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977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复合除尘区,所述复合除尘区包括电场区和滤袋区,所述电场区包围所述滤袋区,烟气经所述电场区后流向所述滤袋区。本方案中,不同于传统的烟气顺次进入电除尘区、滤袋除尘区的方案,本方案中电场区包围在滤袋区的四周,烟气先进入复合除尘区的外围的电场区,在电场区进行荷电进行电除尘后,再从四周方向进入滤袋区,如此,烟气可以较为均匀地方式进入滤袋区,提高滤袋利用率,提升过滤效果,提高滤袋使用寿命,减少滤袋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袋复合除尘器,一般包括1-2个电场区以收集大量粉尘,在电场区后方设置滤袋区,滤袋区用于最终极地粉尘收集。由于前面的电场收集,滤袋过滤时负荷小,且带电粉尘相互排斥比较蓬松,易于清灰。但该种电袋复合除尘器使用时,前排滤袋的烟气流量大,过滤负荷大,前端滤袋破损更为严重,滤袋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复合除尘区,所述复合除尘区包括电场区和滤袋区,所述电场区包围所述滤袋区,烟气经所述电场区后流向所述滤袋区。可选地,所述电袋复合除尘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以将所述复合除尘区沿周向均分为至少两个复合除尘分区,所述复合除尘分区包括电场分区和滤袋分区。可选地,沿烟气流动方向,各所述滤袋分区的所述滤袋的分布数量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电袋复合除尘器还包括净气室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用于将所述净气室分隔为至少两个净气分室,所述净气分室与所述滤袋分区一一对应。可选地,所述净气分室的顶部设有控制所述净气分室开关的提升阀。可选地,所述电袋复合除尘器还包括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包围所述电场区。可选地,所述电袋复合除尘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以将所述复合除尘区沿周向均分为至少两个复合除尘分区,所述复合除尘分区包括电场分区和滤袋分区;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分通道,所述进气分通道与所述电场分区一一对应。可选地,所述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复合除尘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复合除尘区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所述进气通道。可选地,所述壳体为圆筒形,所述复合除尘区呈顶角和所述壳体内壁相接的方形,所述第一分隔板分隔所述复合除尘区为四个三角形的复合除尘分区;所述进气通道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分通道,所述进气分通道与所述电场分区一一对应,所述复合除尘分区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空腔形成所述进气分通道。可选地,所述复合除尘分区呈三角区,所述电场分区处于所述三角区位于外侧的一条边缘,所述三角区的其余部分为所述滤袋分区。可选地,还包括前级电场区,烟气经所述前级电场区后流向所述复合除尘区。可选地,所述前级电场区设于所述复合除尘区的下方。本方案中,不同于传统的烟气顺次进入电除尘区、滤袋除尘区的方案,本方案中电场区包围在滤袋区的四周,烟气先进入复合除尘区的外围的电场区,在电场区进行荷电进行电除尘后,再从四周方向进入滤袋区,如此,烟气可以较为均匀地方式进入滤袋区,提高滤袋利用率,提升过滤效果,提高滤袋使用寿命,减少滤袋破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复合除尘区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烟气在图2中一个复合除尘分区内流动的路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净气室的俯视图。图1-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进口风箱;2-前级电场区;31-进气分通道;4-复合除尘区;41-复合除尘分区;411-电场分区;412-滤袋分区;42-第一分隔板;5-净气室;51-净气分室;52-第二分隔板;6-出口烟道;100-壳体;200-第一灰斗;300-第二灰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复合除尘区4的横截面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复合除尘区4,复合除尘区4包括电场区和滤袋区,电场区包围滤袋区,即滤袋区位于复合除尘区4的中部,电场区位于复合除尘区4的四周,烟气流向复合除尘区4时,具体是先流向复合除尘区4外围的电场区,再从四周方向流向滤袋区。如图2所示,该具体实施例中,复合除尘区4由第一分隔板42分隔为四个复合除尘分区41,每个复合除尘分区41包括电场分区411和滤袋分区412,图2中复合除尘分区41是方形,每个复合除尘分区41是三角形。