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912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6
一种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涉及高压设备技术领域。该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包括六个顶锤、合成块以及六个增压元件,其中,合成块包括本体和六个叶腊石片,本体呈正六面体设置,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置合成原料的合成腔,本体的每个外壁均设有容置槽,增压元件一一对应收容于容置槽内,叶腊石片盖合于容置槽上用以封闭容置槽,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的液压系统驱动六个顶锤分别作用于六个叶腊石片上,以共同向增压元件施压。该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能够提高升降压效率。且能够提高升降压效率。且能够提高升降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在工业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的生产、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的烧结、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复合片的制造、合成钻石的生长等领域,制造过程通常需要极高的合成压力,因此对于大腔体压机的使用愈加频繁,同时对性能要求也逐步提升。目前普遍使用的大腔体压机主要包括六面顶压机,其中,拉杆式六面顶压机由于结构复杂、加工困难、造价较高,已很少被采用;铰链式六面顶压机因其具有结构紧凑、造价低,且加工及安装相对简单的优势,目前已成为国内合成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的主要设备。
[0003]然而,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的压力极限通常在6GPa以下,难以满足更高压力需求的研究领域。如超高精密加工需求的纳米多晶金刚石复合片,烧结过程中抑制纳米金刚石石墨化,需要大于6.5GPa压力;无粘接剂聚晶立方氮化硼合成需要7GPa压力等。现有技术中,前人使用6

8增压模式可以实现将六面顶压机的压力极限成功提升到10GPa,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增压方法组装复杂,升降压周期长,增压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尺寸材料的合成以及工业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该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能够提高六面顶压机的增压效率。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该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包括六个顶锤、合成块以及六个增压元件,其中,合成块包括本体和六个叶腊石片,本体呈正六面体设置,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置合成原料的合成腔,本体的每个外壁均设有容置槽,增压元件一一对应收容于容置槽内,叶腊石片盖合于容置槽上用以封闭容置槽,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的液压系统驱动六个顶锤分别作用于六个叶腊石片上,以共同向增压元件施压。该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能够提高六面顶压机的升降压效率。
[0007]可选地,叶腊石片靠近顶锤的一面与本体的外壁面平齐。
[0008]可选地,增压元件呈四棱台状,且四棱台的顶面与容置槽的槽底抵接,容置槽与增压元件相适配。
[0009]可选地,本体包括传压件和12条预密封边,传压件呈正六面体设置,且合成腔位于传压件的中心轴线处,预密封边分别装设于传压件的12条棱边处,以与传压件共同形成容置槽。
[0010]可选地,传压件的顶面和传压件的底面分别与合成腔连通,且盖合于传压件的顶面的容置槽上的叶腊石片和盖合于传压件的底面的容置槽上的叶腊石片的中心均设有第
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嵌设有导热件,导热件与增压元件抵接。
[0011]可选地,合成腔内设有加热元件和绝缘保温元件,绝缘保温元件包覆于加热元件的外周壁,加热元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钼片、第一石墨柱、石墨管、第二石墨柱以及第二钼片,其中,合成原料设于石墨管内,第一钼片和第二钼片分别靠近传压件的底面和传压件的顶面,且第一钼片与收容于传压件的顶面的容置槽内的增压元件抵接,第二钼片与收容于传压件的底面的容置槽内的增压元件抵接。
[0012]可选地,第一钼片与第一石墨柱之间设有第一石墨片,第一石墨柱在第一钼片上的投影位于第一石墨片在第一钼片上的投影范围内,第二钼片与第二石墨柱之间设有第二石墨片,第二石墨柱在第二钼片上的投影位于第二石墨片在第二钼片上的投影范围内。
[0013]可选地,增压元件的硬度和体弹模量均大于合成块、加热元件以及绝缘保温元件的硬度和体弹模量。
[0014]可选地,增压元件由氧化锆、硬质合金、立方氮化硼或烧结金刚石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0015]可选地,绝缘保温元件的材质为氧化锆。绝缘保温元件的材质为氧化锆。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该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包括六个顶锤、合成块以及六个增压元件,其中,合成块包括本体和六个叶腊石片,本体呈正六面体设置,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置合成原料的合成腔,本体的每个外壁均设有容置槽,增压元件一一对应收容于容置槽内,叶腊石片盖合于容置槽上用以封闭容置槽,六面顶压机的液压系统驱动六个顶锤分别作用于六个叶腊石片上,以共同向增压元件施压。该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能够提高六面顶压机的升降压效率。这样一来,当六个顶锤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同步挤压合成块时,由于增压元件设于本体的内部,如此可使得增压元件周围遍布传压介质(即被本体围绕),当顶锤作用于增压元件时,增压元件周围的传压介质可对增压元件产生侧向支撑,从而可使得增压元件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进而使得增压元件几乎不会产生体积收缩,从而提高了增压元件的传压效率,也提高了本体内的合成腔的传压效率和压力极限。如此,本申请提供的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且能够提高六面顶压机的增压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合成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合成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元件和绝缘保温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标:10

合成块;11

本体;111

合成腔;112

容置槽;113

传压件;114

预密封边;
12

叶腊石片;121

第二通孔;20

增压元件;21

四棱台的顶面;30

导热件;40

加热元件;41

第一钼片;42

第一石墨片;43

第一石墨柱;44

石墨管;45

第二石墨柱;46

第二石墨片;47

第二钼片;50

绝缘保温元件;51

氧化锆管;52

氧化锆环;53

氧化锆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六个顶锤、合成块以及六个增压元件,其中,所述合成块包括本体和六个叶腊石片,所述本体呈正六面体设置,所述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置合成原料的合成腔,所述本体的每个外壁均设有容置槽,所述增压元件一一对应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叶腊石片盖合于所述容置槽上用以封闭所述容置槽,六面顶压机的液压系统驱动六个所述顶锤分别作用于六个所述叶腊石片上,以共同向所述增压元件施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腊石片靠近所述顶锤的一面与所述本体的外壁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元件呈四棱台状,且所述四棱台的顶面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抵接,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增压元件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传压件和12条预密封边,所述传压件呈正六面体设置,且所述合成腔位于所述传压件的中心轴线处,所述预密封边分别装设于所述传压件的12条棱边处,以与所述传压件共同形成所述容置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六面顶压机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压件的顶面和所述传压件的底面分别与所述合成腔连通,且盖合于所述传压件的顶面的容置槽上的所述叶腊石片和盖合于所述传压件的底面的容置槽上的所述叶腊石片的中心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嵌设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善民宋国柱马德江周雪峰魏征赵予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