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轴承电机的外置润滑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639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电机的外置润滑油系统,包括轴承座、上轴瓦、下轴瓦和油池,轴承座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进油口,进油口与上轴瓦和下轴瓦的结合端面连通,其中一个进油口下方的轴承座侧面上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上连接有回油管,回油管上设置有视流器,回油管的端部连接有储油箱,储油箱的内部竖直设置有隔网,隔网将储油箱的内部分隔成过滤区和净油区,过滤区内设置有冷却水管,供油主管上依次设置有主油泵、第一单向阀和溢流阀,供油支管上依次设置有调节阀和玻璃转子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润滑效果好,能改善油液品质,降低润滑油温,保证电机长周期稳定运行,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轴承电机的外置润滑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滑动轴承电机的外置润滑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大功率、高速运转的高压电机来说,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其轴承往往采用对开式滑动轴承,这种滑动轴承主要包括上轴瓦、下轴瓦、油孔、油槽、定位唇和油环等部件,其中上轴瓦和下轴瓦合成一个完整的轴瓦,与轴颈接触,并承载着轴颈所施加的作用力,而油环挂在轴颈上随着转轴转动,用于将油槽中的润滑油带到轴瓦和轴颈的接触面,形成稳定的油膜,减少轴瓦和轴颈之间的摩擦损失。
[0003]目前很多滑动轴承在润滑时采用的是封闭式的油池,然而这样的方式对油液无过滤和冷却作用,加之轴承运行中产生的磨粒会不断增多,与油液混合后油液品质会不断下降,且轴瓦和轴颈之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会加剧油温升高,导致润滑油膜承载能力降低,油环自身转速偏低致使轴承供油量不足,润滑效果不能长周期满足要求,最终致使轴颈与轴瓦润滑不良温度升高,当温度过高时,会加剧各部件损坏,甚至会被迫停运,而滑动轴承的检修工艺要求高、耗时长、成本高,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润滑效果好,能改善油液品质,降低润滑油温,保证电机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滑动轴承电机的外置润滑油系统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能改善油液品质,降低润滑油温,保证电机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滑动轴承电机的外置润滑油系统。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轴承座、上轴瓦和下轴瓦,上轴瓦和下轴瓦配合安装在轴承座的内部,下轴瓦下方的轴承座内设置有油池,轴承座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进油口,进油口与上轴瓦和下轴瓦的结合端面连通,其中一个进油口下方的轴承座侧面上设置有与油池连通的出油口,出油口上连接有回油管,回油管上设置有视流器,回油管的端部连接有储油箱,储油箱的内部竖直设置有隔网,隔网将储油箱的内部分隔成过滤区和净油区,回油管与过滤区连通,过滤区内设置有冷却水管,过滤区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净油区的顶部设置有加油管,净油区的内部设置有温度计,净油区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和供油主管,供油主管上依次设置有主油泵、第一单向阀和溢流阀,溢流阀出油端的供油主管上依次连通有两根供油支管,供油支管上依次设置有调节阀和玻璃转子流量计,两根供油支管的端部分别与两个进油口连通。
[0006]进一步的,净油区内设置有电加热器。
[0007]进一步的,储油箱内的底面高度从过滤区的一侧到净油区的一侧逐渐降低。
[0008]进一步的,视流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侧面的玻璃视窗,外壳的两侧分别通过油管接口与回油管连通,外壳的内部竖直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上端与外壳的顶部之间留有
流油通道。
[0009]进一步的,油池的底部设置有环管,环管的底部加工有多个吸渣孔,环管上设置有吸渣管,吸渣管的端部穿过轴承座的侧壁后与过滤区连通,吸渣管上设置有吸渣泵。
[0010]进一步的,储油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辅助油管,辅助油管上依次设置有辅助油泵和第二单向阀,辅助油管的端部与第一单向阀和溢流阀之间的供油主管连通。
[0011]本技术用于电机滑动轴承的润滑,在使用过程中,在电机启动前开启主油泵,在主油泵的作用下,储油箱内的润滑油依次经过供油主管和供油支管后从进油口进入轴承座,然后通过下轴瓦的端面油槽直接到达下轴瓦的瓦面,形成油膜后开启电机,落到油池中的润滑油则经过回油管进入储油箱,依次类推,润滑油在储油箱和轴瓦之间不断循环,在轴瓦和轴颈之间连续稳定的形成油膜,起到较好的润滑效果;其次,从油池排出的润滑油流入储油箱后,与冷却水管中的冷取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大幅降低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到达轴瓦瓦面后,在润滑的同时带走由于轴瓦和轴颈摩擦产生的热量,降低轴瓦和轴颈等部件的温度,延长各部分的使用寿命;另外,储油箱内设置了隔网,可过滤润滑油中夹杂的磨粒等杂质,保持润滑油良好的润滑性能;最后,本技术中设置了溢流阀,可对润滑油的压力进行调整,使供油压力稳定可靠。本技术润滑效果好,能改善油液品质,降低润滑油温,保证电机长周期稳定运行,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视流器8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轴承座,2

