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及其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03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及其驱动电路,包括阻尼器输出轴、阻尼叶片、阻尼器外壳和励磁线圈,所述阻尼器输出轴在其纵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立柱,每个立柱上均设有一齿形盘,每个齿形盘上方均设有扭矩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阻尼器输出轴上设置立柱和齿形盘,在输出轴进行转动时,由于扭矩传感器与齿形盘的齿和齿间气隙的磁导率交替变化,导致两扭矩传感器中产生固定相位差的感应电动势;当输出轴承受一定的扭矩作用时,由于弹性扭转变形会使得两齿形盘产生一定的扭转角,从而导致两扭矩传感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相位差发生改变,通过相位差的变化即可求得输出扭矩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及其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及其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磁流体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是由直径在纳米级的铁磁颗粒、基载液和表面活性剂三者混合组成的稳定的胶状液体;由于其特殊的成分构成,在无外界磁场作用时表现为无磁性和低的剪切屈服应力,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表现为高磁性和较高的屈服应力,随着磁场的增加其剪切屈服应力也增加,宏观上呈现出宾汉姆流体特征。正因其剪切屈服应力随外界磁场可变的特征,磁流体在流体密封、可调阻尼器、机械动力传动、机器人关节驱动、声光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机械传动、机器人驱动领域应用的旋转式磁流体阻尼器通过改变励磁磁场强度来调整旋转阻尼力矩大小,可实现动力传动的制动、机械传动链路的切换或者调节机器人关节的阻尼特性。但由于磁流体阻尼器制造过程中部件结构的离散性、磁流体特性的离散性和非线性、磁路结构的离散性等因素导致输出阻尼力矩与励磁线圈的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与理论值出现偏差,阻尼器实际输出力矩偏离了预定的输出力矩值。目前尚无具有输出扭矩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包括阻尼器输出轴、阻尼叶片、阻尼器外壳和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输出轴在其纵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立柱,每个立柱上均设有一齿形盘,每个齿形盘上方均设有扭矩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包括阻尼器输出轴、阻尼叶片、阻尼器外壳和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输出轴在其纵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立柱,每个立柱上均设有一齿形盘,每个齿形盘上方均设有扭矩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叶片包括动叶片和静叶片,所述动叶片与阻尼器输出轴连接,所述静叶片与阻尼器外壳连接,所述动叶片与静叶片之间填充有磁流变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设置于阻尼叶片的径向外侧,并通过一励磁线圈座与阻尼器外壳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输出轴上还设有阻尼器输出轴轴承,所述阻尼器输出轴轴承固定于阻尼器外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外壳包括阻尼器前盖和阻尼器后盖,所述阻尼叶片设置于阻尼器前盖和阻尼器后盖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感器为磁电式扭矩传感器,所述磁电式扭矩传感器包括永磁铁和环绕设置在永磁铁上的感应线圈。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模块、PI调节器和电压/电流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荣真左国坤施长城杨茗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