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89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炒锅,包括锅本体、手柄和锅盖,所述锅本体底部为平底结构,其侧壁为弧形结构,所述锅本体一端向上延伸有弧形挡板,该弧形挡板1顶端投影在锅本体内,其另一端外壁设置有手柄,所述锅本体边沿向外设置有锅沿,且该锅沿两端与所述弧形挡板相接,所述锅沿与锅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弧形板相接,所述第一弧形板为四分之一圆弧,所述锅盖包括锅盖体、盖体边框和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锅盖沿、锅盖沿以及V型连接板实现了锅与锅盖之间的密封,而且节约了燃料和提高了做饭的效率。设置的弧形挡板解决了炒菜过程中飞溅,而设置的铜层增加了导热的速度,铝层增加了导热的均匀性、钛层实现了不粘锅,不锈钢层环保洁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炒锅
本技术属于厨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炒锅。
技术介绍
锅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是我们每个家庭厨房不可缺少的用具。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炒锅,但是它们基本都是顶部开口大、圆底,锅盖与锅体的连接简单,只是将锅盖轻轻的放置在锅体上的,使锅盖与锅体之间的密封性较差,从而浪费能源、增加排放,也大大增加了烹饪时间,而且炒锅在炒菜的过程中,菜汁容易飞溅到墙上、灶台上以及地上,打扫起来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的新型炒锅,菜在炒制过程中不易飞溅,而且锅的传热效率高、导热均匀并且不粘锅。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炒锅,包括锅本体、手柄和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底部为平底结构,其侧壁为弧形结构,所述锅本体一端向上延伸有弧形挡板,该弧形挡板顶端投影在锅本体内,其另一端外壁设置有手柄,所述锅本体边沿向外设置有锅沿,且该锅沿两端与所述弧形挡板相接,所述锅沿与锅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弧形板相接,所述第一弧形板为四分之一圆弧;所述锅盖包括锅盖体、盖体边框和提手,所述锅盖体为弧形结构,且其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盖体边框将锅盖体包裹于中间,所述盖体边框沿周边设置有锅盖沿,其长度与所述锅沿相等,所述锅盖沿与盖体边框通过V型连接板连接,且所述锅盖沿与锅沿紧密切合相接,所述V型连接板一侧为直连板,其另一侧为第二弧形板,所述直连板与盖体边框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与锅盖沿连接,所述提手设置于锅盖体上端。优选的,所述锅本体从上向下依次由钛层、铝层、铜层和不锈钢层组成。优选的,所述锅盖体上设置有排气阀。优选的,所述钛层厚度为1mm,铝层厚度为1mm,铜层厚度为0.5mm,不锈钢层厚度为1mm。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半径与第二弧形板半径相同。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锅盖沿、锅盖沿以及V型连接板实现了锅与锅盖之间的密封,而且节约了燃料和提高了做饭的效率。设置的弧形挡板解决了炒菜过程中飞溅,而设置的铜层增加了导热的速度,铝层增加了导热的均匀性、钛层实现了不粘锅,不锈钢层环保洁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锅本体俯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锅本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锅盖俯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锅盖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A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锅本体涂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新型炒锅,参阅图1-6所示,包括锅本体2、手柄3和锅盖10,所述锅本体2底部为平底结构,其侧壁为弧形结构,所述锅本体2一端向上延伸有弧形挡板1,所述弧形挡板1为了防止在炒菜过程中产生飞溅,及菜与油在翻炒的时候沿锅本体2前沿洒出锅外,该弧形挡板1顶端投影在锅本体2内(如图2中与锅本体切线101的对比),使得在炒菜时,油菜能沿弧形挡板1内壁重新翻滚回到锅内,解决了目前翻炒时会有一部分油菜翻出锅外的问