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渣机的轴承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081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碎渣机的轴承防护装置,包括机壳和贯穿机壳的转轴,机壳两侧的转轴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与转轴之间安装有轴承,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轴承与机壳之间的转轴上设置有挡环,挡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第一半环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螺纹孔,第一半环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一环槽,第二半环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贯穿第二半环的通孔,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半环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二环槽,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设置有密封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防止轴承进渣,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渣机的轴承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渣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碎渣机的轴承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除渣系统对燃煤锅炉中产生的炉渣进行处理,除渣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锅炉燃烧产生的炉渣落入炉膛底部的渣斗内,渣斗为内部盛有一定冷却水的湿式水封渣斗,炉渣自身带有较高的温度,落入冷却水中后,在剧烈的温差作用下进行激冷裂化,变成多孔砂粒状颗粒,这些颗粒要通过碎渣机的破碎后才能进入后续的渣水分离及脱水等处理工艺,由上述过程可见,碎渣机是除渣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连续、稳定的运行是保障燃煤锅炉安全运行的前提。碎渣机内的介质包括温度较高的炉渣和水,在其运行过程中,一些水和粒径较小的炉渣容易沿转轴呈轴向流动,虽然在机壳的侧壁上设置了轴封,但还是会有部分水和细渣会通过轴封渗漏出来,继续沿转轴流至轴承,对轴承造成磨损腐蚀,导致轴承失效,大幅度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且轴承更换时还需关停碎渣机,导致整个除渣系统无法连续稳定的运行,从而威胁到燃煤锅炉的安全运行。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能防止轴承进渣,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碎渣机的轴承防护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防止轴承进渣,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碎渣机的轴承防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壳和贯穿机壳的转轴,机壳两侧的转轴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与转轴之间安装有轴承,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轴承与机壳之间的转轴上设置有挡环,挡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第一半环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孔心线与端面相垂直,第一半环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一环槽,第二半环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贯穿第二半环的通孔,通孔为台阶孔,通孔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通孔的数量与螺纹孔的数量相同,通孔的位置与螺纹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的螺纹端穿过通孔后拧入到螺纹孔内,第二半环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二环槽,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设置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的密封面与转轴的外表面紧密贴合。进一步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进一步的,第一半环与第二半环之间设置有胶垫。进一步的,在朝向机壳方向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侧面边缘处各设置有一个半环台,半环台的内壁与第一半环及第二半环的侧面之间均圆弧过渡。进一步的,第一环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环槽沿第一半环的厚度方向均匀布置,第二环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环槽沿第二半环的厚度方向均匀布置。进一步的,螺栓为内六角螺栓。本技术安装在轴承和碎渣机机壳之间,安装时,先在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放入密封胶条,再将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合拢在转轴上,使得第一半环的两个端面与第二半环的两个端面相互贴合,然后在各个通孔内插入螺栓并拧紧,使得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在上述过程中,当拧紧螺栓时,可压紧密封胶条使其与转轴严密贴合,达到密封的目的。在碎渣机运行时,从轴封渗漏出来的水和细渣会沿转轴流至挡环,挡环可有效阻挡水和细渣继续在转轴上流动,当细渣堆积至一定厚度时靠自重自行掉落脱离转轴,这样就可以避免水和细渣沿转轴流入轴承,确保轴承始终在清洁状态下运行,防止轴承因受到磨蚀而损坏,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修频率,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使得碎渣机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行。