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丝机专用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85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0
一种套丝机专用变速箱涉及变速箱。包括箱体、传动机构,所述箱体一头较大、一头较小,较小的那头开有用于插入电机转轴的输入轴伸入孔,较大的那头开有用于伸出输出轴的输出轴伸出孔;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机构至少有两个,各传动机构依次前后交错排布,前后相邻的两个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至少有一组是相互咬合的;各传动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位于最前方的传动轴的传动齿轮与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齿轮相互咬合,以位于最后的传动轴作为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部分从所述输出轴伸出孔伸出。本专利在布设相同的传动机构的情况下,对箱体的容积要求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丝机专用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机电领域,具体涉及变速箱。
技术介绍
变速器是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的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目前,变速器根据输出的传动比的不同分为固定输出型和变档输出型。不管是那种变速箱,都存在变速箱结构不合理,在套丝机上使用时,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套丝机的小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丝机专用变速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套丝机专用变速箱,包括箱体、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一头较大、一头较小,较小的那头开有用于插入电机转轴的输入轴伸入孔,较大的那头开有用于伸出输出轴的输出轴伸出孔;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机构至少有两个,各传动机构依次前后交错排布,前后相邻的两个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至少有一组是相互咬合的;各传动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位于最前方的传动轴的传动齿轮与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齿轮相互咬合,以位于最后的传动轴作为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部分从所述输出轴伸出孔伸出。首先,本专利利用传动轴的交错,优化了传动机构位置,从而在相同容积的情况下,可以布设更多的传动机构,或者在布设相同的传动机构的情况下,对箱体的容积要求更小,所以本专利在套丝机上使用时,占地面积较小。其次,本专利优化了箱体的结构,通过采用一头大、一头小的结构,使小头端的重量小于大头端,然后将输入轴伸入孔选择了小头端,从而限定电机转轴位于小头端,进而限定电机固定在小头端,一方面,在电机与变速箱连接时,重量较轻的小头端更方便移位,从而使电机与变速箱的连接更省力,另一方面,固定电机后,大头端的重量可以有效平衡电机的重量,从而使电机和变速箱形成的整体在运行时更稳定,进而允许本专利在较小的套丝机支架上使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有三个,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为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套设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还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套设有至少两个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二传动齿轮相咬合,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比不相同;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上套设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咬合,所述第三传动轴为输出轴;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中线的连线与过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中心的连线不在同一条线上。使用时,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带动与其咬合的那个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与其咬合的那个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带动其上的未与第一从动齿轮咬合的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与第三传动齿轮咬合的那个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三传动齿轮转动,第三传动齿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本专利增加了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的数量,从而在同一个传动机构内就可以实现一次转速的变化,进而对转速的调整精度更高。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在上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传动齿轮有两个,分别为套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上部的第四传动齿轮和套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轴下部的第五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五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分别与一个第二传动齿轮相咬合,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五传动齿轮的传动比不同;套丝机专用变速箱,还包括所述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包括驱动杆、结合子,所述结合子呈圆筒状,所述结合子的中部开有开口朝外的环形凹槽,所述结合子套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结合子位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五传动齿轮之间,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另一端通过开在箱体上的驱动杆伸出孔伸出至箱体外;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使得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所述结合子和所述第三传动轴之间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使得所述结合子即可以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又可以沿转轴上下滑动;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结合子上下滑动并选择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中的一个连接。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变档的最小变速箱的结构,使用时,通过驱动杆驱动结合子沿着转轴上下滑动,当结合子与第四传动齿轮连接时,第四传动齿轮带动结合子转动,结合子带动转轴转动,当结合子与第五传动齿轮连接时,第五传动齿轮带动结合子转动,结合子带动转轴转动。本专利优化了结合子的结构,通过在其上环形凹槽,为驱动杆提供了空间,驱动杆的运行不影响结合子的转动,因此允许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连接齿轮的更换,进而实现输出转速的改变。优选,第四传动齿轮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一缺口;所述结合子的上端面上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上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二缺口;相邻的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凸起部分可插入所述第二缺口内;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一卡接件;第五传动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的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三缺口;所述结合子的下端面上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下的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四缺口;相邻的两个第三缺口之间的凸起部分可插入所述第四缺口内;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条形凸起和与条形凸起配套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凸起固定在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外侧壁或所述结合子的内侧壁中的任意一个上,所述条形凹槽开在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外侧壁或所述结合子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所述条形凸起和所述条形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传动轴的轴向相同。优选,所述箱体由开口朝上的槽和用于密封槽口的端盖构成,所述输入轴伸入孔开在所述槽的槽底上,所述输出轴伸出孔开在所述端盖上,所述驱动杆伸出孔开在所述槽的侧壁上且靠近所述输出轴伸出孔的一端。该方便使电机和输出轴分别位于箱体的两侧,有利于两侧力的平衡,减少套丝机在使用过程中的晃动,更关键的是保证了输出轴处的面积,可避免电机对输出轴一侧空间的占用,使套线操作更方便。进一步优选,所述驱动杆包括至少包绕所述环形凹槽的二分之一的弧形体、一端与弧形体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杆,所述驱动杆还包括呈块状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杆未与弧形体连接的另一端伸入其中一个通孔内,并与该通孔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伸入剩下的另一个通孔内,并与该通孔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套丝机专用变速箱,包括箱体、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一头较大、一头较小,较小的那头开有用于插入电机转轴的输入轴伸入孔,较大的那头开有用于伸出输出轴的输出轴伸出孔;/n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机构至少有两个,各传动机构依次前后交错排布,前后相邻的两个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至少有一组是相互咬合的;/n各传动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位于最前方的传动轴的传动齿轮与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齿轮相互咬合,以位于最后的传动轴作为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部分从所述输出轴伸出孔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套丝机专用变速箱,包括箱体、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一头较大、一头较小,较小的那头开有用于插入电机转轴的输入轴伸入孔,较大的那头开有用于伸出输出轴的输出轴伸出孔;
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机构至少有两个,各传动机构依次前后交错排布,前后相邻的两个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至少有一组是相互咬合的;
各传动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位于最前方的传动轴的传动齿轮与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齿轮相互咬合,以位于最后的传动轴作为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部分从所述输出轴伸出孔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丝机专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有三个,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为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套设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还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套设有至少两个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二传动齿轮相咬合,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比不相同;
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上套设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咬合,所述第三传动轴为输出轴;
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中线的连线与过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三传动轴中心的连线不在同一条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丝机专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有两个,分别为套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上部的第四传动齿轮和套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轴下部的第五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五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分别与一个第二传动齿轮相咬合,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五传动齿轮的传动比不同;
还包括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包括驱动杆、结合子,所述结合子呈圆筒状,所述结合子的中部开有开口朝外的环形凹槽,所述结合子套设在所述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结合子位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五传动齿轮之间,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另一端通过开在箱体上的驱动杆伸出孔伸出至箱体外;
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使得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
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五传动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
所述结合子和所述第三传动轴之间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使得所述结合子即可以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又可以沿转轴上下滑动;
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结合子上下滑动并选择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中的一个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丝机专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第四传动齿轮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一缺口;
所述结合子的上端面上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上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二缺口;
相邻的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凸起部分可插入所述第二缺口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志春楼佳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临安恒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