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
技术介绍
1、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用于将电能从一个电压等级变换到另一个电压等级,以满足不同电力传输和分配的需求。在变压器制造过程中,叠片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叠片是指将硅钢片按照一定的规格和顺序层叠在一起,构成变压器的铁芯。
2、变压器硅钢片叠片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叠片,首先将硅钢片跌成一组,然后将多组硅钢片按照“窄宽窄”的外形再次叠片,现有技术的自动化叠片过程中,将多组硅钢片安装“窄宽窄”的外形叠片时,叠片机构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导致硅钢片的叠放位置存在偏差。这些误差会随着叠片的进行逐渐积累,影响堆叠的外形,进而影响变压器的质量,因此,提出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包括外壳(1)以及安装在外壳(1)内的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可升降平台(2),所述可升降平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多组可纵向移动的纵向夹具组(3)和多组可横向移动的横向夹具组(4),所述纵向夹具组(3)与横向夹具组(4)呈日字型设置,以适应呈日字型的变压器硅钢片组的形状,所述纵向夹具组(3)和横向夹具组(4)合拢对硅钢片组居中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夹具组(3)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横向夹具组(4)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3.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包括外壳(1)以及安装在外壳(1)内的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可升降平台(2),所述可升降平台(2)的上表面设置有多组可纵向移动的纵向夹具组(3)和多组可横向移动的横向夹具组(4),所述纵向夹具组(3)与横向夹具组(4)呈日字型设置,以适应呈日字型的变压器硅钢片组的形状,所述纵向夹具组(3)和横向夹具组(4)合拢对硅钢片组居中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夹具组(3)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横向夹具组(4)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夹具组(3)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横向夹具组(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横向夹具组(4)以每两个一组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横向夹具组(4)以可升降平台(2)侧面的竖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可升降平台(2)上表面的前后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夹具组(3)包括位于前侧的前夹块(31)和位于后侧的后夹块(32),所述前夹块(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纵向前连接杆(33),所述后夹块(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纵向后连接杆(34),所述前夹块(31)和后夹块(32)的下表面与可升降平台(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变压器叠片形状可胀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夹具组(4)包括位于左侧的左夹块(41)和位于右侧的右夹块(42),所述左夹块(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横向左连接杆(43),所述横向左连接杆(43)具有一个左底点和两个左顶点,两个所述左顶点分别与位于同一纵列两个左夹块(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夹块(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横向右连接杆(44),所述横向右连接杆(44)具有一个右底点和两个右顶点,两个所述右顶点分别与位于同一纵列两个右夹块(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夹块(41)和右夹块(42)的下表面与可升降平台(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明,周天扬,刘可为,吴杰,王东烁,李嘉文,蒋子兴,黎景枫,王忠良,郭万富,周承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