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60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包括对鳝鱼进行剖肚和去内脏的剖肚去内脏装置、对去内脏的鳝鱼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和对清洗后的鳝鱼进行切片的切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好,使用简单,不仅能够对鳝鱼剖肚去掉内脏,还对鳝鱼进行清理和切片,成本低,易推广。易推广。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鳝鱼在宰杀、去内脏、清洗后需要对鳝鱼进行切片后再进行下一步加工,但长期以来,因为没有鳝鱼宰杀机械可以借助,鳝鱼的宰杀都是以人工为主,人工宰杀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能差,严重制约了鳝鱼特色食品深加工业发展,目前也有一些设备可以对鳝鱼进行宰杀,但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工效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的鳝鱼加工生产线。
[0004]本技术的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包括对鳝鱼进行剖肚和去内脏的剖肚去内脏装置、对去内脏的鳝鱼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和对清洗后的鳝鱼进行切片的切片装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剖肚去内脏装置包括第一环形传输机构、剖肚去内脏机构和多个定位机构;多个所述定位机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传输机构上,鳝鱼竖直定位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所述剖肚去内脏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传输机构的一侧,对所述定位机构上的鳝鱼剖肚去内脏。
[000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竖直板和定位钉,多个所述竖直板上端等距间隔固设在所述第一环形传输机构上,所述定位钉垂直设置在所述竖直板面向所述剖肚去内脏机构的板面上,且位于所述竖直板的上端,所述定位钉穿过鳝鱼头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传输机构包括机架、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多个传动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轮外侧且由所述传动轮驱动的传送带、和设置在所述传送带外侧的环形轨道,其中,至少一件所述传动轮与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轮转动,所述竖直板的上端固定在在所述环形轨道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剖肚去内脏机构包括支撑架、伸缩杆、剖肚刀、毛刷和安装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可上下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剖肚刀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刀刃朝向所述竖直板;所述毛刷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杆的一端,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且所述安装杆位于所述剖肚刀的上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箱体、清洗筐、驱动机构和喷淋机构;所述箱体上设有分别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箱体顶端敞口,所述清洗筐上端敞口,其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清洗筐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清洗筐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清洗筐上下运动,所述喷淋机构架设在所述清洗筐的上面,朝所述清洗筐喷淋清洗液。
[0010]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筐的顶端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与所述清洗筐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端,且延伸至箱体外,所述驱动
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撑板上下运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切片装置包括第二环形输送机构、至少一个切片机构和多个切片座;多个所述切片座等距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输送机构上,至少一个所述切片机构设置在第二环形输送机构一侧,每个所述切片机构均包括支架、切片板和多个切片刀,多个所述切片刀等距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切片板上,所述切片刀的刀刃朝下,所述切片板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切割位于所述切片座上的鳝鱼。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切片板通过驱动组件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切片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切片板上下运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输送机构包括环形输送带,多个所述切片座等距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环形输送带上。
[0014]本技术的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好,使用简单,不仅能够对鳝鱼剖肚去掉内脏,还对鳝鱼进行清理和切片,成本低,易推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肚去内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切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1、剖肚去内脏装置;11、第一环形传输机构;111、机架;112、传动轮;113、传送带;114、驱动件;1141、电机;1142、分度盘;115、环形轨道;12、定位机构;121、竖直板;122、定位钉;13、剖肚去内脏机构;131、支撑架;132、伸缩杆;133、剖肚刀;134、毛刷;135、安装杆;136、电滑轨;137、电滑块;
[0020]2、清洗装置;21、箱体;211、进水口;212、出水口;22、清洗筐;221、漏水孔;23、驱动机构;231、第一气缸;24、喷淋机构;241、储水箱;242、喷淋管;2421、喷水口;2422、主管道;2423、支管道;243、喷头;244、进水管;25、支撑板;26、支撑台;
[0021]3、切片装置;31、第二环形输送机构;311、环形输送带;32、切片机构;321、支架;322、切片板;323、切片刀;33、切片座;331、切片槽;34、驱动组件;341、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如图1、3和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包括对鳝鱼进行剖肚和去内脏的剖肚去内脏装置1、对去内脏的鳝鱼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2和对清洗后的鳝鱼进行切片的切片装置3。
[0024]本技术的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高,适应性好,使用简单,不仅能够对鳝鱼剖肚去掉内脏,还对鳝鱼进行清理和切片,成本低,易推广。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剖肚去内脏装置1,包括第一环形传输机构11、剖肚去内
脏机构13和多个定位机构12;多个定位机构12间隔设置在第一环形传输机构11上,鳝鱼竖直夹紧在定位机构12上,剖肚去内脏机构13设置在第一环形传输机构11的一侧,用于对鳝鱼进行剖肚去内脏。
[0026]本技术的剖肚去内脏装置1,在上料工位,定位机构12将已经晕死的鳝鱼竖直紧固,定位机构12随第一环形传输机构11传输至剖肚去内脏机构13进行剖肚和去内脏,剖肚和去内脏后的鳝鱼依旧随着第一环形传输机构11传输至下料工位,人工将鳝鱼从定位机构12取下,定位机构12依旧随着第一环形传输机构11传输至上料工位,再次竖直夹紧鳝鱼,重复上述过程,多个定位机构12随第一环形传输机构11循环传输,实现不间断的上料、剖肚、去内脏和下料,提高鳝鱼宰杀去内脏的工作效率,同时大大解放了人力。
[0027]定位机构12的结构有多种,在这里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定位机构12均可以包括竖直板121和定位钉122,多个竖直板121上端等距间隔固设在第一环形传输机构11上,定位钉122垂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鳝鱼进行剖肚和去内脏的剖肚去内脏装置、对去内脏的鳝鱼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和对清洗后的鳝鱼进行切片的切片装置;所述剖肚去内脏装置包括第一环形传输机构、剖肚去内脏机构和多个定位机构;多个所述定位机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传输机构上,鳝鱼竖直定位在所述定位机构上,所述剖肚去内脏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传输机构的一侧,对所述定位机构上的鳝鱼剖肚去内脏;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箱体、清洗筐、驱动机构和喷淋机构;所述箱体上设有分别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箱体顶端敞口,所述清洗筐上端敞口,其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清洗筐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清洗筐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清洗筐上下运动,所述喷淋机构架设在所述清洗筐的上面,朝所述清洗筐喷淋清洗液;所述切片装置包括第二环形输送机构、至少一个切片机构和多个切片座;多个所述切片座等距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输送机构上,至少一个所述切片机构设置在第二环形输送机构一侧,每个所述切片机构均包括支架、切片板和多个切片刀,多个所述切片刀等距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切片板上,所述切片刀的刀刃朝下,所述切片板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以切割位于所述切片座上的鳝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鳝鱼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竖直板和定位钉,多个所述竖直板上端等距间隔固设在所述第一环形传输机构上,所述定位钉垂直设置在所述竖直板面向所述剖肚去内脏机构的板面上,且位于所述竖直板的上端,所述定位钉穿过鳝鱼头部。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