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控制器以及IC卡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733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IC卡控制器以及以一个IC卡控制器控制N个IC卡的方法,所述IC卡控制器具有:控制单元;以及时钟信号针、复位信号针以及数据交换针;该IC卡控制器还具有N个上电控制信号针,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提供一个复位信号以及N个上电控制信号,该IC卡控制器对时钟信号针、复位信号针以及数据交换针进行时分复用,以一个IC卡控制器控制N个IC卡,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IC卡控制器,通过针脚(pin)的时分复用实现以一个IC卡控制器控制一个以上IC卡工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以一个IC卡控制器控制一个以上的IC卡的方法。
技术介绍
1970年,法国人罗兰德·莫瑞诺(Roland Moreno)第一次将可进行编程设置的IC(Integrated Circuit)芯片放于卡片中,使卡片具有更多的功能。当时他在专利申请书中,对这项专利技术作了如下阐述卡片上具有可进行自我保护的存储器。这样就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IC卡。自IC卡出现以后,国际上对它有多种叫法。英文名称有“Smart Card”、“IC Card”等;在亚洲特别是港、台地区,则多称为“聪明卡”、“智慧卡”及“智能卡”等;而在我国大陆地区,人们一般称之为“IC卡”或“智能卡”。以下我们统称为IC卡。参考图1,图1是一张普通的IC卡10的简图。如图1所示,IC卡10中具有IC卡芯片11(下文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它们统一称为IC卡,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理解的)。IC卡10一般具有8个触点C1~C8,各触点的定义如表1所示表1 有关IC卡标准的具体内容请参ISO7816,这里不作详述。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已知的那样,IC卡的触点并不限于8个,而是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场合。例如,在上述表1所示的例子中,IC卡10可以省略触点C4和C8而只具有6个触点。因此,根据特定的应用场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具有不同触点数的IC卡。IC卡在金融、通讯、付费电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分为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和RF卡四大类。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很多IC卡,如电话IC卡、公交一卡通、移动电话里的SIM卡。卡还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IC卡。收费数字电视的解密一般通过IC卡来实现,一个运营商所提供的节目需要相应的IC卡来解密,如果存在多个运营商,就需要对应数目的IC卡。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只有一个IC卡插槽,若要收看不同运营商提供的节目就需要更换插槽中的IC卡,比较麻烦,而且频繁的插拔会使IC卡以及IC卡插槽加速损坏。如本领域中所已知的那样,要设置多个IC卡插槽就需要相应地增加IC卡控制器来控制IC卡工作,但如此就会增加芯片的面积、芯片外围针脚数以及系统资源的占用,不利于降低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参考图2,图2示出两个IC卡控制器IC卡控制器21和IC卡控制器22;两个IC卡接口芯片IC卡接口芯片211和IC卡接口芯片221;以及两个IC卡IC卡212和IC卡222的连接逻辑关系图。IC卡接口芯片211和221可以采用业界已知的各种IC卡接口芯片,例如可以采用飞利浦公司设计的TDA8004AT芯片等等。在此,其主要作用为电压耦合,当然,这部分功能也可集成在IC卡控制器内而省去该接口芯片。在这里,TDA8004AT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采用其它现有的接口芯片,这些接口芯片的针脚定义与TDA8004AT的针脚定义类似,在这里不作累述)。TDA8004AT的针脚定义如表2所示表2 IC卡控制器21和22的针脚定义如表3所示(这里只列举IC卡控制器21的针脚定义,IC卡控制器22的针脚与IC卡控制器21的定义相同)表3 IC卡插槽(未示出)设有检测卡是否在槽内的端子,并把检测信号送到IC卡接口芯片211的PRES脚,IC卡接口芯片211再通过OFF脚把这个信号送到IC卡控制器21的i_sc_detect1_b脚,告诉IC卡控制器21在IC卡插槽内是否插有IC卡212。IC卡接口芯片211的GND脚与IC卡212的C5触点连接,为IC卡提供标准的接地电平。IC卡控制器21的o_sc_vcc_en1_b脚与IC卡接口芯片211的CMDVCC脚连接。