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21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引线框架单元,所述引线框架单元包括基岛、引脚、基岛连筋、引脚连筋和切割道,基岛连筋用于连接基岛和切割道,引脚连筋用于连接引脚和切割道,基岛连筋和引脚连筋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当镍钯金引线框架的引脚宽度较大时,如果引脚连筋和引脚宽度一致,在切割时,镀镍层与引线框架铜表面就容易产生剥离形成分层现象,本申请通过限制引脚连筋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可以缩短切割时刀片对引线框架作用力的时间,减轻引线框架镀镍层受应力的影响,减少镀镍层与引线框架铜表面的剥离分层现象;设定基岛连筋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
本技术涉及芯片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
技术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是一种QFN/DFN封装产品的镍钯金引线框架单元,包括基岛1、引脚2、基岛连筋3、引脚连筋4和切割道5,所述基岛连筋3用于连接基岛1和切割道5,所述引脚连筋4用于连接引脚2和切割道5。镍钯金引线框架是一种免电镀电子元器件封装材料,通常简称为PPF(Pre-PlatingFrameFinish预电镀)框架,早期是为了替代镀锡工艺,因镀锡层易长晶须,虽加铅可以改善但不环保。采用PPF工艺框架的优点是:可以免去了后道电镀工艺,不但环保还同时节约了电镀成本;镍金属比较稳定,可以增加产品在潮湿环境条件下耐侵蚀的可靠性;缺点是:由于镍比铜硬,应力比铜要大得多,在切割时受到温度和切割力的作用(目前QFN/DFN封装产品主要是通过采用镶嵌有金刚石颗粒的树脂刀片进行切割成型,作业时高速旋转的刀片和产品引线框架接触会产生摩擦阻力,即切割力),由于镀镍层应力影响容易与引线框架铜表面产生剥离形成分层现象,尤其是基岛连筋和引脚连筋的宽度较宽时,更容易造成产品报废,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能有效减少镀镍层与引线框架铜表面的剥离分层现象。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引线框架单元,所述引线框架单元包括基岛、引脚、基岛连筋、引脚连筋和切割道,所述基岛连筋用于连接基岛和切割道,所述引脚连筋用于连接引脚和切割道,所述基岛连筋和引脚连筋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其中,所述基岛连筋和引脚连筋的宽度为引线框架基材厚度的0.5-0.6倍。其中,所述基岛连筋和引脚连筋均为半蚀刻结构。其中,所述引脚的每个外侧面至少布置二条引脚连筋与切割道连接,相邻引脚连筋之间的间距大于引线框架基材厚度的0.8倍。其中,所述基岛的每个外侧面至少布置一条基岛连筋与切割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镍钯金引线框架的引脚宽度较大时(一般为引线框架基材厚度的2倍以上),如果引脚连筋和引脚宽度一致,在切割时,镀镍层与引线框架铜表面就容易产生剥离形成分层现象,本申请通过限制引脚连筋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可以缩短切割时刀片对引线框架作用力的时间,从而减轻引线框架镀镍层受应力的影响,减少镀镍层与引线框架铜表面的剥离分层现象;设定基岛连筋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镍钯金引线框架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镍钯金引线框架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引线框架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引线框架单元的正视图。附图中斜方格区域为非蚀刻区,沙点区域为半蚀刻区。其中,10、引线框架单元;1、基岛;2、引脚;3、基岛连筋;4、引脚连筋;5、切割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作为本技术所述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的实施例,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引线框架单元10,所述引线框架单元10包括基岛1、引脚2、基岛连筋3、引脚连筋4和切割道5,所述基岛连筋3用于连接基岛1和切割道5,所述引脚连筋4用于连接引脚2和切割道5,所述基岛连筋3和引脚连筋4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当镍钯金引线框架的引脚2宽度较大时(一般为引线框架基材厚度的2倍以上),如果引脚连筋4和引脚2宽度一致,在切割时,镀镍层与引线框架铜表面就容易产生剥离形成分层现象,本申请通过限制引脚连筋4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可以缩短切割时刀片对引线框架作用力的时间,从而减轻引线框架镀镍层受应力的影响,减少镀镍层与引线框架铜表面的剥离分层现象;设定基岛连筋3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岛连筋3和引脚连筋4的宽度更优选值为引线框架基材厚度的0.5-0.6倍。再窄的话,会造成加工困难,还容易在加工过程中断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岛连筋3和引脚连筋4均为半蚀刻结构,基岛连筋3和引脚连筋4越薄,越容易切割,也越不易因切割力过大导致剥离分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脚2的每个外侧面至少布置二条引脚连筋4与切割道5连接,相邻引脚连筋4之间的间距大于引线框架基材厚度的0.8倍,方便加工,太小的话无法制作出来,或者加工成本太高。布置二条引脚连筋4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二条引脚连筋4中间形成一个孔结构,可以增加引线框架与塑封料的结合强度,也能使产品减小受到切割时应力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岛1的每个外侧面至少布置一条基岛连筋3与切割道5连接。如果每个外侧面有二条基岛连筋与切割道连接时,基岛连筋之间的间距也应大于引线框架基材厚度的0.8倍,方便加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引线框架单元,所述引线框架单元包括基岛、引脚、基岛连筋、引脚连筋和切割道,所述基岛连筋用于连接基岛和切割道,所述引脚连筋用于连接引脚和切割道,所述基岛连筋和引脚连筋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布置的多个引线框架单元,所述引线框架单元包括基岛、引脚、基岛连筋、引脚连筋和切割道,所述基岛连筋用于连接基岛和切割道,所述引脚连筋用于连接引脚和切割道,所述基岛连筋和引脚连筋的宽度小于引线框架基材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切割分层的镍钯金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岛连筋和引脚连筋的宽度为引线框架基材厚度的0.5-0.6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乙为易炳川张怡程浪陈盛荣
申请(专利权)人:气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