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72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属于模切机模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基板和连接于基板上的切料模板,切料模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切刀孔,切料模板靠近切刀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形刀锋,环形刀锋围绕切刀孔设置,环形刀锋内侧面垂直于切料模板表面,环形刀锋外侧面由靠近切刀模板一侧向另一侧向环形刀锋内侧倾斜设置;基板靠近切刀孔位置处开设有通槽,通槽与切刀孔连通,且通槽打通基板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只需要上模即可完成裁切和吸废两种功能,有效减少调机时间,降低模具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切机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背光源生产线通常使用小孔套位模切机进行模切,小孔套位生产线,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可自动化完成,以高度自动化生产取代手工操作。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36659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顶针排废模板,包括下模板落料槽和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对应面设置有模具上板,所述模具上板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上模板通孔,且所述模具上板与下模板的对应面设置有模具刀线,所述模具上板与下模板的对应面还设置有顶针,所述模具刀线与顶针分别安装在模具上板相对的两边,通过制定一块下模板,并根据自身需求镂空一部分下模板区域,设计产品模具时只需在模具上安装顶针并配上一块底板即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QDC模具都还需要上模和下模,并且刀模只有裁切功能,调机时间过长,费用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只需要上模即可完成裁切和吸废两种功能,有效减少调机时间,降低模具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包括基板和连接于基板上的切料模板,切料模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切刀孔,切料模板靠近切刀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形刀锋,环形刀锋围绕切刀孔设置,环形刀锋内侧面垂直于切料模板表面,环形刀锋外侧面由靠近切刀模板一侧向另一侧向环形刀锋内侧倾斜设置;基板靠近切刀孔位置处开设有通槽,通槽与切刀孔连通,且通槽打通基板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用户将基板安装在模切机的驱动机构上,模切机带动吸废模具上下移动,通过环形刀锋对工件进行模切。环形刀锋在裁切工件时,将废料卡在环形刀锋中间,随着废料不断增加和吸废模具的上下运动,废料进入切刀孔内,再由切刀孔进入通槽,用户可以通过通槽清理废料,本申请只需要上模即可完成裁切和吸废两种功能,有效减少调机时间,降低模具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环形刀锋外侧面和内侧面的夹角呈40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40度能够保证环形刀锋在对工件进行模切的时候,能够将废料提到切刀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基板靠近通槽位置处开设有接口,接口与通槽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用户可以将吹气设备连接到接口处,通过吹气设备将通槽内的废料吹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切刀模板靠近环形刀锋位置处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对应每个环形刀锋位置处均开设有露出口,环形刀锋位于露出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缓冲垫能够在吸废模具进行模切时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缓冲垫的厚度等于环形刀锋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缓冲垫能够完全覆盖环形刀锋又不会因为太厚而导致在模切时缓冲垫难以被挤到露出环形刀锋,造成工件因受到额外挤压的力而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缓冲垫粘接于切刀模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缓冲垫可以进行更换,缓冲垫长时间使用后会因为弹性不足等原因影响正常使用效果,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切料模板螺栓连接于基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切料模板能够从基板上拆下,使得用户可以使用一个基板与不同的切料模板连接,节省制作基板的费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基板开设有多个下螺纹槽,切料模板靠近每个下螺纹槽位置处均开设有上螺纹槽,每组上螺纹槽和下螺纹槽内共同螺纹连接有沉头螺栓,切料模板对应每个上螺纹槽位置处开设有沉头槽,沉头螺栓的螺帽位于沉头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沉头螺栓能够完全没入沉头槽内,不会在切料模板表面露出任何部分,避免沉头螺栓对工件模切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切刀孔包括靠近环形刀锋的锥形部和靠近基板的圆形部,锥形部截面呈梯形且锥形部截面的直径由靠近环形刀锋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圆形部的截面呈长方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切刀孔的锥形部使废料在进入切刀孔后不容易堵塞切刀孔。