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式排水管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排水管件,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预埋式排水管件。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预埋排水管件时,为了便于下方排水管道的密封连接,排水管件下方接口均需露出地面结构楼板,由此预埋前需在支撑地面楼板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开孔洞,把产品的下接口伸入孔洞下方,固定好产品后,再浇筑混凝土,由此需破坏模板结构,使模板无法应用于无需地面孔洞的场所,且增加工作量;而市场上的无需模板开孔洞的法兰预埋安装模式的产品,均需在产品中预埋连接螺纹,螺纹容易因生锈而无法连接密封下方的法兰压盖,而当螺纹生锈后无法拆除、更换下方连接的排水管道,由此不仅安装效率降低,且检修、更换排水立管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在建筑中使用,能将产品预埋在建筑结构楼板中,支撑建筑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的模板无需开孔,且预埋后能快速安装、拆除、更换排水立管,使维护、检修排水立管变的非常容易的一种预埋式排水管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埋式排水管件由上接口、下接口构成。下接口为第一法兰承口,第一法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式排水管件,由上接口(1)、下接口(2)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接口(2)为第一法兰承口(24),第一法兰承口(24)下端的外壁上有平面向外开的第一螺栓连接孔(21),至少有一对第一螺栓连接孔(21)的水平开口朝向相反,至少有3个第一螺栓连接孔(21)的平面开口竖向为开口宽度不同的两层结构,竖向的第一底层(211)宽度小于第一上层(212)宽度;第一法兰承口(24)内有橡胶密封圈(3),橡胶密封圈(3)下端有第一法兰压盖(4),第一法兰压盖(4)上有螺栓套孔(41),有螺栓(5)连接第一螺栓连接孔(21)和螺栓套孔(41),螺栓(5)的固定头(51)长度大于宽度,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式排水管件,由上接口(1)、下接口(2)构成;其特征在于:下接口(2)为第一法兰承口(24),第一法兰承口(24)下端的外壁上有平面向外开的第一螺栓连接孔(21),至少有一对第一螺栓连接孔(21)的水平开口朝向相反,至少有3个第一螺栓连接孔(21)的平面开口竖向为开口宽度不同的两层结构,竖向的第一底层(211)宽度小于第一上层(212)宽度;第一法兰承口(24)内有橡胶密封圈(3),橡胶密封圈(3)下端有第一法兰压盖(4),第一法兰压盖(4)上有螺栓套孔(41),有螺栓(5)连接第一螺栓连接孔(21)和螺栓套孔(41),螺栓(5)的固定头(51)长度大于宽度,且在第一上层(212)内,螺栓(5)的螺母(52)在第一法兰压盖(4)上的螺栓套孔(41)的下壁上,上接口(1)的下方、下接口(2)的上方内壁上有向内壁凸出的承重台(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预埋式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法兰压盖(4)的上端有向上凸出的校正头(42);校正头(42)的外壁小于第一法兰承口(24)的内壁,校正头(42)的顶部短于第一法兰承口(24)顶部的承重台(6)的底部高于橡胶密封圈(3)的厚度,橡胶密封圈(3)套在校正头(42)的外壁上;第一法兰压盖(4)的下端有快接承口(7),快接承口(7)的外壁上有凸出外壁的第二螺栓连接孔(22),第一法兰压盖(4)上的螺栓套孔(41)的下壁面a距离第二螺栓连接孔(22)上壁面b的距离大于25mm,快接承口(7)的内壁大于校正头(42)的外壁,快接承口(7)深度大于40mm,且深度超过两个橡胶密封圈(3)的高度;快接承口(7)的下端有第二法兰压盖(8),第二法兰压盖(8)上有螺栓套孔(41),第二法兰压盖(8)的上方、第二螺栓连接孔(22)下方有橡胶密封圈(3),螺栓(5)连接第二螺栓连接孔(22)与第二法兰压盖(8),螺栓(5)的固定头(51)长度大于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式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法兰承口(24)的承口深度大于40mm,深度超过两个橡胶密封圈(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式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上接口(1)为第二法兰承口(25),承口内有橡胶密封圈(3),承口外壁上有3个第三螺栓连接孔(23),第三螺栓连接孔(23)的水平开口均向外,有一对第三螺栓连接孔(23)的水平开口朝向相反,第三螺栓连接孔(23)的平面开口的竖向为宽度不同的两层结构,竖向的第二底层(231)宽度大于第二上层(232)宽度,第三螺栓连接孔(23)的底部有封闭板(15),橡胶密封圈(3)的上方有第三法兰压盖(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强,邱寿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群之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