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现有机器人的移动主要依靠底盘上的轮子,轮子主要包括驱动轮和支撑轮。为减少地面起伏对搬运机器人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底盘采用将左驱动轮组件和右驱动轮组件分别铰接在底盘本体左右两侧,使其都可以绕底盘本体转动,因此消除了由于地面不平带来的打滑风险。但是前端两个支撑轮通过摇臂分别与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连接,使得两个支撑轮在垂直于底盘本体方向的运动受左右驱动轮的限制,限制了底盘的灵活性,且支撑轮的着地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底盘,该机器人底盘具有良好灵活性,且支撑轮的着地力好。本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可灵活移动,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底盘,其包括:底盘本体;驱动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支撑轮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且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盘本体(1);/n驱动轮组件(2)和支撑轮组件(3),所述驱动轮组件(2)和所述支撑轮组件(3)分别对称设置,且分布于所述底盘本体(1)的四周;/n所述支撑轮组件(3)包括可一上一下联动的至少两个支撑轮(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本体(1);
驱动轮组件(2)和支撑轮组件(3),所述驱动轮组件(2)和所述支撑轮组件(3)分别对称设置,且分布于所述底盘本体(1)的四周;
所述支撑轮组件(3)包括可一上一下联动的至少两个支撑轮(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组件(3)还包括第一摆杆(32)和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所述第一摆杆(32),所述第一摆杆(32)与所述底盘本体(1)枢轴连接,所述支撑轮(34)安装于所述第一摆杆(32)上,且所述连接杆(33)其中一端的所述第一摆杆(32)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杆(33)滑动,进而通过所述连接杆(33)和所述第一摆杆(32)带动所述支撑轮(34)一上一下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腰形孔(332),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杆(33)滑动的所述第一摆杆(32)通过所述第一腰形孔(332)与所述连接杆(33)枢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组件(3)还包括第一缓冲部件(35),所述第一缓冲部件(35)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摆杆(3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件(35)包括第一缓冲柱(351)、第二缓冲柱(352)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柱(351)和所述第二缓冲柱(352)之间的弹性件(353),所述第一缓冲柱(3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辉,马文成,彭耀锋,唐旋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