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907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隔震装置,包括隔震支座和万向滚珠,所述隔震支座对称安装在文物展柜的下部;所述万向滚珠有多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文物展柜的四周;所述隔震支座包括底板、下套筒、磁流变弹性体结构、上套筒和盖板,所述底板安装在其他承台结构上;所述下套筒置于底板上,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下部安装在下套筒内,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上部设于上套筒内,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中部伸出,设于上下套筒之间的空隙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隔震装置采用磁流变弹性体替代高阻尼叠层橡胶,可通过改变磁场大小来控制该隔震支座的刚度与阻尼,有效避免了共振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隔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轻型结构如文物、装有电子设备的橱柜、掩体或艺术品等必须配置隔震装置,以保持与不同来源产生的地面振动隔离,如地震运动、机械、车辆交通等,防止其受硬加速度作用而损坏,影响其正常使用。目前,现有针对文物抗震的水平隔震装置中,高阻尼叠层橡胶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高阻尼叠层橡胶的构造简单,性能稳定,变形能力强,且叠层橡胶的使用有效避免了橡胶体积过大受压时容易鼓出的问题,可靠性较强。但是,由于地震波类型多样,在不同地震波输入时,现有隔震结构无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地震波输入调整自身的刚度和阻尼,在长期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可能引发共振,从而导致隔震结构破坏。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由羰基铁粉和橡胶混合而成的智能材料,这种材料的刚度和阻尼可以随着磁场的变化而变化,将磁流变弹性体加入到文物隔震支座中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高阻尼叠层橡胶支座的缺点。此外,通过间隔布置两个磁流变弹性体隔震支座,以达到有效控制结构扭转运动的作用。但是,由于磁流变弹性体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支座和万向滚珠,所述隔震支座对称安装在文物展柜的下部;所述万向滚珠有多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文物展柜的四周;所述隔震支座包括底板、下套筒、磁流变弹性体结构、上套筒和盖板,所述底板安装在其他承台结构上;所述下套筒置于底板上,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下部安装在下套筒内,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上部设于上套筒内,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中部伸出,设于上下套筒之间的空隙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支座和万向滚珠,所述隔震支座对称安装在文物展柜的下部;所述万向滚珠有多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在文物展柜的四周;所述隔震支座包括底板、下套筒、磁流变弹性体结构、上套筒和盖板,所述底板安装在其他承台结构上;所述下套筒置于底板上,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下部安装在下套筒内,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上部设于上套筒内,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中部伸出,设于上下套筒之间的空隙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包括隔震主体、励磁线圈和辅助隔震体,所述隔震主体由磁流变弹性体和硅钢板交替叠加而成;所述励磁线圈缠绕在隔震主体的外部,上套筒上开设有用于励磁线圈引线穿过的过线孔;所述辅助隔震体采用磁流变弹性体材料制作,辅助隔震体设于励磁线圈的外围;所述励磁线圈与隔震主体之间,励磁线圈与辅助隔震体之间,均分别留有间隙;所述辅助隔震体的外沿设于上下套筒之间的空隙内,上下套筒通过辅助隔震体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陈玲霜郭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