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领域,涉及对拉锚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小净距隧道是指隧道间的中壁岩(中夹岩)柱厚度小于隧道规范建议值的特殊隧道结构形式,根据大量已建成的小净距隧道的经验和国内相关的科研成果,小净距隧道一般净距宜大于6.0~8.0m。而超小净距隧道(净距≤6.0m)是净距比普通小净距隧道通常采用的间距还要小的一种特殊隧道结构形式。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地区公路建设中,超小净距隧道因为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两洞室中心距较小,超小净距隧道双洞间在开挖过程中,应力场存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这对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极其不利。且隧道中夹岩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不稳定,对于中夹岩围岩强度弱的隧道,很难在不保护的情况下自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系统,用于超小净距隧道开挖,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前探测单元以及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单元;/n所述的超前探测单元具有:/n超前水平钻孔(2),在隧道先行洞(I)开挖后,于隧道后行洞(II)沿其侧壁轮廓纵向钻设,并用作隔震卸压孔,/n孔内电视探头(1),用于通过超前水平钻孔(2)识别围岩损伤情况;/n所述的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单元具有:/n横向锚杆钻孔(4),从隧道先行洞(I)向隧道后行洞(II)的超前水平钻孔(2)钻设,并与超前水平钻孔(2)形成交叉孔,/n对拉锚杆(3),由锚杆和预张锚头(31)组成,通过从隧道先行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系统,用于超小净距隧道开挖,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前探测单元以及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单元;
所述的超前探测单元具有:
超前水平钻孔(2),在隧道先行洞(I)开挖后,于隧道后行洞(II)沿其侧壁轮廓纵向钻设,并用作隔震卸压孔,
孔内电视探头(1),用于通过超前水平钻孔(2)识别围岩损伤情况;
所述的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单元具有:
横向锚杆钻孔(4),从隧道先行洞(I)向隧道后行洞(II)的超前水平钻孔(2)钻设,并与超前水平钻孔(2)形成交叉孔,
对拉锚杆(3),由锚杆和预张锚头(31)组成,通过从隧道先行洞(I)下入锚杆和预张锚头(31),在交叉孔处张开预张锚头(31),并施加预应力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前水平钻孔(2)在高度方向上设有多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前水平钻孔(2)在高度方向上设有三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前水平钻孔(2)为大口径水平孔,内径为100-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净距隧道的超前探测、隔震与超前横向对拉锚杆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秀,李胡博强,吴凡,龙冠宏,武昭,徐娜,龙燕霞,薛睿,何倩倩,刘笑天,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