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用复合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3611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草莓用复合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水果病害防治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草莓用复合菌,包括细菌、真菌和载体;其中细菌、真菌和载体的质量比为35~60:3~4:30~50。所述细菌包括井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其质量比为60~100:4~8:4~6:4~6:2~3。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生物菌群中细菌和真菌协同作用,抢占致病菌的空间及养分,大量繁殖,使白粉病原菌菌丝畸形,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而且微生物分泌生理活性物质,促进植株生长,降低了化肥使用量,降低种植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草莓用复合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果病害防治
,尤其是涉及一种草莓用复合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草莓叶片和果实。果实感病后,果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失去光泽并硬化,严重影响品质,造成减产、减收。现有的草莓白粉病防治方法主要依赖药物防治,或者喷施植物提取液、氨基酸,硫磺熏蒸等。现有的防治方法主要存在下列缺陷:1、土壤及果实中药物残留严重,苗根损伤严重;2、肥料利用率低,土壤板结严重;3、产量低、商品率低、品质差。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草莓用复合菌,以缓解现有草莓白粉病防治技术中存在的土壤及果实中药物残留严重,苗根损伤严重;肥料利用率低,土壤板结严重;产量低、商品率低、品质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草莓用复合菌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条件温和、不伤害微生物,保证了复合菌中微生物的活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草莓用复合菌在草莓种植中的应用,提高草莓商品率、果实品质和产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草莓用复合菌,包括细菌、真菌和载体;其中细菌、真菌和载体的质量比为35~60:3~4:30~50;其中,所述细菌包括井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进一步地,所述细菌中井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60~100:4~8:4~6:4~6:2~3。进一步地,所述真菌包括寡雄腐霉菌。进一步地,所述载体包括黄腐酸钾;优选地,所述黄腐酸钾为矿源黄腐酸钾。进一步地,所述井岗·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5%井冈霉素·200-1000亿/g。进一步地,所述侧孢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200-1000亿/g;优选地,所述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80-200亿/g;优选地,所述沼泽红假单孢菌的有效活菌数为80-200亿/g;优选地,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80-200亿/g。进一步地,所述寡雄腐霉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00-200亿/g。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草莓用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将所述的细菌、所述的真菌和所述的载体混合均匀,得到草莓用复合菌。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草莓用复合菌在草莓种植中的应用。进一步地,通过沟施和喷施的方法进行施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草莓用复合菌,通过微生物中细菌和真菌协同作用,抢占致病菌的空间及养分,大量繁殖,使白粉病原菌菌丝畸形,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而且微生物分泌生长素、维生素、氨基酸等生理活性物质,促进植株生长,降低了化肥使用量,提升肥效,降低种植成本。该复合菌促使土壤中有益菌繁殖,平衡土壤酸碱,打破土壤板结,提高草莓产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草莓用复合菌的制备方法操作条件温和,保证了菌种的活性和产品的有效性,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草莓用复合菌的应用,提高了草莓果实品质、商品率高、产量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白粉病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内都有可能发生。目前针对草莓白粉病主要通过无机化学药物为主,微生物菌剂单品辅助,借以各微量元素、肥料(叶面肥或者有机肥)等培根壮苗来防治草莓白粉病。微生物菌剂防治白粉病,目前涉及单菌系列比较多,复合菌用于防治白粉病较少。微生物菌剂防治白粉病涉及微生物菌剂的制备、菌剂使用方法、白粉病防效田间试验这几个步骤。通过从生态环境中精心提取、筛选、驯化、选育出各优势菌种,通过液体和固体深层发酵后扩大培养进行商品化,各单菌进行不同成分配比,通过田间作物试验进行验证配方,优选出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以下详述该配方和对白粉病防效以及增产等作用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草莓用复合菌,包括细菌、真菌和载体;其中细菌、真菌和载体的质量比为35~60:3~4:30~50;其中,所述细菌包括井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本专利技术以缓解现有草莓白粉病防治技术中存在的土壤及果实中药物残留严重,苗根损伤严重;肥料利用率低,土壤板结严重;产量低、商品率低、品质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草莓用复合菌,使用对环境无害的微生物,解决了土壤和果实药物残留严重的问题,缓解了农药对苗根的损伤。通过微生物中细菌和真菌协同作用,抢占致病菌的空间及养分,大量繁殖,使白粉病原菌菌丝畸形,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而且微生物分泌生长素、维生素、氨基酸等生理活性物质,促进植株生长,降低了化肥使用量,提升肥效,降低种植成本。该复合菌促使土壤中有益菌繁殖,平衡土壤酸碱,打破土壤板结,提高草莓产量。井冈霉素是一种微生物分泌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易被草莓白粉病致病菌菌体细胞吸收并在其内迅速传导,干扰和抑制致病菌细胞生长和发育,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该菌体在土壤中分泌伊枯草菌素、杆菌素、丰原素、表面活性素等抗菌物质,抑制白粉病致病菌生长,并使菌丝发生断裂、解体并溶解致病菌细胞壁,使其发生穿孔,畸形等现象,使致病菌失去扩展、侵入的能力。侧孢芽孢杆菌定植在草莓根部,抑制白粉病致病菌繁殖,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并能活化土壤养分(固氮、解磷、解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利用草莓叶面上的营养和水分进行繁殖,其代谢产生的抗真菌活性脂肽化合物对草莓真菌类病害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代谢产生氨肽酶类物质,同时作为植物根际促生菌促进植物生长。沼泽红假单孢菌分泌物中含有多种杀菌活性物质,通过竞争性抑制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且其分泌物能诱导草莓植株的抗病能力。蜡样芽孢杆菌能通过体内的SOD酶,提高作物对病菌和逆境危害引发体内产生氧的清除能力,调节作物细胞微生物环境,维护细胞正常的生理正常代谢和生化环境,提高作物抗逆性,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细菌、真菌和载体的质量比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为35:3:50、35:3:30、45:4:30、45:4:50、45:4:40、20:1:10、30:2:25或15:1:10。进一步地,所述细菌中井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60~100:4~8:4~6:4~6: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井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质量比典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用复合菌,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菌、真菌和载体;其中细菌、真菌和载体的质量比为35~60:3~4:30~50;/n其中,所述细菌包括井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用复合菌,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菌、真菌和载体;其中细菌、真菌和载体的质量比为35~60:3~4:30~50;
其中,所述细菌包括井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用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中井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孢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60~100:4~8:4~6:4~6: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用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包括寡雄腐霉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用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黄腐酸钾;
优选地,所述黄腐酸钾为矿源黄腐酸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用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岗·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为1~5%井冈霉素·200-1000亿/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国宝朱丽娜孙宁宁高璇璇陈晓宇崔红健王渝鹭曹忠洋张永钦朱飞帆段波刘芦鹏卢佳琦邹瑞瑞李佳谢莹娟席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