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885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搅拌杯、加热装置和电机,主机内设有与加热装置和电机电连接的控制板,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搅拌杯包括杯体及盖合于杯体上方的杯盖,杯盖与杯体合围形成粉碎腔,杯盖内部形成有防溢腔,防溢腔内设有防溢电极,防溢腔通过连通孔与粉碎腔连通,只有当浆液上升到防溢腔内时,浆液触碰防溢电极从而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以实现防溢的效果,从而减少假溢或者防溢失效,特别是在搅拌过程中,被搅起的浆液容易触碰防溢电极从而引起假溢,或者浆液粘连在防溢电极上导致防溢失效,通过将防溢电极设在防溢腔内,从而减少搅拌过程中浆液触碰防溢电极的可能,提高防溢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营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消费的升级,食品加工机作为厨房电器中的新兴升级消费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0003]现有食品加工机为解决浆液溢出问题,在杯盖内侧设置棒状或片状防溢电极。浆液被加热过程中,液面上升,触碰防溢电极后机器停止加热,液面逐渐回到初始位置。现有方案中,在浆液高速搅拌过程中,液体也会触碰到防溢电极,浆液粘连在防溢电极上,容易造成防溢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搅拌杯、加热装置和电机,主机内设有与加热装置和电机电连接的控制板,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搅拌杯包括杯体及盖合于杯体上方的杯盖,杯盖与杯体合围形成粉碎腔,其中,所述杯盖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防溢腔,防溢腔内设有防溢电极,所述防溢腔通过连通孔与所述粉碎腔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防溢电极交错布置,以使所述防溢电极与所述粉碎腔之间通过所述防溢腔的底壁隔开。
[0007]进一步的,所述杯盖包括杯盖顶壁、杯盖侧壁和杯盖底壁,所述防溢腔由所述杯盖顶壁、杯盖侧壁和杯盖底壁合围形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杯盖包括杯盖顶壁和杯盖侧壁,所述杯盖侧壁外侧设有与杯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向内延伸遮挡部,所述防溢腔由所述杯盖顶壁、杯盖侧壁和遮挡部合围形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溢腔的容积为V1,粉碎腔的容积为V2,0.25≤V1/V2≤0.4。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的等效内径为D1,防溢腔的等效内径为D2,0.15≤D1/D2≤0.3。
[0011]进一步的,所述杯盖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外盖和内盖之间形成所述防溢腔,所述外盖和内盖为可拆卸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杯体上端边缘设有凸起,所述外盖外侧设有与凸起旋转配合的卡扣,所述内盖外侧设有与杯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外盖可绕内盖圆周方向转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盖设有防溢电极以及与防溢电极连接的外盖导电件,所述内盖设有内盖导电件,所述外盖与内盖盖合到位后所述外盖导电件与所述内盖导电件导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盖设有防溢电极以及与防溢电极连接的内盖导电件,所述外盖设有外盖导电件,所述内盖与内盖盖合到位后所述外盖导电件与所述内盖导电件导通。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杯盖内部形成中空的防溢腔,并在杯盖上设置连通防溢腔和粉碎腔的连通孔,这样在食品加工机在对浆液进行搅拌、加热时,浆液受热上升过程中,防溢腔的底壁对浆液具有阻挡作用,浆液只能从连通孔进入防溢腔内,减少浆液上升的趋势,从而实现了食品加工机的物理防溢,如此设置,大大提升了食品加工机的防溢可靠性。另外,防溢腔内设有防溢电极,只有当浆液上升到防溢腔内时,浆液触碰防溢电极从而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以实现防溢的效果,从而减少假溢或者防溢失效,特别是在搅拌过程中,由于浆液在粉碎刀的作用下高速转动,被搅起的浆液容易触碰防溢电极从而引起假溢,或者浆液粘连在防溢电极上导致防溢失效,通过将防溢电极设在防溢腔内,从而减少搅拌过程中浆液触碰防溢电极的可能,提高防溢可靠性。
