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方镁石-碳化硅-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64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量化方镁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方镁石

碳化硅

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轻量化耐火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方镁石

碳化硅

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方镁石

碳化硅

碳系耐火材料广泛应用于低碳钢冶炼工业中钢水储运、导流等关键器件,如出钢口、水口和滑板等。随着钢铁工业对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发展低导热、长寿命功能化方镁石

碳化硅

碳系耐火材料需求越来越迫切。
[0003]目前,关于方镁石

碳化硅

碳系耐火材料的研究报告相对较少。如“一种镁碳砖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711139603.X)专利技术,采用镁砂颗粒料、镁砂粉料、碳素、碳化硅和碳化硼等为原料,制得一种添加碳化硅的镁碳砖耐火材料;又如“一种添加碳化硅晶须制备高性能镁碳砖的方法”(CN201810445303.2)专利技术,采用电熔镁砂、石墨和碳化硅晶须为原料,制得一种添加碳化硅晶须的镁碳砖;又如“一种低碳MgO

C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810946441.9)专利技术,采用电熔镁砂颗粒、电熔镁砂细粉、电熔镁砂微粉、微纳米石墨烯、鳞片石墨、碳化硅粉、碳化硼粉、铝粉、Al

Mg合金粉和硅粉为原料,制得一种的含碳化硅的MgO

C耐火材料;但现有方镁石

碳化硅

碳系耐火材料制备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1)采用电熔镁砂、烧结镁砂等致密镁砂为骨料,与基质中高导热的碳共同导致制品导热系数高;(2)致密骨料表面粗糙度小,颗粒与颗粒间难以形成颈部连接,骨料/基质界面结合弱,制品强度低;同时制品热震稳定性差,制品在服役过程中受到急剧温度变化等损伤后,易造成剥落;(3)现有方镁石

碳化硅

碳系耐火材料碳含量较高,钢液增碳行为明显,对钢液品质造成影响;
[0004]因此,发展导热系数低、碳含量低和强度高的方镁石

碳化硅

碳系耐火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对降低低碳钢冶炼工业能源损耗、提高钢液纯净度以及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含量低、导热系数低、强度高、热震稳定性优良和抗侵蚀渗透性能优异的轻量化方镁石

碳化硅

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步骤是:
[0007]步骤1、多孔方镁石陶瓷的制备
[0008]步骤1.1、将菱镁矿细粉置于高温炉内,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700~750℃,保温2~3h,随炉冷却,得到多孔氧化镁团聚体细粉。
[0009]步骤1.2、将氢氧化铝微粉置于高温炉内,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300~450℃,保温2~3h,随炉冷却,得到多孔氧化铝团聚体微粉。
[0010]步骤1.3、按所述多孔氧化镁团聚体细粉∶所述多孔氧化铝团聚体微粉∶水的质量
比为100∶(4~7)∶(25~35)配料,将所述多孔氧化镁团聚体细粉、所述多孔氧化铝团聚体微粉和水置于搅拌机内,搅拌1~3h,得到混合料。
[0011]步骤1.4、将所述混合料在100~160℃条件下保温1~3h,在100~150MPa条件下机压成型,再将成型后的坯体于110~130℃条件下干燥24~36h;然后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高温炉内,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1630~1700℃,保温3~6h,自然冷却,得到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多孔方镁石陶瓷。
[0012]所述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多孔方镁石陶瓷:显气孔率为20~30%;体积密度为2.51~2.86g/cm3;平均孔径为300~1200nm;耐压强度为80~150MPa。
[0013]步骤2、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和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细粉的制备
[0014]步骤2.1、按去离子水∶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5~0.9),将所述去离子水和所述催化剂置于搅拌机中,搅拌10~20min,得到改性溶液。
[0015]步骤2.2、按所述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多孔方镁石陶瓷∶改性溶液的质量比为100∶(34~40),将所述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多孔方镁石陶瓷置于真空装置内,抽真空至2.0~3.0kPa,再加入所述改性溶液,静置30~60min,关闭抽真空系统,自然干燥24~32h;然后在110~150℃条件下保温12~24h,得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
[0016]步骤2.3、将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破粉碎,筛分,分别得到粒径为3.2~5mm的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Ⅰ、粒径为1.2~3mm的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Ⅱ、粒径为0.1~1mm的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Ⅲ和粒径小于0.088mm的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细粉。
[0017]步骤3、轻量化方镁石