上轴瓦,3

下轴瓦,4

油池,5

进油口,6

出油口,7

回油管,8

视流器,9

储油箱,10

隔网,11

过滤区,12

净油区,13

排气管,14

加油管,15

温度计,16

液位计,17

供油主管,18

主油泵,19

第一单向阀,20

溢流阀,21

供油支管,22

调节阀,23

玻璃转子流量计,24

电加热器,25

外壳,26

玻璃视窗,27

油管接口,28

隔板,29

环管,30

吸渣管,31

吸渣泵,32

辅助油管,33

辅助油泵,34

第二单向阀,35

冷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轴承座1、上轴瓦2和下轴瓦3,上轴瓦2和下轴瓦3配合安装在轴承座1的内部,下轴瓦3下方的轴承座1内设置有油池4,轴承座1、上轴瓦2、下轴瓦3和油池4均为现有结构,其中上轴瓦2和下轴瓦3为对开式结构,轴承座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进油口5,进油口5与上轴瓦2和下轴瓦3的结合端面连通,其中一个进油口5下方的轴承座1侧面上设置有与油池4连通的出油口6,出油口6上连接有回油管7,回油管7上设置有视流器8,视流器8为现有结构,用于观察系统润滑油的流动情况,回油管7的端部连接有储油箱9,储油箱9的内部竖直设置有隔网10,隔网10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磨粒等杂质,隔网10将储油箱9的内部分隔成过滤区11和净油区12,回油管7与过滤区11连通,过滤区11内设置有冷却水管35,运行时,在冷却水管35中通入流动的冷却水,吸收热润滑油中的热量,冷却水管35可设置为各种弯曲形状,便于与热润滑油进行换热即可,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轴承电机的外置润滑油系统,包括轴承座(1)、上轴瓦(2)和下轴瓦(3),所述上轴瓦(2)和下轴瓦(3)配合安装在轴承座(1)的内部,所述下轴瓦(3)下方的轴承座(1)内设置有油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进油口(5),所述进油口(5)与上轴瓦(2)和下轴瓦(3)的结合端面连通,其中一个进油口(5)下方的轴承座(1)侧面上设置有与油池(4)连通的出油口(6),所述出油口(6)上连接有回油管(7),回油管(7)上设置有视流器(8),回油管(7)的端部连接有储油箱(9),所述储油箱(9)的内部竖直设置有隔网(10),隔网(10)将储油箱(9)的内部分隔成过滤区(11)和净油区(12),所述回油管(7)与过滤区(11)连通,过滤区(11)内设置有冷却水管(35),过滤区(1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净油区(12)的顶部设置有加油管(14),净油区(12)的内部设置有温度计(15),净油区(12)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16)和供油主管(17),供油主管(17)上依次设置有主油泵(18)、第一单向阀(19)和溢流阀(20),所述溢流阀(20)出油端的供油主管(17)上依次连通有两根供油支管(21),供油支管(21)上依次设置有调节阀(22)和玻璃转子流量计(23),两根供油支管(21)的端部分别与两个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霖赵东林胡耀华周克林刚陈元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能投曲靖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