进行安装,并且该金属部件以使所述安装面露出的状态埋入于所述树脂中,/n利用所述作业用开口部,能够向两个所述安装用开口部分别安装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0 JP 2019-2095881.一种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中空的树脂制的主体部上具备两个安装用开口部和一个作业用开口部,所述安装用开口部使该主体部的内外连通,
两个所述安装用开口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
在所述安装用开口部的周围的构成所述主体部的树脂中埋入有构成安装面的金属部件,
该金属部件具备供安装螺钉贯穿或紧固的安装孔,所述安装螺钉用于向所述安装面进行安装,并且该金属部件以使所述安装面露出的状态埋入于所述树脂中,
利用所述作业用开口部,能够向两个所述安装用开口部分别安装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用开口部构成为,能够使从该作业用开口部的外侧经由所述主体部内而向两个所述安装用开口部分别安装的所述部件穿过的位置以及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部件为平板状的部件,
所述安装孔为沿板厚方向贯穿所述金属部件的多个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部件以使接触面在与所述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所述安装孔的周围露出的状态埋入于所述树脂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部件为平板状的部件,
所述安装孔为沿板厚方向贯穿所述金属部件的多个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用开口部配置于两个所述安装用开口部的中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安装用开口部的所述安装面彼此以正交的位置关系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构成为弯曲成L字状的筒状,
所述安装用开口部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
所述作业用开口部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弯曲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用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用壳体具备盖体,所述盖体以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一隆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