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器具及其火候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476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候控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所述的传感器包括设在所述的锅体内外不同部位的、对所述的被烹调物料、传热介质包括锅体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火候状态传感器,此外还包括对燃气及能源、加热装置、加热强度调节器的工作过程、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工作状态传感器以及对环境的初始及变化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环境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菜肴的要求,准确地控制加热强度与过程和协调控制各种操作系统,并能合理地配置、节约控制资源,利用现代网络通信优势的火候控制系统及其烹调器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调器具的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调器具及其火候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烹调技法尤其是中式烹调的技法变化繁多,其中主要烹调技法包括炒、爆、煎、炸、烧、蒸、溜、煮等,各种烹调技法的实质是采用各种加热方式使不同的被烹调物经过不同搭配以及各种预期火候状态后,烹调得到千变万化的具有不同口味特点和风味效果的各种菜式;从口味上有甜、酸、苦、辣、咸之分别,从风味上说有香、脆、酥、嫩之效果。迄今为止,烹调仍然主要是一种经验和手工为主的技艺,中国烹调技法尤其是这样,烹调技法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经验特性和难度,关键在于烹调的技法尤其是中国烹调技法,除了用料搭配具有特别的文化历史特色外,在其中起到担纲统率作用的还是各种烹调技法尤其是中国烹调技法对烹调火候独到的掌握与利用;因为,静态的用料搭配是很容易学到的,也很容易实现自动化,而动态的根据相应的火候时机投料、翻动、移出、冷却等却是非常难以掌握的技术,也难以总结,因此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一种真正自动化的烹调机尤其是中式自动烹调机即全过程无须人手操作、自动实现各种主要烹调技法尤其是中式烹调技法、出品达到烹调技法要求、且品质稳定的装置。本专利技术人对“火候”进行了长期的潜心分析思考,发现烹调“火候”概念主要包括如下两大相关难点其一是加热强度与过程加热强度与过程是烹调火候概念的关键内容之一粗浅地讲,加热强度是加热温度/热量与加热时间的乘积效应,加热过程是温度/热量变化的速度或加速度以及阶段;在原、辅料相同的情况下,加热强度与过程恰到好处对于菜肴和其它烹调食品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加热强度与过程不当,“过火”或“欠火”,则不是老就是生。可以肯定地说,加热强度与过程是决定投料时机、实现多种烹调方法和不同风味的首要条件,加热强度与过程拿不准,投料时机不对,各种烹调技法无法实现,风味效果也无法达到,因而失去各种技法和风味的特色。加热强度与过程,是厨师火候火功的第一技术,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是衡量厨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自动烹调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若要实现自动烹调,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使自动烹调机能自动控制火候中的加热强度与过程。其二是火候时机与操作在控制火候中的加热强度与过程的基础上,响应加热强度与过程创造的时机进行各种烹调基本操作,即所谓的火候时机与操作的概念;火候时机与操作是实现主要烹调技法的另一关键方面,须使自动烹调机能够按照烹调技法和所烹调品种的要求进行各种烹调基本操作,例如按照烹调技法和所烹调品种的要求在正确的加热强度与过程创造的时机条件下按照正确顺序进行物料自动投放、以类似厨师通常使用的翻拌、小翻、大翻和划散等烹调基本翻动方式自动对被烹调物进行翻动,以及在烹调过程中按照烹调技法的要求自动盛出和再投放被烹调物料等。当然,要做好各种菜肴的烹调,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但就一台烹调机而言,其主要须解决的问题就是以上的两大方面,上述两大问题解决好了,其他形形色色问题均能迎刃而解。根据上述深入分析得到的观点,我们研究下述的现有技术在制造全自动的烹调机问题上,有人曾提出在锅底或锅外壁安装温度传感器。例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第99224470.6号、名称为“微电脑控制炒锅”的技术专利,提出在锅体外壁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但由于热阻的存在、各物体的导热系数不同及传热过程滞后等原因,锅内被烹调物和传热介质的温度与锅外壁的温度不同,而且它们之间的因果变化关系也不一定是线性的。安装在锅体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只能测量锅外壁的温度,并不能准确及时测量锅内被烹调物的温度。因而不能准确及时测定被烹调物的火候状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蒸,被蒸物品的温度与变化与锅外壁的温度和变化相差甚远。火候控制的控制对象是锅内被烹调物,而不是锅外壁。只有同时直接精确测量锅内被烹调物的温度才能达到准确及时判断和控制火候的目的。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第98109123.7号、名称为“自动饭菜机”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把电磁离合器、电磁阀、电饭锅、电机、总电源等开关接入程序控制器中,按照烹调需要编制程序,用琴键传递指令以控制整个烹调过程。