碳化硅

碳耐火材料的制备
[0018]以14~16wt%的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I、17~20wt%的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II和22~24wt%的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Ⅲ为骨料,以35~45wt%的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细粉、0.1~1.5wt%的单质硅粉、0.5~2wt%的超细石墨粉和0.5~2wt%的碳化硅细粉为基质。
[0019]先将所述骨料置于搅拌机中,外加所述骨料与所述基质之和0.1~0.5wt%的催化剂和2~6wt%的酚醛树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所述基质,搅拌均匀;最后在150~200MPa条件下机压成型,在100~150℃条件下干燥12~36h,在埋碳条件下以2~4℃/min的速率升温至1300~1450℃,保温3~6h,随炉冷却,制得轻量化方镁石

碳化硅

碳耐火材料。
[0020]所述菱镁矿细粉的粒径<44μm;所述菱镁矿细粉的MgO含量为44~46wt%。
[0021]所述氢氧化铝微粉的粒径<10μm;所述氢氧化铝微粉的Al2O3含量为64~66wt%。
[0022]所述催化剂为九水硝酸铁、六水硝酸钴和六水硝酸镍中的一种;所述九水硝酸铁的Fe(NO3)3·
9H2O含量>98wt%,所述六水硝酸钴的Co(NO3)2·
6H2O含量>98wt%,所述六水硝酸镍的Ni(NO3)2·
6H2O含量>98wt%。
[0023]所述单质硅粉的粒径<50μm;单质硅粉的Si含量为98~99.5wt%。
[0024]所述超细石墨粉的粒径<18μm;超细石墨粉的C含量为97~98.5wt%。
[0025]所述碳化硅细粉的粒径<88μm;所述碳化硅细粉的S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方镁石

碳化硅

碳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步骤1、多孔方镁石陶瓷的制备步骤1.1、将菱镁矿细粉置于高温炉内,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700~750℃,保温2~3h,随炉冷却,得到多孔氧化镁团聚体细粉;步骤1.2、将氢氧化铝微粉置于高温炉内,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300~450℃,保温2~3h,随炉冷却,得到多孔氧化铝团聚体微粉;步骤1.3、按所述多孔氧化镁团聚体细粉∶所述多孔氧化铝团聚体微粉∶水的质量比为100∶(4~7)∶(25~35)配料,将所述多孔氧化镁团聚体细粉、所述多孔氧化铝团聚体微粉和水置于搅拌机内,搅拌1~3h,得到混合料;步骤1.4、将所述混合料在100~160℃条件下保温1~3h,在100~150MPa条件下机压成型,再将成型后的坯体于110~130℃条件下干燥24~36h;然后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高温炉内,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1630~1700℃,保温3~6h,自然冷却,得到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多孔方镁石陶瓷;所述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多孔方镁石陶瓷:显气孔率为20~30%,体积密度为2.51~2.86g/cm3,平均孔径为300~1200nm,耐压强度为80~150MPa;步骤2、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和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细粉的制备步骤2.1、按去离子水∶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5~0.9),将所述去离子水和所述催化剂置于搅拌机中,搅拌10~20min,得到改性溶液;步骤2.2、按所述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多孔方镁石陶瓷∶改性溶液的质量比为100∶(34~40),将所述以方镁石为主晶相的多孔方镁石陶瓷置于真空装置内,抽真空至2.0~3.0kPa,再加入所述改性溶液,静置30~60min,关闭抽真空系统,自然干燥24~32h;然后在110~150℃条件下保温12~24h,得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步骤2.3、将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破粉碎,筛分,分别得到粒径为3.2~5mm的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Ⅰ、粒径为1.2~3mm的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Ⅱ、粒径为0.1~1mm的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Ⅲ和粒径小于0.088mm的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细粉;步骤3、轻量化方镁石

碳化硅

碳耐火材料的制备以14~16wt%的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I、17~20wt%的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II和22~24wt%的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颗粒Ⅲ为骨料,以35~45wt%的所述改性多孔方镁石陶瓷细粉、0.1~1.5wt%的单质硅粉、0.5~2wt%的超细石墨粉和0.5~2wt%的碳化硅细粉为基质;先将所述骨料置于搅拌机中,外加所述骨料与所述基质之和0.1~0.5wt%的催化剂和2~6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文韩铮吴晗戴亚洁李亚伟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