本实施例中,烟气先进入复合除尘区4的外围的电场区,在电场区进行荷电进行电除尘后,再从四周方向进入滤袋区,如此,烟气可以较为均匀地方式进入滤袋区,提高滤袋利用率,提升过滤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板42将复合除尘区4进行分隔,则烟气可以相对均匀地进入各复合除尘分区41,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进入电场区、滤袋区的均匀性。图2中将复合除尘区4分隔为四个复合除尘分区41,显然,分隔的数量并不受限制,分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合除尘分区41即可,只要能够达到进一步的均流效果即可,当然,数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增加流阻。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沿烟气流动方向,各滤袋分区412的滤袋的分布数量逐渐减小。可以结合图3理解,图3为烟气在图2中一个复合除尘分区41内流动的路径示意图。图3中复合除尘分区41为三角区,三角区位于最外侧的一条边缘位置布置电场分区411,电场分区411的多个阳极板可以沿该条边缘的长度方向并列排布,每个阳极板的板面平行于烟气流动方向,当然,每个阳极板沿该条边缘长度方向延伸,且垂直方向多层布置也可以,相邻阳极板之间设有放电极。三角形复合除尘区41的其余部分布置为滤袋分区412,则滤袋分区412也呈三角区,朝向三角区顶点的方向,滤袋的数量逐渐减少。如图3所示,在烟气进入滤袋分区412的前侧时,滤袋数量最多,对应于烟气过滤负荷最大,在滤袋分区412的后侧,滤袋数量最少,对应的烟气过滤负荷最少,这样平均下来,每个滤袋的过滤负荷相当,可以进一步减小滤袋破袋的风险,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滤袋的整体使用效率。此外,由于滤袋分区412是三角区设置,烟气除了正对流入滤袋分区412,部分烟气还会流动至三角区的两侧,如图3中弧形箭头所示,此时滤袋分区412两侧的第一分隔板42还存在导向作用,使得两侧的烟气能够向滤袋分区412内部流动,烟气从四周流向每个滤袋表面,气流分布更均匀,滤袋表面使用更充分,从而提高这一部分烟气的过滤效果和滤袋整体使用率,延长了滤袋使用寿命,也不会增加流阻。请继续参考图1、2,本实施例在复合除尘区4的上游进一步设置前级电场区2,前级电场区2可以实现初级过滤,可以先收集一部分粒径较大的粉尘,并对另一部分粒径较小的粉尘预先荷电,而且,前级电场区2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整流作用,有利于烟气的均匀流动。可知,设置两级电场区,可以避免粉尘迁移过程中丢失电荷,使滤袋表面粉尘层更加疏松,减小过滤阻力。图1中,前级电场区2的上游设有进口风箱1,烟气从进口风箱1进入前级电场区2,可以在进口风箱1和前级电场区2之间设置均流板(图中未示出),以提高均流效果。图1中,进口风箱1、前级电场区2、复合除尘区4由下向上分布,烟气从进口风箱1的侧面流入,烟气经前级电场区2除尘和荷电后,向上方流动进入复合除尘区4。可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壳体100,上述的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除尘区(4),所述复合除尘区(4)包括电场区和滤袋区,所述电场区包围所述滤袋区,烟气经所述电场区后流向所述滤袋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除尘区(4),所述复合除尘区(4)包括电场区和滤袋区,所述电场区包围所述滤袋区,烟气经所述电场区后流向所述滤袋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袋复合除尘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42),以将所述复合除尘区(4)沿周向均分为至少两个复合除尘分区(41),所述复合除尘分区(41)包括电场分区(411)和滤袋分区(4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沿烟气流动方向,各所述滤袋分区(412)的所述滤袋的分布数量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袋复合除尘器还包括净气室(5)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分隔板(52),所述第二分隔板(52)用于将所述净气室(5)分隔为至少两个净气分室(51),所述净气分室(51)与所述滤袋分区(412)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气分室(51)的顶部设有控制所述净气分室(51)开关的提升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袋复合除尘器还包括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包围所述电场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袋复合除尘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42),以将所述复合除尘区(4)沿周向均分为至少两个复合除尘分区(41),所述复合除尘分区(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传航陈奎续蔡芬赖碧伟娄彤郭燕芳尤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