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69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3
一种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涉及变速箱。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包括转轴,拔叉机构;拔叉机构包括驱动杆、结合子,结合子的中部开有环形凹槽,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转轴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结合子、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一卡接件,第二齿轮和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二卡接件,结合子和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限位件,驱动杆驱动结合子上下滑动并选择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个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不同。本专利优化了结合子的结构,通过在其上环形凹槽,未驱动杆提供了空间,驱动杆的运行不影响结合子的转动,因此允许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连接齿轮的更换,进而实现输出转速的改变。输出转速的改变。输出转速的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电领域,具体涉及变速箱。

技术介绍

[0002]变速器是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的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又称变速箱。目前,变速器根据输出的传动比的不同分为固定输出型和变档输出型。变档输出型的变速器内设有换挡机构,能够输出至少两种传动比,但目前的换挡机构结构复杂,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拔叉机构;
[0006]所述拔叉机构包括驱动杆、结合子,所述结合子呈圆筒状,所述结合子的中部开有开口朝外的环形凹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0007]所述转轴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结合子、第二齿轮;
[0008]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
[0009]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二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
[0010]所述结合子和所述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使得所述结合子即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又可以沿转轴上下滑动;
[0011]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结合子上下滑动并选择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不同。
[0012]本专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通过驱动杆驱动结合子沿着转轴上下滑动,当结合子与第一齿轮连接时,第一齿轮带动结合子转动,结合子带动转轴转动,当结合子与第二齿轮连接时,第二齿轮带动结合子转动,结合子带动转轴转动。本专利优化了结合子的结构,通过在其上环形凹槽,未驱动杆提供了空间,驱动杆的运行不影响结合子的转动,因此允许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连接齿轮的更换,进而实现输出转速的改变。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齿轮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一缺口;
[0014]所述结合子的上端面上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上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二缺口;
[0015]相邻的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凸起部分可插入所述第二缺口内;
[0016]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一卡接件;
[0017]第二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的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
有第三缺口;
[0018]所述结合子的下端面上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下的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四缺口;
[0019]相邻的两个第三缺口之间的凸起部分可插入所述第四缺口内;
[0020]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二卡接件。
[0021]上下对应配置的环形凸起可有效增加结合子的强度,同时保证结合子的重量,有利于减少转轴转动阻力。
[0022]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齿轮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一缺口;
[0023]所述结合子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内径,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外侧上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外的第一子凸起,所述第一子凸起可插入所述第一缺口内;
[0024]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一子凸起构成所述第一卡接件;
[0025]第二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的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三缺口;
[0026]所述结合子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的内径,所述第四环形凸起的外侧上与所述第三缺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外的第二子凸起,所述第二子凸起可插入所述第三缺口内;
[0027]所述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子凸起构成所述第二卡接件。
[0028]结合子上的环形凸起起到限位的作用,可引导结合子的子凸起快速插入齿轮上的缺口内,同时可降低子凸起和缺口在插接过程中的对位难度。
[0029]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齿轮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一缺口,相连的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一立柱;
[0030]所述结合子的上端面上与所述第一立柱对应的位置处开有可插入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凹槽;
[0031]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凹槽构成所述第一卡接件;
[0032]所述第二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的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三缺口,相连的两个第三缺口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二立柱;
[0033]所述结合子的下端面上与所述第二立柱对应的位置处开有可插入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二凹槽;
[0034]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二凹槽构成所述第二卡接件。
[0035]该结构直接在结合子上开槽,有效利用了结合子自身的厚度,使得部件整体质量更轻,可进一步降低转轴的转动能耗。
[0036]优选,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条形凸起和与条形凸起配套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凸起固定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或所述结合子的内侧壁中的任意一个上,所述条形凹槽开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或所述结合子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
[0037]所述条形凸起和所述条形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的轴向相同。
[0038]优选,所述结合子所在处的转轴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所在处的半径,也大于所述第二齿轮所在处的半径。
[0039]优选,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可绕所述环形凹槽转动的弧形体,所述弧形体至少包绕所述环形凹槽的二分之一,所述弧形体的中部连接所述驱动杆;
[0040]或者,所述环形凹槽有两道,两道环形凹槽上下排布,所述驱动杆的末端分叉,形成两个子连接端,两个子连接端分别插入两个环形凹槽内。
[0041]该方案可有效增加驱动杆与结合子的接触面积,改善驱动效果,使结合子的上下滑动更省力、更顺畅。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的断面图;
[0043]图2为第一齿轮的一种结构的仰视图;
[0044]图3为结合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5]图4为第二齿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6]图5为转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7]图6为转轴的另一种结构的断面图;
[0048]图7为结合子的一种结构的断面图;
[0049]图8为结合子的另一种结构的断面图;
[0050]图9为驱动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包括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拔叉机构;拔叉机构包括驱动杆、结合子,所述结合子呈圆筒状,所述结合子的中部开有开口朝外的环形凹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转轴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结合子、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结合子之间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使得所述第二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结合子转动;所述结合子和所述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使得所述结合子即可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又可以沿转轴上下滑动;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结合子上下滑动并选择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拨叉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接件的结构:第一齿轮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一缺口;所述结合子的上端面上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上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二缺口;相邻的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凸起部分可插入所述第二缺口内;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一卡接件;或者,第一卡接件的结构:第一齿轮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一缺口;所述结合子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内径,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外侧上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外的第一子凸起,所述第一子凸起可插入所述第一缺口内;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一子凸起构成所述第一卡接件;或者,第一卡接件的结构:第一齿轮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一缺口,相连的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部分形成第一立柱;所述结合子的上端面上与所述第一立柱对应的位置处开有可插入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凹槽构成所述第一卡接件;第二卡接件的结构:第二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的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三缺口;所述结合子的下端面上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下的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四缺口;相邻的两个第三缺口之间的凸起部分可插入所述第四缺口内;所述第三环形凸起和所述第四环形凸起构成所述第二卡接件;或者,第二卡接件的结构:第二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上的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三环形凸起上等间距的开有第三缺口;所述结合子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的第四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环形凸起的内径,所述第四环形凸起的外侧上与所述第三缺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向外的第二子凸起,所述第二子凸起可插入所述第三缺口内;所述第三环形凸起、所述第四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子凸起构成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志春楼佳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临安恒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