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行走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行走轴,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机器人行走轴,属于机器人行走轴领域。
技术介绍
机器人行走轴又称机器人地轨、机器人外轴、第七轴,机器人行走轴的主要作用是带动工业机器人运动,使得机器人能在预定的路线上行进移动,从而扩大了机器人的作业半径,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对于自身没有标配移动装置的工业机器人是不二的选择。机器人行走轴具有移动速度较快,定位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机床工件上下料、焊接、装配、喷涂、检验、铸造、锻压、热处理、金属切削加工、搬运、码垛等工序。现有的机器人地轨采用拖链动力驱动,易积灰,影响工作效率,驱动设备外置,占用空间较大,而且机器人的工作位置无法调整,适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机器人行走轴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丝杠驱动的地轨与机器人调节装置相结合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方案采用拖链动力驱动方式带来的适用性受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机器人行走轴包括地轨,地轨包括底座板,底座板的一端上设有驱动电机,底座板上设有行进轨道,行进轨道上设有滚轮滑块,滚轮滑块的 ...
【技术保护点】
1.机器人行走轴,其特征是包括地轨,所述地轨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一端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底座板上设有行进轨道,所述行进轨道上设有滚轮滑块,所述滚轮滑块的上方设有机器人基座台,所述机器人基座台的底部通过筋板结构与所述滚轮滑块的顶部连接,所述机器人基座台上设有机器人调节装置,所述机器人调节装置与机器人传动连接,所述机器人调节装置包括机器人自转装置、机器人倾斜装置,所述机器人自转装置驱动机器人自转,所述机器人倾斜装置驱动机器人向所述地轨的一侧倾斜,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杠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杆伸入所述滚轮滑块形成螺纹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丝杠通过所述螺纹传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器人行走轴,其特征是包括地轨,所述地轨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一端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底座板上设有行进轨道,所述行进轨道上设有滚轮滑块,所述滚轮滑块的上方设有机器人基座台,所述机器人基座台的底部通过筋板结构与所述滚轮滑块的顶部连接,所述机器人基座台上设有机器人调节装置,所述机器人调节装置与机器人传动连接,所述机器人调节装置包括机器人自转装置、机器人倾斜装置,所述机器人自转装置驱动机器人自转,所述机器人倾斜装置驱动机器人向所述地轨的一侧倾斜,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丝杠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丝杆伸入所述滚轮滑块形成螺纹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丝杠通过所述螺纹传动连接推动所述滚轮滑块沿所述行进轨道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行走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行走轴还包括地轨外箱体,所述地轨外箱体包括方柱筒外壳,所述方柱筒外壳的首尾端封设有端头板,所述方柱筒外壳的底部设有所述底座板,所述方柱筒外壳的顶部的上方设有所述机器人基座台,所述机器人基座台的底部通过穿过所述方柱筒外壳顶部上的长条孔的所述筋板结构与所述滚轮滑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行走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柱筒外壳的外侧下部通过多个脚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脚座包括脚座底板,所述脚座底板上设有若干直角连接立板,所述直角连接立板的直角边底面与所述脚座底板连接,所述直角连接立板的直角边侧面与所述方柱筒外壳的外侧下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行走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柱筒外壳内的一端的端头的所述底座板上设有吸振橡胶硬座,所述吸振橡胶硬座上设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吸振橡胶硬座吸收所述驱动电机产生的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行走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轨道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直滑轨,所述滚轮滑块包括滑块底座板,所述滑块底座板上固设有滑块体,所述滑块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乾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