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40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焊接在所述硬质合金基底表面上的顶砧,所述顶砧选自聚晶金刚石顶砧、硬质合金顶砧、金属陶瓷顶砧、聚晶立方氮化硼顶砧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具有硬度高、导热性能好、耐热性强、使用性价比高、可获得7~10GPa的压力,具有较高的承压效率,弥补高压下硬质合金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有效的提高高温高压装置体内部压力。压装置体内部压力。压装置体内部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硬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多种静高压发生装置,其中以Bridgman对顶砧及Dfickazner等改进的bridgmM容器占主导,最高压力可达20

30GPa。由于选择强度高的优质材料做加载部件是提高压力的关键之一,故人们自然想到用最硬的材料——金刚石做压砧。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多晶金刚石和复合型多晶金刚石作为一级增压单元,其缺点是使用成本较高、结构复杂、腔体利用率较低,受制于样品腔直径小(一般只有几个或几百微米)不利于新型材料的产业化生产与推广。而大腔体高压装置的运用有效的解决了样品腔体直径小这一劣势,其已广泛运用于超硬材料的生产中,所以提高压腔装置的实际工作压力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一般来说,当增压单元使用硬质合金作为初级压砧时,可获得最高压力一般不超过7GPa,且其在高压下使用寿命较短。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硬质合金作为初级压砧时,可获得最高压力较低、高压下硬质合金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其中,所述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焊接在所述硬质合金基底表面的顶砧,所述顶砧选自聚晶金刚石顶砧、硬质合金顶砧、金属陶瓷顶砧、聚晶立方氮化硼顶砧中的一种。
[0007]可选地,所述硬质合金选自YG8、YG9、YG10、YG11、YG12、YG13、YG14、YG15、YG16中的一种。
[0008]可选地,所述顶砧的形状为梯形方块或圆柱体。
[0009]可选地,所述梯形方块的上表面是边长为35mm的正方形,下表面是边长为39mm的正方形,所述梯形方块的高度为2mm,所述梯形方块的斜边与底边的夹角为45
°

[0010]或者,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为35~75mm,高度为2~8mm。
[0011]一种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0012]提供顶砧,所述顶砧选自聚晶金刚石顶砧、硬质合金顶砧、金属陶瓷顶砧、聚晶立方氮化硼顶砧中的一种;
[0013]提供硬质合金基底;
[0014]将所述顶砧真空焊接到硬质合金基底表面,得到所述硬质合金复合压砧。
[0015]可选地,提供烧结块,所述烧结块选自聚晶金刚石烧结块、硬质合金烧结块、金属陶瓷烧结块、聚晶立方氮化硼烧结块中的一种;
[0016]将所述烧结块打磨成梯形方块或圆柱体,得到所述顶砧。
[0017]可选地,所述聚晶金刚石烧结块由金刚石微粉与第一粘结剂混合烧结而成;
[0018]或者,所述硬质合金烧结块由碳化物微粉与第二粘结剂混合烧结而成;
[0019]或者,所述金属陶瓷烧结块由陶瓷微粉与第三粘结剂混合烧结而成;
[0020]或者,所述聚晶立方氮化硼烧结块由立方氮化硼微粉与第四粘结剂混合烧结而成。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剂选自钴、镍、铁、锰、钛、硅、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或者,所述第二粘结剂选自钴、镍、钼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3]或者,所述第三粘结剂选自铝、氮化钛、碳化钛、氮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或者,所述第四粘结剂选自铝、氮化钛、碳化钛、氮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5]可选地,所述金刚石微粉的粒径为5

50微米;
[0026]或者,所述碳化物微粉的粒径为2

20微米;
[0027]或者,所述陶瓷微粉的粒径为5

50微米;
[0028]或者,所述立方氮化硼微粉的粒径为5

50微米。
[0029]可选地,所述碳化物微粉选自碳化钨微粉、碳化钛微粉中的一种;
[0030]所述陶瓷微粉选自β

Si3N4微粉、Al2O3微粉中的一种。
[003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及其制备方法,相比硬质合金作为初级压砧材料时,其最高压力一般不超过7GP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具有硬度高、导热性能好、耐热性强、使用性价比高、可获得7~10GPa的压力,具有较高的承压效率,弥补高压下硬质合金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有效的提高高温高压装置腔体内部压力。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含有硬质合金复合压砧的顶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如图1所示,所述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包括硬质合金基底12和焊接在所述硬质合金基底12表面的顶砧11,所述顶砧11选自聚晶金刚石顶砧、硬质合金顶砧、金属陶瓷顶砧、聚晶立方氮化硼顶砧中的一种。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通过硬质合金基底12设置在钢环13表面,由顶砧11、硬质合金基底12与钢环13结合可构成高温高压装置中的顶锤。即所述顶锤的上部为硬质合金复合压砧,下部为钢环,所述高温高压装置可用于合成超硬材料。与硬质合金初级增加单元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可以提供较高的压力。
[003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砧为聚晶立方氮化硼顶砧。
[0037]所述聚晶立方氮化硼顶砧具有硬度高、导热性好、耐热性强、使用性价比高等优点,它可以提高所述顶锤表面承压效率,配合相应的合成块可有效提升高温高压装置合成腔体的压力。
[003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合金基底的材料选自YG8(钴8)、YG9(钴9)、YG10(钴10)、YG11(钴11)、YG12(钴12)、YG13(钴13)、YG14(钴14)、YG15(钴15)、YG16(钴16)中的一种,但不限于此。
[003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质合金基底的材料还可选自YG系列、YT(碳化钨、碳化钛及钴)系列、YF(超细晶粒硬质合金)系列、YD(碳化钨、碳化钛及钴)系列中的一种,但不限于此。
[00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砧的形状为梯形方块或圆柱体,所述硬质合金基底的上表面形状为正方形。
[004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梯形方块的上表面是边长为35mm的正方形,下表面是边长为39mm的正方形,所述梯形方块的高度为2mm,所述梯形方块的斜边与底边的夹角为45
°
。所述硬质合金基底的上表面是边长为45mm的正方形,所述硬质合金基底的高度大于3mm。这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焊接在所述硬质合金基底表面的顶砧,所述顶砧选自聚晶金刚石顶砧、硬质合金顶砧、金属陶瓷顶砧、聚晶立方氮化硼顶砧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选自YG8、YG9、YG10、YG11、YG12、YG13、YG14、YG15、YG16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砧的形状为梯形方块或圆柱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方块的上表面是边长为35mm的正方形,下表面是边长为39mm的正方形,所述梯形方块的高度为2mm,所述梯形方块的斜边与底边的夹角为45
°
;或者,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为35~70mm,高度为2~8mm。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提供顶砧,所述顶砧选自聚晶金刚石顶砧、硬质合金顶砧、金属陶瓷顶砧、聚晶立方氮化硼顶砧中的一种;提供硬质合金基底;将所述顶砧真空焊接到硬质合金基底表面,得到所述硬质合金复合压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质合金复合压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砧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烧结块,所述烧结块选自聚晶金刚石烧结块、硬质合金烧结块、金属陶瓷烧结块、聚晶立方氮化硼烧结块中的一种;将所述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欧龙徐浩然郭大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明润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