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操专利>正文

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58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侧与第一侧板底部转动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滑动连接,第二侧板右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顶端转动连接,两组支撑杆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三转轴中部固定连接,第三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三转轴座前后两端转动连接。该基坑支护加固装置,通过底板、固定柱和第一转轴的配合,以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座和第一侧板的配合,使底板和第一侧板为转动关系,进而使该加固装置在基坑不标准的情况下也能最大程度与基坑贴合,通过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配合,以及第二侧板、第三固定块和气缸的配合,使该加固装置具备自动提升支护范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坑施工
,具体为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地下室的建设的步伐也在日趋加快,基坑支护成为地下结构基坑开挖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基坑施工中广泛采用支护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以防止基坑周边环境变形和基坑垮塌,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安全。在一些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或者因项目需要,需要将即将施工完成的基坑加深,此时,原基坑支护结构已经成型,无法变更,加深后的基坑支护结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变弱。因此,如何提高加深后的基坑支护结构整体刚度和抗倾覆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523200U中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包括支撑杆,基坑支护包括侧板和底板,侧板与基坑的侧壁抵接,底板设置在基坑的下方并且与基坑的地面抵接,支撑杆倾斜设置在侧板和底板之间,在所述侧板的下端面开设有竖直方向的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活动板,活动板的下端面在底板的上表面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侧壁铰接,支撑杆的下端滑动连接在底板的上方,支撑杆下端头的滑动方向与基坑的侧壁垂直,在基坑支护使用状态下,支撑杆下端头相对于底板的位置固定,该加固装置达到了随着基坑的深度变化,基坑支护也可以随基坑深度发生改变的效果,但是该加固装置底板与侧板为固定结构,不能与基坑全面贴合,进而降低支护效果,所以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解决了该加固装置底板与侧板为固定结构,不能与基坑全面贴合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侧与第一侧板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右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顶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杆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三转轴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三转轴座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座底部与第二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底部开设有多组螺纹孔,所述第二滑块右侧螺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尺寸与螺纹孔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侧板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下表面与气缸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底部与底板上表面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左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固定柱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顶端与第一转轴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座前后两端转轴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转轴座顶部分别与第一侧板底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右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侧板内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尺寸与第一滑块尺寸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侧板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置与第二固定块位置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与第二固定块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右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转轴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座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转轴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中部与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座,所述第四转轴座前后两端分别与第四转轴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中部与气缸底部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坑支护加固装置,通过底板、固定柱和第一转轴的配合,以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座和第一侧板的配合,使底板和第一侧板为转动关系,进而使该加固装置在基坑不标准的情况下也能最大程度与基坑贴合,通过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配合,以及第二侧板、第三固定块和气缸的配合,使该加固装置具备自动提升支护范围的功能。2、该基坑支护加固装置,通过第一侧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配合,使该加固装置具备便于拼接的功能,通过第二侧板与支撑杆的配合,以及底板、第二滑块、支撑杆和螺栓的配合,使该加固装置可以随基坑深度发生改变,且不会影响对基坑支护强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侧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侧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图6为图1中C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底板;2、固定柱;3、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座;5、第一侧板;6、第一滑槽;7、第二侧板;8、避让槽;9、第一滑块;10、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2、通孔;13、第二转轴座;14、第二转轴;15、支撑杆;16、第三转轴;17、第三转轴座;18、第二滑块;19、第二滑槽;20、螺栓;21、第四转轴座;22、第四转轴;23、气缸;24、第三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左侧与第一侧板5底部转动连接,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7滑动连接,第二侧板7右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15顶端转动连接,两组支撑杆15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三转轴16中部固定连接,第三转轴16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三转轴座17前后两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座17底部与第二滑块18顶部固定连接,底板1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9,第二滑槽19与第二滑块18滑动连接,第二滑槽19底部开设有多组螺纹孔,第二滑块18右侧螺接有螺栓20,螺栓20尺寸与螺纹孔尺寸相适配,第二侧板7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4,第三固定块24下表面与气缸23顶部固定连接,气缸23底部与底板1上表面转动连接。具体的,为了使底板1可以与第一侧板5转动连接,底板1左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固定柱2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柱2顶端与第一转轴3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座4前后两端转轴连接,两组第一转轴座4顶部分别与第一侧板5底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底板1通过固定柱2、第一转轴3和第一转轴座4与第一侧板5转动连接。具体的,为了使第一侧板5可以与第二侧板7滑动连接,第一侧板5右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二侧板7内开设有避让槽8,避让槽8右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9,第一滑槽6尺寸与第一滑块9尺寸相适配,第一侧板5通过第一滑槽6、第一滑块9和避让槽8与第二侧板7滑动连接。具体的,为了使两组第一侧板5之间可以相互拼接,第一侧板5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0,第一侧板5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左侧与第一侧板(5)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7)右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15)顶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杆(15)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三转轴(16)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6)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三转轴座(17)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座(17)底部与第二滑块(18)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与第二滑块(1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9)底部开设有多组螺纹孔,所述第二滑块(18)右侧螺接有螺栓(20),所述螺栓(20)尺寸与螺纹孔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侧板(7)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4),所述第三固定块(24)下表面与气缸(2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23)底部与底板(1)上表面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左侧与第一侧板(5)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与第二侧板(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7)右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15)顶端转动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杆(15)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三转轴(16)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6)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三转轴座(17)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座(17)底部与第二滑块(18)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与第二滑块(1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9)底部开设有多组螺纹孔,所述第二滑块(18)右侧螺接有螺栓(20),所述螺栓(20)尺寸与螺纹孔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侧板(7)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4),所述第三固定块(24)下表面与气缸(2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23)底部与底板(1)上表面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左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两组固定柱(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2)顶端与第一转轴(3)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座(4)前后两端转轴连接,两组所述第一转轴座(4)顶部分别与第一侧板(5)底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操
申请(专利权)人:刘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