本技术结构简单,能防止轴承进渣,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半环6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半环7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转轴,3-轴承座,4-轴承,5-驱动机构,6-第一半环,7-第二半环,8-螺纹孔,9-第一环槽,10-通孔,11-螺栓,12-第二环槽,13-密封胶条,14-胶垫,15-半环台,16-挡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机壳1和贯穿机壳1的转轴2,机壳1两侧的转轴2上设置有轴承座3,轴承座3与转轴2之间安装有轴承4,转轴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5,机壳1、转轴2、轴承座3、轴承4和驱动机构5等均为现有碎渣机结构,轴承4与机壳1之间的转轴2上设置有挡环16,挡环16的内径、外径和厚度等外形尺寸需根据转轴2的实际尺寸调整,挡环16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第一半环6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螺纹孔8,螺纹孔8的孔心线与端面相垂直,第一半环6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一环槽9,第二半环7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贯穿第二半环7的通孔10,通孔10为台阶孔,通孔10的直径大于螺纹孔8的直径,通孔10的数量与螺纹孔8的数量相同,通孔10的位置与螺纹孔8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之间通过螺栓11连接,螺栓11的螺纹端穿过通孔10后拧入到螺纹孔8内,第二半环7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二环槽12,第一环槽9和第二环槽12内设置有密封胶条13,密封胶条13的密封面与转轴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密封胶条13放入第一环槽9和第二环槽12内后可留0.5mm的压缩量,便于密封胶条13能严密阻挡和隔绝水、细渣沿转轴2向轴承4的方向流动。本技术安装在轴承4和碎渣机机壳1之间,安装时,先在第一环槽9和第二环槽12内放入密封胶条13,再将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合拢在转轴2上,使得第一半环6的两个端面与第二半环7的两个端面相互贴合,然后在各个通孔10内插入螺栓11并拧紧,使得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在上述过程中,当拧紧螺栓11时,可压紧密封胶条13使其与转轴2严密贴合,达到密封的目的。在碎渣机运行时,从轴封渗漏出来的水和细渣会沿转轴2流至挡环16,挡环16可有效阻挡水和细渣继续在转轴2上流动,当细渣堆积至一定厚度时靠自重自行掉落脱离转轴2,这样就可以避免水和细渣沿转轴2流入轴承4,确保轴承4始终在清洁状态下运行,防止轴承4因受到磨蚀而损坏,延长轴承4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修频率,减轻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使得碎渣机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行。优选地,第一环槽9和第二环槽1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它形状。第一半环6与第二半环7之间设置有胶垫14,胶垫14隔在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之间,可防止第一半环6与第二半环7之间产生硬性碰撞,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能。在朝向机壳1方向的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的侧面边缘处各设置有一个半环台15,半环台15的内壁与第一半环6及第二半环7的侧面之间均通过圆弧过渡,由于半环台15的设置,可阻挡水和细渣翻越挡环16,提高挡环16对水和细渣的阻挡能力。为了使得挡环16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第一环槽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环槽9沿第一半环6的厚度方向均匀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碎渣机的轴承防护装置,包括机壳(1)和贯穿机壳(1)的转轴(2),所述机壳(1)两侧的转轴(2)上设置有轴承座(3),轴承座(3)与转轴(2)之间安装有轴承(4),所述转轴(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与机壳(1)之间的转轴(2)上设置有挡环(16),挡环(16)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所述第一半环(6)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螺纹孔(8),螺纹孔(8)的孔心线与端面相垂直,所述第一半环(6)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一环槽(9),所述第二半环(7)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贯穿第二半环(7)的通孔(10),通孔(10)为台阶孔,通孔(10)的直径大于螺纹孔(8)的直径,所述通孔(10)的数量与螺纹孔(8)的数量相同,通孔(10)的位置与螺纹孔(8)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之间通过螺栓(11)连接,螺栓(11)的螺纹端穿过通孔(10)后拧入到螺纹孔(8)内,所述第二半环(7)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二环槽(12),第一环槽(9)和第二环槽(12)内设置有密封胶条(13),所述密封胶条(13)的密封面与转轴(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渣机的轴承防护装置,包括机壳(1)和贯穿机壳(1)的转轴(2),所述机壳(1)两侧的转轴(2)上设置有轴承座(3),轴承座(3)与转轴(2)之间安装有轴承(4),所述转轴(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与机壳(1)之间的转轴(2)上设置有挡环(16),挡环(16)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所述第一半环(6)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螺纹孔(8),螺纹孔(8)的孔心线与端面相垂直,所述第一半环(6)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一环槽(9),所述第二半环(7)的两个端面上均加工有贯穿第二半环(7)的通孔(10),通孔(10)为台阶孔,通孔(10)的直径大于螺纹孔(8)的直径,所述通孔(10)的数量与螺纹孔(8)的数量相同,通孔(10)的位置与螺纹孔(8)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半环(6)和第二半环(7)之间通过螺栓(11)连接,螺栓(11)的螺纹端穿过通孔(10)后拧入到螺纹孔(8)内,所述第二半环(7)的内环面上加工有第二环槽(12),第一环槽(9)和第二环槽(12)内设置有密封胶条(13),所述密封胶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霖林刚陈元祥赵东林丁怀贤武永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能投曲靖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