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学龙专利>正文

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8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大基坑和小基坑,所述支护钢网层与围护桩、加固钢梁、混凝土顶板以及混凝土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抵固柱,所述抵固板抵紧贴合在支护钢网层上。该装置通过支护钢网层和抵固板便于对基坑上松动的岩土进行有效的挡护,通过滑板、固定槽和第一钢弹簧,便于抵固柱带动抵固板抵紧压实在支护钢网层上,护坡作用力强,有利于避免了基坑周围岩土的松动现象,通过硅橡胶座、支撑钢圈和第二钢弹簧,使得抵固板便于对支护钢网层进行更有力的缓震支撑,有利于延长支护钢网层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增强对基坑周围岩土的防松动效果,增强了支护结构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繁华或规划的核心地块不可避免出现多条线网平面、立面交叉、叠合等,由此也产生了许多异型明挖基坑。异型基坑受力复杂,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如支护设置不当,施工困难、效率低下,甚至会导致变形过大、倾覆、倒塌等工程事故。针对异型基坑,目前采取的支护体系多以围护桩(墙)+内支撑单一体系为主,对于土岩复合地层的异型基坑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简单、经济、快速施工的支护结构十分必要。为此,公开号为CN207452911U公开了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地下主体结构的基坑,多条线路的主体结构在基坑内上下或者左右位置错开布置;基坑包括上部的大基坑和下部的小基坑;大基坑两侧设置围护墙,围护墙顶部设置有冠梁;小基坑一侧设置有围护墙,与大基坑该侧为同一围护墙,另一侧设置有型钢喷锚组合挡护;小基坑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板撑;基坑内竖向分层设置有混凝土支撑或者钢支撑。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空间良好,减少了硬岩地层坑中坑围护矮墙(桩)偏孔、围护侵线的问题,可以起到挡土挡水作用;上部主体结构与围护墙之间设置有板撑,起到很好的受力转换作用,能够保证基坑安全。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不便于对围护墙、型钢立柱、混凝土支撑以及钢支撑之间空置区域的基坑表面进行加固和围护,即此区域的挡护效果差,容易出现岩土的松动滑落,极大的影响支护结构的牢度,影响其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大基坑和小基坑,所述大基坑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围护桩,所述围护桩的顶部之间通过冠梁固定连接有钢梁撑,所述围护桩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钢撑,所述围护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固定板撑,所述小基坑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顶板撑,所述小基坑的底部和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底板撑,所述混凝土固定板撑的一端与侧部的混凝土底板撑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固定板撑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型钢立柱,所述型钢立柱固定在大基坑的中部,所述大基坑和小基坑的表面均设有支护钢网层,所述支护钢网层与围护桩、加固钢梁、混凝土顶板以及混凝土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型钢立柱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抵固柱,所述抵固柱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固板,所述抵固板抵紧贴合在支护钢网层上。优选的,所述支柱和加固钢撑之间相交错设置,所述支柱的内部设有与抵固柱相匹配连接的固定槽,所述抵固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和固定槽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钢弹簧,所述滑板的两端均滑接贯穿至支柱的两侧上,所述支柱的侧壁上设有与滑板相匹配连接的限位槽。此项设置当抵固柱进行弹性伸缩时,此时抵固柱沿着固定槽进行滑动并带动滑板对第一钢弹簧进行弹性挤压,通过限位槽对滑板的滑移距离进行限位,从而有效提高了抵固柱与支柱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便于带动抵固柱对抵固板进行稳固的弹性支撑,继而便于抵固板紧固的抵紧压实在支护钢网层上,护坡作用力强,有利于避免基坑周围岩土松动现象。优选的,所述支柱和抵固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硅橡胶座,所述硅橡胶座的内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固定连接有支撑钢圈,所述支撑钢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钢弹簧。此项设置有效增强了支柱和抵固板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固性,通过支撑钢圈和第二钢弹簧有效增强了硅橡胶座的结构强度和弹性作用力,从而便于增强对抵固板和支护钢网层之间的紧固作用力,同时使得抵固板便于对支护钢网层进行更有力的缓震支撑,有利于延长支护钢网层的使用寿命,进而便于进一步增强护坡作用力强,进一步增强了对基坑周围岩土的防松动效果。优选的,所述硅橡胶座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抵固柱相匹配滑动连接。此项设置有效提高了抵固柱与硅橡胶座之间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抵固板的内侧上固定连接有碳纤维耐磨层。此项设置有利于增强抵固板的耐磨性能,使其坚固耐用,防护效果好。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底板撑和围护桩之间固定连接有支固钢撑,所述支固钢撑呈十字型结构设置,所述支固钢撑的表面与支护钢网层相贴合。