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64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13~19wt%、32~41wt%和19~25wt%的粒径依次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钢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改善炼钢技术以提高钢液纯净度越来越紧迫。钢水在耐火材料容器中熔炼时,会出现外来和内生的有害夹杂物。透气耐火材料作为钢铁冶炼吹氩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钢水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透气耐火材料向钢水中吹入高纯氩气等惰性气体,使添加的合金、脱氧剂、脱硫剂等快速分散熔化,促进夹杂物上浮,是净化钢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0003]目前,关于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的成孔方式一般有直接发泡法、添加造孔剂法和颗粒堆积法等。
[0004]如“一种弥散型透气砖”(CN200810127079.9)专利技术,该技术采用发泡法虽制得气孔率和透气度较高的透气砖,但该制品气孔孔径较大,吹氩过程中吹出气泡较大,不利于吸附较小的夹杂物;同时,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停止吹氩后,气孔容易被钢渣堵塞。
[0005]又如“一种弥散型刚玉

尖晶石透气砖及其制备方法”(CN201710013255.5)专利技术,该技术以致密烧结刚玉颗粒、致密烧结刚玉细粉、氧化镁微粉或氧化铬微粉为主要原料,以聚氨酯海绵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弥散型刚玉

尖晶石透气砖,但该制品结构强度低,寿命短,气孔孔径大,吹出气泡大,对较小夹杂物去除效果差;且原料中含有氧化铬,存在潜在的Cr
6+
污染。
[0006]再如曹一伟等人(曹一伟,张国栋,游杰刚,等.镁铝尖晶石对镁质弥散型透气上水口性能的影响.中国金属学会.2015耐火材料综合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2015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314