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环形刀锋在裁切工件时,将废料卡在环形刀锋中间,随着废料不断增加和吸废模具的上下运动,废料进入切刀孔内,再由切刀孔进入通槽,用可以通过通槽清理废料,本申请只需要上模即可完成裁切和吸废两种功能,有效减少调机时间,降低模具成本;2.40度能够保证环形刀锋在对工件进行模切的时候,能够将废料提到切刀孔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吸废模具的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中突出通槽和接口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中突出环形刀锋外侧壁和内侧壁夹角角度的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沉头螺栓的剖视图。图中,1、基板;11、通槽;12、接口;13、下螺纹槽;2、切料模板;21、切刀孔;211、锥形部;212、圆形部;22、环形刀锋;23、上螺纹槽;24、沉头螺栓;3、缓冲垫;31、露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板1和螺栓连接于基板1上的切料模板2。切料模板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切刀孔21,切料模板2靠近切刀孔21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形刀锋22,环形刀锋22围绕切刀孔21设置。用户将基板1安装在模切机的驱动机构上,模切机带动吸废模具上下移动,通过环形刀锋22对工件进行模切。如图3和图4所示,环形刀锋22内侧面垂直于切料模板2表面,环形刀锋22外侧面由靠近切刀模板一侧向另一侧向环形刀锋22内侧倾斜设置。基板1靠近切刀孔21位置处开设有通槽11,通槽11与切刀孔21连通,且通槽11打通基板1一端。环形刀锋22在裁切工件时,将废料卡在环形刀锋22中间,随着废料不断增加和吸废模具的上下运动,废料进入切刀孔21内,再由切刀孔21进入通槽11。切刀孔21包括靠近环形刀锋22的锥形部211和靠近基板1的圆形部212。锥形部211截面呈梯形且锥形部211截面的直径由靠近环形刀锋22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圆形部212的截面呈长方形,圆形部212的直径等于锥形部211的最大直径。切刀孔21的锥形部211使废料在进入切刀孔21后不容易堵塞切刀孔21。如图5所示,环形刀锋22外侧面和内侧面的夹角为α,α为40度。40度能够保证环形刀锋22在对工件进行模切的时候,能够将废料提到切刀孔21内。回看图3和图4,基板1靠近通槽11位置处开设有接口12,接口12与通槽11连通。用户可以将吹气设备连接到接口12处,通过吹气设备将通槽11内的废料吹出。进一步减少用户工作量,清理废料更加方便。如图3和图4所示,切刀模板靠近环形刀锋22位置处粘接有缓冲垫3,缓冲垫3对应每个环形刀锋22位置处均开设有露出口31,环形刀锋22位于露出口31内。缓冲垫3的厚度等于环形刀锋22的高度。缓冲垫3能够在吸废模具进行模切时起到缓冲作用。缓冲垫3长时间使用后会因为弹性不足等原因影响正常使用效果,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连接于基板(1)上的切料模板(2),切料模板(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切刀孔(21),切刀模板靠近切刀孔(21)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形刀锋(22),环形刀锋(22)围绕切刀孔(21)设置,环形刀锋(22)内侧面垂直于切料模板(2)表面,环形刀锋(22)外侧面由靠近切料模板(2)一侧向另一侧向环形刀锋(22)内侧倾斜设置;/n基板(1)靠近切刀孔(21)位置处开设有通槽(11),通槽(11)与切刀孔(21)连通,且通槽(11)打通基板(1)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和连接于基板(1)上的切料模板(2),切料模板(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切刀孔(21),切刀模板靠近切刀孔(21)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环形刀锋(22),环形刀锋(22)围绕切刀孔(21)设置,环形刀锋(22)内侧面垂直于切料模板(2)表面,环形刀锋(22)外侧面由靠近切料模板(2)一侧向另一侧向环形刀锋(22)内侧倾斜设置;
基板(1)靠近切刀孔(21)位置处开设有通槽(11),通槽(11)与切刀孔(21)连通,且通槽(11)打通基板(1)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其特征在于:环形刀锋(22)外侧面和内侧面的夹角呈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其特征在于:基板(1)靠近通槽(11)位置处开设有接口(12),接口(12)与通槽(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吸废模具,其特征在于:切刀模板靠近环形刀锋(22)位置处连接有缓冲垫(3),缓冲垫(3)对应每个环形刀锋(22)位置处均开设有露出口(31),环形刀锋(22)位于露出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光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隆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