[0016]2、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连通孔与防溢电极交错布置,例如将连通孔设在防溢腔底壁的中部,将防溢电极偏置,或者将防溢电极设在防溢腔的中心,将连通孔偏置在防溢腔底壁上,通过将连通孔与防溢电极交错布置,即连通孔与防溢电极不相对设置,当浆液通过连通孔进入防溢腔时,浆液不会立马与防溢电极触碰,当浆液进入防溢腔内一定量时才能触发防溢电极,从而避免假溢的现象,而且,粉碎刀带动浆液高速转动时,及时浆液通过连通孔被上扬到防溢腔内也能快速从连通孔排出,不会立马触发防溢电极以及减少浆液粘连在防溢电极上的可能,减少防溢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防溢的可靠性。
[0017]3、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防溢腔由杯盖顶壁、杯盖侧壁和杯盖底壁合围形成,具体的,防溢腔可以为一体结构,即整个杯盖为一体结构合围形成防溢腔,或者杯盖有多个组件组成,多个组件拼合形成防溢腔,例如杯盖包括外盖和内盖,外盖和内盖之间形成防溢腔,杯盖由多个组件组成便于防溢电极的安装,当防溢电极安装完成后再将杯盖安装起来,使结构更加可靠。
[0018]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防溢腔由杯盖和套在杯盖外侧的密封圈合围形成,具体的,密封圈具有向内延伸的遮挡部,当密封圈和杯盖安装到位后,杯盖顶壁、杯盖侧壁和遮挡部合围形成防溢腔,通过密封圈的遮挡部形成防溢腔的底壁,无需改变杯盖的结构,使结构更加简单,而且防溢腔的底壁由密封圈的遮挡部形成,当浆液上扬接触到遮挡部时,弹性结构的遮挡部吸收碰撞产生的噪音,不仅起到有效防溢的效果,而且起到降噪的效果。
[0019]5、防溢腔的容积为V1,粉碎腔的容积为V2,将V1/V2设定在0.25至0.4范围内,通过调整防溢腔与粉碎腔的容积关系,在保证粉碎腔具有足够容积的前提下,减少粉碎腔的容积,不仅降低液体上扬的高度,而且通过减少粉碎腔的容积增大粉碎腔的压力,压力越大泡沫越难形成,从而从根源上减少泡沫的产生量,另外,保证防溢腔具有足够的容积,当浆液通过连通孔进入防溢腔内,触发防溢电极的浆液高度与溢出杯盖还具有预订的高度差,使防溢电极导通后能够及时调整加热程序,避免调整过程中由于余热导致浆液溢出,提高防溢的可靠性。
[0020]6、连通孔的等效内径为D1,防溢腔的等效内径为D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等效内径”指的是当横截面为非圆形时,其与圆形具有相同的横截面积的前提下,该非圆形的等效内径即为相同面积下该圆形的内径,将D1/D2设定在0.15至0.3范围内,若D1/D2大于0.3,则连通孔的面积过大,防溢腔对浆液的阻挡作用过小,浆液能够快速通过连通孔进入防溢腔内,从而触发防溢电极,容易产生假溢的可能,若D1/D2小于0.15,则连通孔的面积过小,粉碎腔内
的压力过大,浆液容易冲过连通孔快速向上流动,以至于防溢电极不能及时调整加热程序,容易出现溢出的风险,将D1/D2设定在0.15至0.3范围内,不仅减少浆液触碰防溢电极的概率从而减少假溢的可能,而且浆液触发防溢电极后预留足够时间才会溢出,提高防溢的可靠性。
[0021]7、杯盖包括可拆卸的外盖和内盖,外盖和内盖之间形成防溢腔,由于食品加工机加工过程中,浆液容易进入防溢腔内,通过将杯盖设计为可拆卸结构,便于防溢腔和防溢电极的清洗,不仅干净卫生,而且避免防溢电极外侧挂有浆液导致防溢失效。
[0022]8、杯盖的外盖和内盖可沿周向相对转动,并且通过外盖外侧的卡扣与杯体上端边缘的凸起固定杯盖,通过内盖外侧的密封圈与杯体密封,通过将杯盖与杯体之间的密封结构和扣合结构设在的杯盖的不同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搅拌杯、加热装置和电机,主机内设有与加热装置和电机电连接的控制板,搅拌杯内设有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转动,搅拌杯包括杯体及盖合于杯体上方的杯盖,杯盖与杯体合围形成粉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内部形成有中空的防溢腔,防溢腔内设有防溢电极,所述防溢腔通过连通孔与所述粉碎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防溢电极交错布置,以使所述防溢电极与所述粉碎腔之间通过所述防溢腔的底壁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杯盖顶壁、杯盖侧壁和杯盖底壁,所述防溢腔由所述杯盖顶壁、杯盖侧壁和杯盖底壁合围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杯盖顶壁和杯盖侧壁,所述杯盖侧壁外侧设有与杯体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向内延伸遮挡部,所述防溢腔由所述杯盖顶壁、杯盖侧壁和遮挡部合围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腔的容积为V1,粉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夏立国赵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