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79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包括指纹锁、滑移机构、灭火机构和防撞机构,指纹锁包括指纹采集模块和多个均与指纹采集模块连接的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左安装槽、右安装槽,电机和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右安装槽内安装有齿条,齿条的一端伸出右安装槽与齿轮啮合,齿条的另一端伸入至左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防撞机构有效缓解厢内的爆炸物与车厢内壁发生碰撞时的冲击,通过指纹传感器控制左门板和右门板的打开,当车厢内发生小面积的着火时,通过灭火机构对车厢内进行降水灭火,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


[0001]本技术属于爆炸物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商业卫星、太空旅游等民用航天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微纳米卫星技术的进步,使得低轨道太空日趋拥挤,太空垃圾不断增加,使得低轨道太空资源日趋匮乏。无论是太空军事战略优势的争夺,还是民用航天市场激烈的商业竞争,高轨道太空资源的争夺日益提上议程。固体推进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动力源用材料,在导弹和航天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用于运输固体推进剂的车辆多采用厢式运输车,固体推进剂发生碰撞时容易起火,现有的厢式运输车在固体推进剂的运输过程中不能实时监控车厢内的固体推进剂的状态,且在固体推进剂发生碰撞起火时,无法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另外,厢式运输车的车门通常由对开的两扇门体组成,在关闭车门时通常仅用门锁将两扇门体锁住,盗贼很容易就可以将门锁撬开盗取车厢内的货物,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防撞机构有效缓解厢内的爆炸物与车厢内壁发生碰撞时的冲击,通过指纹传感器控制左门板和右门板的打开,当车厢内发生小面积的着火时,通过灭火机构对车厢内进行降水灭火,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底板(1)、左侧板(3)、右侧板(4)和顶板(5),以及左右对开的左门板(6)和右门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门板(7)上设置有指纹锁,顶板(5)上设置有滑移机构和灭火机构,所述滑移机构上设置有检测模块,底板(1)上设置有防撞机构;
[0005]所述指纹锁包括设置在右门板上的指纹采集模块和多个均与所述指纹采集模块连接的齿轮传动机构;
[0006]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左门板上的左安装槽、设置在右门板上且与左安装槽配合的右安装槽,以及设置在右门板上的驱动电机和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所述右安装槽内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伸出右安装槽与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另一端伸入至左安装槽内;
[0007]所述灭火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水箱、设置在水箱上的水泵、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的主喷水管,以及设置在顶板上且与主喷水管连通的喷水支管,所述喷水支管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
[0008]上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沿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顶板的中心位置处的导轨、设置在导轨内的丝杆组件,以及设置在所
述丝杆组件一端的丝杆电机;
[0009]所述丝杆组件包括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布设的丝杆,均套设在丝杆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丝杆的一端与丝杆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0010]上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块上的监控摄像头,以及设置在第二滑块上的主线路板,所述主线路板上集成有主控制器,均与主控制器相接的主无线传输模块和主数据存储模块,以及均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报警器,
[0011]所述监控摄像头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电机驱动模块,所述丝杆电机的输入端与丝杆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0012]上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右门板上的壳体、均设置在壳体上的指纹传感器和锁门按键,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从电路板;
[0013]所述从电路板上集成有从控制器,均与从控制器相接的从无线通信模块和从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指纹传感器和锁门按键的输出端均与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机驱动模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0014]上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减震板、设置在左侧板上的左侧防撞条,以及设置在右侧板上的右侧防撞条。
[0015]上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支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水支管对称设置在所述滑移机构两侧,所述雾化喷嘴朝向底板。
[0016]上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均为U形安装槽,所述左安装槽的开口朝向左门板,所述右安装槽的开口朝向右门板,所述齿条与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滑动配合。
[0017]上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摄像头距离底板的高度大于雾化喷嘴距离底板的高度。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技术设置有防撞机构,能够有效缓解车厢内的爆炸物与车厢的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发生碰撞时的冲击,提高该厢式运输车的运输安全性。
[0020]2、本技术设置有指纹传感器,当非工作人员试图打开左门板和右门板时,由于指纹信息错误,电机不工作,齿条插入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内,左门板和右门板无法打开,有效避免了盗贼将门锁撬开,安全性好。
[0021]3、本技术设置有灭火机构,当运输车内的爆炸物着火时,主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送至主喷水管和喷水支管,喷水支管内的水通过多个雾化喷嘴喷洒至该运输车的车厢内,避免车厢内小面积着火扑灭不及时而导致大面积的着火,提高该运输车的运输安全性。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防撞机构有效缓解厢内的爆炸物与车厢内壁发生碰撞时的冲击,通过指纹传感器控制左门板和右门板的打开,当车厢内发生小面积的着火时,通过灭火机构对车厢内进行降水灭火,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002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导轨、丝杆和丝杆电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检测模块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9]图6为本技术指纹采集模块的电路原理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底板;
ꢀꢀꢀꢀꢀꢀꢀꢀꢀꢀꢀꢀꢀ
2—安装箱;
ꢀꢀꢀꢀꢀꢀꢀꢀꢀꢀꢀ
3—左侧板;
[0032]4—右侧板;
ꢀꢀꢀꢀꢀꢀꢀꢀꢀꢀꢀ
5—顶板;
ꢀꢀꢀꢀꢀꢀꢀꢀꢀꢀꢀꢀꢀ
6—左门板;
[0033]7—右门板;
ꢀꢀꢀꢀꢀꢀꢀꢀꢀꢀꢀ
8—左安装槽;
ꢀꢀꢀꢀꢀꢀꢀꢀꢀ
9—右安装槽;
[0034]10—驱动电机;
ꢀꢀꢀꢀꢀꢀꢀꢀ
11—齿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厢,所述车厢包括底板(1)、左侧板(3)、右侧板(4)和顶板(5),以及左右对开的左门板(6)和右门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门板(7)上设置有指纹锁,顶板(5)上设置有滑移机构和灭火机构,所述滑移机构上设置有检测模块,底板(1)上设置有防撞机构;所述指纹锁包括设置在右门板(7)上的指纹采集模块和多个均与所述指纹采集模块连接的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左门板(6)上的左安装槽(8)、设置在右门板(7)上且与左安装槽(8)配合的右安装槽(9),以及设置在右门板(7)上的驱动电机(10)和设置在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的齿轮(11),所述右安装槽(9)内设置有齿条(12),所述齿条(12)的一端伸出右安装槽(9)与齿轮(11)啮合,所述齿条(12)的另一端伸入至左安装槽(8)内;所述灭火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水箱(13)、设置在水箱(13)上的水泵(14)、与水泵(14)的出水口连接的主喷水管(15),以及设置在顶板(5)上且与主喷水管(15)连通的喷水支管(16),所述喷水支管(16)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沿顶板(5)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顶板(5)的中心位置处的导轨(18)、设置在导轨(18)内的丝杆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丝杆组件一端的丝杆电机(19);所述丝杆组件包括沿导轨(18)的长度方向布设的丝杆(20),均套设在丝杆(20)上的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所述丝杆(20)的一端与丝杆电机(1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爆炸物的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块(21)上的监控摄像头(23),以及设置在第二滑块(22)上的主线路板,所述主线路板上集成有主控制器(24),均与主控制器(24)相接的主无线传输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巧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