316.)以高纯镁砂颗粒和α

Al2O3粉为主要原料,采用颗粒堆积法虽制得镁质透气弥散型透气上水口,但堆积的颗粒之间难以形成颈部连接,制品强度低和热震稳定性差,服役过程中容易发生漏气、漏钢事故;且制品中颗粒致密、不透气,气体仅能通过颗粒间的气孔透过,使得气孔孔径较大、分布不均,导致吹出的气泡较大,对小尺寸夹杂物去除能力较差,限制了钢液纯净度的提高。
[0007]可见,现有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仍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其一、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力学性能差,抗冲刷能力弱,使用寿命短;其二、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气孔孔径大,透气性不均匀,吹出的气泡较大,对小尺寸夹杂物去除效果差,限制了钢液纯净度的提高;其三、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热震稳定性差,透气砖容易发生损毁,造成漏气、漏钢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利用率高和显微结构可控的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所制备的SiC晶须增强的
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透气均匀稳定、强度高和热震稳定性能优异,适用于高品质钢精炼系统。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步骤是:
[0010]步骤1、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的制备
[0011]步骤1.1、以32~38wt%的菱镁矿细粉、55~65wt%的氢氧化铝细粉和2~8wt%的木屑细粉为原料,将所述原料置于混料机中,混合1~3小时;再向所述混料机加入所述原料4~12wt%的结合剂,搅拌10~20分钟,得到混合料。
[0012]步骤1.2、将所述混合料置于造粒机内,加入所述混合料2~8wt%的水,在造粒机转速分别为4转/分钟、12转/分钟和18转/分钟的条件下喷雾,依次制得粒径为4.5
±
0.3mm、1.8
±
0.3mm和0.7
±
0.2mm的球形坯体。
[0013]步骤1.3、将所述粒径为4.5
±
0.3mm的球形坯体放入旋转干燥筒中,在110~130℃的条件下干燥2~18小时;以2~4℃/min的速率升温至300~350℃,保温1~3小时,然后以2~4℃/min的速率升温至670~750℃,保温1~2小时,再以5~8℃/min的速率继续升温至1600~1650℃,保温3~8小时,随炉冷却,制得粒径为4.5
±
0.3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
[0014]步骤1.4、按照步骤1.3所述制备方法,分别制得粒径为1.8
±
0.3mm和0.7
±
0.2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
[0015]步骤1.3和1.4制备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显气孔率为35~45%;体积密度为1.94~2.29g/cm3;孔径分布为双峰,大孔峰40~60μm,小孔峰5~15μm;物相组成为镁铝尖晶石。
[0016]步骤2、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的制备
[0017]步骤2.1、按水∶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5.5),将所述催化剂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溶液。
[0018]步骤2.2、将所述粒径为4.5
±
0.3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改性溶液的质量比为100∶(38~43),将所述粒径为4.5
±
0.3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置于真空装置中,抽真空至1.9~2.1kPa,再加入所述改性溶液,静置15~30min,关闭真空系统,然后在110~150℃干燥12~36h,得到粒径为4.5
±
0.3mm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
[0019]按照本步骤所述制备方法,分别将粒径为1.8
±
0.3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和粒径为0.7
±
0.2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制得对应粒径为1.8
±
0.3mm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和粒径为0.7
±
0.2mm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
[0020]步骤3、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的制备
[0021]以13~19wt%的粒径为4.5
±
0.3mm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32~41wt%的粒径为1.8
±
0.3mm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和19~25wt%的粒径为0.7
±
0.2mm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为骨料,以2~4wt%的镁砂细粉、3~6wt%的刚玉细粉、2~5wt%的单质硅粉和10~22wt%的尖晶石细粉为基质。
[0022]先将所述骨料置于搅拌器内,混合均匀,加入所述骨料和所述基质之和3~7wt%的亚硫酸纸浆废液,混合均匀,再加入所述基质,搅拌均匀;然后在110~150MPa条件下压制
成型,于110℃条件下干燥18~36小时,然后在埋碳条件下以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步骤1、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的制备步骤1.1、以32~38wt%的菱镁矿细粉、55~65wt%的氢氧化铝细粉和2~8wt%的木屑细粉为原料,将所述原料置于混料机中,混合1~3小时;再向所述混料机加入所述原料4~12wt%的结合剂,搅拌10~20分钟,得到混合料;步骤1.2、将所述混合料置于造粒机内,加入所述混合料2~8wt%的水,在造粒机转速分别为4转/分钟、12转/分钟和18转/分钟的条件下喷雾,依次制得粒径为4.5
±
0.3mm、1.8
±
0.3mm和0.7
±
0.2mm的球形坯体;步骤1.3、将所述粒径为4.5
±
0.3mm的球形坯体放入旋转干燥筒中,在110~130℃的条件下干燥2~18小时;以2~4℃/min的速率升温至300~350℃,保温1~3小时,然后以2~4℃/min的速率升温至670~750℃,保温1~2小时,再以5~8℃/min的速率继续升温至1600~1650℃,保温3~8小时,随炉冷却,制得粒径为4.5
±
0.3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步骤1.4、按照步骤1.3所述制备方法,分别制得粒径为1.8
±
0.3mm和0.7
±
0.2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步骤1.3和1.4制备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显气孔率为35~45%;体积密度为1.94~2.29g/cm3;孔径分布为双峰,大孔峰40~60μm,小孔峰5~15μm;物相组成为镁铝尖晶石;步骤2、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的制备步骤2.1、按水∶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5.5),将所述催化剂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溶液;步骤2.2、将所述粒径为4.5
±
0.3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改性溶液的质量比为100∶(38~43),将所述粒径为4.5
±
0.3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置于真空装置中,抽真空至1.9~2.1kPa,再加入所述改性溶液,静置15~30min,关闭真空系统,然后在110~150℃干燥12~36h,得到粒径为4.5
±
0.3mm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按照本步骤所述制备方法,分别将粒径为1.8
±
0.3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和粒径为0.7
±
0.2mm的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制得对应粒径为1.8
±
0.3mm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和粒径为0.7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文吴晗陈哲梁雄李亚伟李远兵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