根据上述我们对于“火候”概念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控制方式所存在根本性的缺陷,都在于没有找到和对被烹调物火候状态的准确检测方法和精确有效控制火力的手段,物料投入和翻动等机构的动作方式和动作时机只是按照主观静态设定的程序进行,没有动态地考虑核心的因素——被烹调物的火候状态;此外,也不能够根据各种操作控制单元动作的精度特点确定控制的精度,造成传感/控制精度/被控对象间诸多不配套,或者是“急惊风碰上慢郎中”反应迟钝,或者是“神经过敏”过渡反应,既浪费控制资源,还不能合理准确地解决烹调控制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系统显然无法实现各种烹调技法对控制对象——被烹调物的火候状态进行动态精确控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菜肴的要求,准确、动态地反映火候的状态,准确地控制加热强度与过程和协调控制各种操作系统,并能合理地配置、节约控制资源,利用现代网络通信优势的火候控制系统及其烹调器具。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一种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该火候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候控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所述的处理电路根据自身或外来输入的烹调控制程序,对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指令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对所述的烹调器具的加热强度、加热方式进行调节。所述的传感器包括设在所述的锅体内外不同部位的、对所述的被烹调物料、传热介质包括锅体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火候状态传感器;此外还包括对燃气及能源、加热装置、加热强度调节器的工作过程、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工作状态传感器;传感器还进一步包括对环境的初始及变化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环境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构成单环或/和多环、开环和/或闭环和/或半开环和/或半闭环的火候控制系统。所述的处理电路是计算机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包括与其他控制系统交换数据的接口、烹调控制程序存储器;所述的烹调控制程序包括有关烹调火候控制过程的精确数模控制函数以及经验规则的模糊函数。所述的接口包括本地人机对话的端口界面包括键盘式输入电路、光盘输入电路、移动存储器输入电路。所述的接口还进一步包括与局域网或/和国际互联网的通信接口。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包括对燃气或/和电能加热装置进行调节控制的电磁、电气、液压、直线电机等驱动的多级或/和无级的、直接或带传动的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一种烹调器具,所述的烹调器具上装设有如上所述的烹调火候控制系统,这些烹调器具包括中式燃气烹调器具、电磁炉、电热炉、微波炉、电烤箱等。本专利技术的烹调火候控制系统及其器具,采用了专门反映烹调“火候”状态的传感器,这些理/化参变量的传感器分布设在自动烹调机的加热装置包括锅体内外,直接接触或远距测量传热介质包括炉具、锅体、汤料等,烹调物料、执行机构、环境的各种有关烹调火候的状态的各种理/化参变量、有关火候的环境参/变量、初始物料参/变量,以及与准确控制调节相关的机件及其调节运动的参/变量,这些传感器组合可以向火候有关的处理器提供以“火候”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该火候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候控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所述的处理电路根据自身或外来输入的烹调控制程序,对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指令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对所述的烹调器具的加热强度、加热方式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2-5-31 02115320.51.一种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该火候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候控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所述的处理电路根据自身或外来输入的烹调控制程序,对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指令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对所述的烹调器具的加热强度、加热方式进行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包括设在所述的锅体内外不同部位的、对所述的被烹调物料、传热介质包括锅体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火候状态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还包括对燃气及能源、加热装置、加热强度调节器的工作过程、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工作状态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还包括对环境的初始及变化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环境传感器。5.如权利要求1、2、3、4中任一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勇李伟光刘水波郭雨荣黄文波张锈娟张金董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