当IC卡控制器21要对IC卡212进行操作的时候,o_sc_vcc_en1_b脚发出上电信号,该信号是一个持续的电平,从CMDVCC脚输入的这个电平使IC卡接口芯片211的VCC脚产生IC卡212的工作电平,通过IC卡212的C1触点为IC卡212提供工作电压。IC卡控制器21的b_sc_data_b脚通过IC卡接口芯片211的I/OUC脚以及I/O脚与IC卡212的C7触点连接,实现IC卡控制器21与IC卡212的数据交换。IC卡控制器21的o_sc_clk脚把时钟输出到IC卡接口芯片211的XTAL1脚,IC卡接口芯片211再通过CLK脚把时钟输出到IC卡212的C3触点,为IC卡212提供工作时钟。IC卡控制器21的o_sc_rstin_b脚与IC卡接口芯片211的RSTIN脚连接,IC卡接口芯片211的RST脚与IC卡212的C2触点连接,把复位信号从IC卡控制器21送到IC卡212。IC卡212的C6触点为IC卡212的编程电压接入,在此应用中不需对IC卡212进行编程,故未使用该触点(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关于编程触点C6的使用方法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IC卡控制器22、IC卡接口芯片221以及IC卡222之间的信号流向与IC卡控制器21、IC卡接口芯片211以及IC卡212之间的信号流向相同,故在此省略。图3示出现有技术IC卡控制器21的逻辑框图。IC卡控制器21包括总线接口模块(BUS Interface)311、存储器直接存取模块(DMA Mode)312、时钟发生器(SC_CLK Generator)313、寄存器模块(REGs)314、缓存模块(TX/RX_FIFO)315、收发器(Transceiver)316、波特率产生模块(Baudrate)317。其中,总线接口模块311与系统总线(BUS)32连接,完成IC卡控制器21与系统(未示出)的数据交换;存储器直接存取模块312在寄存器模块314的控制下可通过总线接口模块311与系统总线32向系统发送DMA请求,使IC卡控制器21与系统的数据交换在DMA模式下进行;时钟发生器313在寄存器模块314的控制下产生IC卡工作所需要的时钟o_sc_clk;缓存模块315分别与收发器316以及寄存器模块314连接,成为IC卡与系统的数据交换通路;波特率产生模块317在寄存器模块314的控制下产生一定波特率的时钟使能信号给收发器,控制IC卡与IC卡控制器21间的数据交换速度;寄存器模块314是整个IC卡控制器21的控制中心,它接收IC卡是否存在的信号输入I_sc_detect1_b,输出IC卡上电控制信号输出o_vcc_en1_b以及复位信号输出o_sc_rstin_b。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芯片设计而言,芯片的外围针脚是非常珍贵的,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增加一个IC卡控制器就将增加6根针脚,同时也会增加芯片的面积,还会多占用一个总线的寄存器接口,不利于降低芯片设计与制造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IC卡控制器,具有控制单元;时钟信号针、复位信号针、数据交换针以及N个上电控制信号针;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提供一个复位信号以及N个上电控制信号,该IC卡控制器对时钟信号针、复位信号针以及数据交换针进行时分复用,以一个IC卡控制器控制N个IC卡,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以一个IC卡控制器控制N个IC卡的方法,其中N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IC卡控制器,具有:控制单元;以及时钟信号针、复位信号针以及数据交换针; 其特征在于,该IC卡控制器还具有N个上电控制信号针,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提供一个复位信号以及N个上电控制信号,该IC卡控制器对时钟信号针、复 位信号针以及数据交换针进行时分复用,以一个IC卡控制器控制N个IC卡,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卡控制器,具有控制单元;以及时钟信号针、复位信号针以及数据交换针;其特征在于,该IC卡控制器还具有N个上电控制信号针,所述控制单元配置成提供一个复位信号以及N个上电控制信号,该IC卡控制器对时钟信号针、复位信号针以及数据交换针进行时分复用,以一个IC卡控制器控制N个IC卡,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中设置控制IC卡的上电控制信号的控制位,、表示IC卡是否存在于IC卡插槽内的IC卡存在状态位和表示IC卡是否被移出IC卡插槽的IC卡移出状态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C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位、IC卡存在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亚王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奇码数字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