题;其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手柄3,所述锅本体2边沿向外设置有锅沿6,且该锅沿6两端与所述弧形挡板1相接,所述锅沿6与锅本体2之间设有第一弧形板5相接,所述第一弧形板5为四分之一圆弧;所述锅盖10包括锅盖体8、盖体边框7和提手9,所述锅盖体8为弧形结构,且其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盖体边框7将锅盖体8包裹于中间,所述盖体边框7沿周边设置有锅盖沿11,其长度与所述锅沿6相等,所述锅盖沿11与盖体边框7通过V型连接板12连接,且所述锅盖沿11与锅沿6紧密切合相接,所述V型连接板12即可以将锅盖卡在锅本体上方,也起到密封的效果,所述V型连接板12一侧为直连板121,其另一侧为第二弧形板122,所述直连板121与盖体边框7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122与锅盖沿11连接,所述提手9设置于锅盖体8上端。为了实现导热效率高、导热均匀、不粘锅以及干净卫生,所述锅本体2从上向下依次由钛层21、铝层22、铜层23和不锈钢层24组成。钛层21可以实现其不粘锅的功能,铝层22的导热均匀,不会出现一块热,一块不热的情况,铜23导热快,不锈钢层24可保持长久光亮。为了让锅在降温后,锅盖10容易打开,所述锅盖体8上设置有排气阀13。为了优化各涂层效果,所述钛层21厚度为1mm,铝层22厚度为1mm,铜层23厚度为0.5mm,不锈钢层24厚度为1mm。所述不锈钢层24由304食品级别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在每次使用后使用清洁球和少许清洁剂擦拭即可,可保持长久光亮。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所述第一弧形板5半径与第二弧形板122半径相同。该复合锅重量适中,性能优异。由于钛金属和铝材的密度只有铁和不锈钢60%左右,所以钛金锅的重量只有同类不锈钢产品的一半左右,使用方便舒适,男女皆宜。长久如新,易于清洁。与食物接触的纯钛金属几乎不和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即使“王水”都没有办法腐蚀它。所以,长期使用亦不会造成腐蚀及锈蚀,稍微清洁后锅内依旧如新。永不生锈,坚固耐用。全锅所有的主配件均采用金属铆接而成,没有任何塑料、胶木、玻璃等材料,所以经久耐用,并可与任何材质的锅铲配用。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炒锅,包括锅本体(2)、手柄(3)和锅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2)底部为平底结构,其侧壁为弧形结构,所述锅本体(2)一端向上延伸有弧形挡板(1),该弧形挡板(1)顶端投影在锅本体(2)内,其另一端外壁设置有手柄(3),所述锅本体(2)边沿向外设置有锅沿(6),且该锅沿(6)两端与所述弧形挡板(1)相接,所述锅沿(6)与锅本体(2)之间设有第一弧形板(5)相接,所述第一弧形板(5)为四分之一圆弧;/n所述锅盖(10)包括锅盖体(8)、盖体边框(7)和提手(9),所述锅盖体(8)为弧形结构,且其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盖体边框(7)将锅盖体(8)包裹于中间,所述盖体边框(7)沿周边设置有锅盖沿(11),其长度与所述锅沿(6)相等,所述锅盖沿(11)与盖体边框(7)通过V型连接板(12)连接,且所述锅盖沿(11)与锅沿(6)紧密切合相接,所述V型连接板(12)一侧为直连板(121),其另一侧为第二弧形板(122),所述直连板(121)与盖体边框(7)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122)与锅盖沿(11)连接,所述提手(9)设置于锅盖体(8)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炒锅,包括锅本体(2)、手柄(3)和锅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2)底部为平底结构,其侧壁为弧形结构,所述锅本体(2)一端向上延伸有弧形挡板(1),该弧形挡板(1)顶端投影在锅本体(2)内,其另一端外壁设置有手柄(3),所述锅本体(2)边沿向外设置有锅沿(6),且该锅沿(6)两端与所述弧形挡板(1)相接,所述锅沿(6)与锅本体(2)之间设有第一弧形板(5)相接,所述第一弧形板(5)为四分之一圆弧;
所述锅盖(10)包括锅盖体(8)、盖体边框(7)和提手(9),所述锅盖体(8)为弧形结构,且其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盖体边框(7)将锅盖体(8)包裹于中间,所述盖体边框(7)沿周边设置有锅盖沿(11),其长度与所述锅沿(6)相等,所述锅盖沿(11)与盖体边框(7)通过V型连接板(12)连接,且所述锅盖沿(11)与锅沿(6)紧密切合相接,所述V型连接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奎刚王海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