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惯容与磁流变阻尼融合式悬架减振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振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惯容器与磁流变阻尼悬架减振机构。
技术介绍
减振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等交通工具中,是一种保障被承载物稳定性的重要部件。传统的减振系统由弹簧和阻尼构成,此类减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各属性参数单一不可调,并且对于振动也只能被动应对,故其减振效果有限,适用范围窄。针对上述缺陷,由惯容器、阻尼器和弹簧结合构成的减振系统被提出;在此类减振系统中,弹簧作为刚度项,用于缓和振动;阻尼器作为耗能项,用于消耗弹簧吸振后产生的弹性能量;惯容器是一种两端点相对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力成正比的特殊元件,能以较小的自身质量模拟较大的“虚质量”,与传统质量元件相比,其尺寸和自身质量更小,将其应用减振机构中,能够突破传统弹簧、阻尼减振结构对减振性能的限制,调节减振机构的固有特性,进一步优化减振性能。现有技术中由惯容器、阻尼器加弹簧组成的减振系统,三个器件都是独立存在的,之后再采用串联或并联等方法连接在一起,因此整体结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利于安装使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惯容与磁流变阻尼融合式悬架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和活塞(3),缸筒(1)外壁环绕有励磁线圈(2),缸筒(1)内部设有密闭的内腔,内腔中填充有磁流变液体(5);活塞(3)滑动连接在内腔中,活塞(3)内设有螺旋管道(6),螺旋管道(6)连通活塞(3)的两端;活塞(3)一端端部固连有塞杆(4),塞杆(4)延伸至缸筒(1)外部,且塞杆(4)与缸筒(1)端部滑动密封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惯容与磁流变阻尼融合式悬架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和活塞(3),缸筒(1)外壁环绕有励磁线圈(2),缸筒(1)内部设有密闭的内腔,内腔中填充有磁流变液体(5);活塞(3)滑动连接在内腔中,活塞(3)内设有螺旋管道(6),螺旋管道(6)连通活塞(3)的两端;活塞(3)一端端部固连有塞杆(4),塞杆(4)延伸至缸筒(1)外部,且塞杆(4)与缸筒(1)端部滑动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容与磁流变阻尼融合式悬架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道(6)为由两根螺旋管构成的双螺旋结构,螺旋管内设有单向阀,且两根螺旋管流通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惯容与磁流变阻尼融合式悬架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包括活塞外壳(31)和活塞芯棒(33),所述螺旋管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