此项设置便于对小基坑的支护钢网层进行压实定位,有利于增强支护钢网层的结构强度,继而增强其护坡作用效果,以此保证小基坑周围岩土的防松动作用力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通过钢梁撑、加固钢撑、支护钢网层、型钢立柱、混凝土固定板撑、混凝土顶板撑、混凝土底板撑、支固钢撑和支护钢网层的配合作用,有效增强了大基坑和小基坑的结构强度和牢度,使得支护结构坚固耐用,安全防护效率高,并且,通过支护钢网层和抵固板便于对基坑上松动的岩土进行有效的挡护和压实,且通过滑板、固定槽和第一钢弹簧的配合作用,便于抵固柱带动抵固板抵紧压实在支护钢网层上,护坡作用力强,有利于避免了基坑周围岩土的松动现象,同时,通过硅橡胶座、安装槽、支撑钢圈和第二钢弹簧的配合作用,便于增强对抵固板和支护钢网层之间的紧固作用力,其使得抵固板便于对支护钢网层进行更有力的缓震支撑,有利于延长支护钢网层的使用寿命,进而便于进一步增强护坡作用力强,进一步增强了对基坑周围岩土的防松动效果,大大增强了支护结构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型钢立柱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型钢立柱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基坑;2、小基坑;201、混凝土顶板撑;202、混凝土底板撑;203、支固钢撑;3、围护桩;301、钢梁撑;302、冠梁;303、加固钢撑;4、支护钢网层;5、型钢立柱;501、支柱;502、固定槽;503、限位槽;504、抵固柱;505、滑板;506、第一钢弹簧;6、硅橡胶座;601、导向孔;602、安装槽;603、支撑钢圈;604、第二钢弹簧;7、抵固板;701、碳纤维耐磨层;8、混凝土固定板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大基坑1和小基坑2,所述大基坑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围护桩3,所述围护桩3的顶部之间通过冠梁302固定连接有钢梁撑301,所述围护桩3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钢撑303,所述围护桩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固定板撑8,所述小基坑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顶板撑201,所述小基坑2的底部和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底板撑202,所述混凝土固定板撑8的一端与侧部的混凝土底板撑202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固定板撑8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型钢立柱5,所述型钢立柱5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大基坑(1)和小基坑(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基坑(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围护桩(3),所述围护桩(3)的顶部之间通过冠梁(302)固定连接有钢梁撑(301),所述围护桩(3)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钢撑(303),所述围护桩(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固定板撑(8),所述小基坑(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顶板撑(201),所述小基坑(2)的底部和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底板撑(202),所述混凝土固定板撑(8)的一端与侧部的混凝土底板撑(202)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固定板撑(8)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型钢立柱(5),所述型钢立柱(5)固定在大基坑(1)的中部,所述大基坑(1)和小基坑(2)的表面均设有支护钢网层(4),所述支护钢网层(4)与围护桩(3)、加固钢梁、混凝土顶板以及混凝土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型钢立柱(5)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柱(501),所述支柱(501)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抵固柱(504),所述抵固柱(5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固板(7),所述抵固板(7)抵紧贴合在支护钢网层(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大基坑(1)和小基坑(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基坑(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围护桩(3),所述围护桩(3)的顶部之间通过冠梁(302)固定连接有钢梁撑(301),所述围护桩(3)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钢撑(303),所述围护桩(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固定板撑(8),所述小基坑(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顶板撑(201),所述小基坑(2)的底部和侧壁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底板撑(202),所述混凝土固定板撑(8)的一端与侧部的混凝土底板撑(202)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固定板撑(8)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型钢立柱(5),所述型钢立柱(5)固定在大基坑(1)的中部,所述大基坑(1)和小基坑(2)的表面均设有支护钢网层(4),所述支护钢网层(4)与围护桩(3)、加固钢梁、混凝土顶板以及混凝土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型钢立柱(5)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柱(501),所述支柱(501)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抵固柱(504),所述抵固柱(50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抵固板(7),所述抵固板(7)抵紧贴合在支护钢网层(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01)和加固钢撑(303)之间相交错设置,所述支柱(501)的内部设有与抵固柱(504)相匹配连接的固定槽(502),所述抵固柱(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龙陈兴容
申请(专利权)人:李学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