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300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1
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池体设有池盖。池盖设有液位监测机构,液位监测机构的下端与处理液接触。采用液位监测机构监测池体内处理液的液面状态,可使人员清楚了解池体内的液面情况,以便于根据液面情况进行处理液添加或减少调整;液位监测机构的罩筒可提高监测通口的密封性,将刻度杆完全罩设,这样可以减少废气从监测通口溢出的情况发生;在罩筒上开设具有透明窗挡板的可视窗,通过可视窗可使人员依然很好地获知刻度杆的刻度值,进而判断池体内的液位状况。位状况。位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产品制造过程中,常常会有废气废烟等产生,为了避免这些废气废烟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3]目前,一般采用废气处理设备对这些废烟废气进行处理、净化,再将符合要求的净化处理后的气体排放至大气中。
[0004]其中采用酸性或碱性等类型的处理液进行废气废烟处理的设备最为常见。处理时,将废烟废气输送盛放有处理液的容器中,待废烟废气与处理液反应、转化为非污染气体后,再经排气管将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处理液与废气废烟反应后,处理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需要对排出反应后的液体,并注入新的处理液。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容器一般为密封结构,人员难以判断反应后液体的排出情况、新的处理液注入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便于人员清楚容器的内部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面设有相匹配的池盖;所述池体内填充有处理液;所述池盖设有液位监测机构,所述液位监测机构的下端与处理液接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液位监测机构监测池体内处理液的液面状态,可使人员清楚了解池体内的液面情况,以便于根据液面情况进行处理液添加或减少调整。
[0010]优选的,所述池盖设有与液位监测机构匹配的监测通口,所述监测通口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所述液位监测机构包括漂浮块和刻度杆;所述漂浮块漂浮于处理液上面;所述刻度杆下端穿过监测通口与漂浮块固定连接,刻度杆的上端常态外露于池盖上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面监测机构通过监测通口贯穿安装于池盖,使液位监测机构的漂浮块常态位于池体内,刻度杆保持沿监测通口竖直移动,提高液位高低状态的精度。通过刻度杆,人员可以更清楚池体内液位高低情况。
[0012]优选的,所述液位监测机构还包括罩筒,所述罩筒固定安装于监测通口上面;所述罩筒设有开口与监测通口匹配筒腔;所述筒腔轴向高度不小于刻度杆的轴向高度;所述罩筒侧壁设有连通筒腔的可视窗,所述可视窗与刻度杆相对应;所述可视窗设有透明的窗挡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池体使用于处理废气,因此池体内难免有未处理完的废气上浮至池体顶部,甚至穿过液位监测口与刻度杆之间的间隙溢出池体。本申请通过罩筒可提高监测通口的密封性,将刻度杆完全罩设,这样可以减少废气从监测通口溢出的情况发生。同时在罩筒上开设具有透明窗挡板的可视窗,通过可视窗可使人员依然很好地
获知刻度杆的刻度值,进而判断池体内的液位状况。
[0014]而且增设罩筒可以进一步限制刻度杆的移动方向,提高液位监测精度。
[0015]优选的,所述筒腔沿罩筒轴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刻度杆中部径向向外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导向槽相匹配。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导向槽,使刻度杆保持沿导向槽的方向移动,减小刻度杆的轴向偏移,提高液位监测机构的监测精度。
[0017]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上端面与导向槽的上端面之间设有距离检测模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用于采集滑块与导向槽之间的间距。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距离检测模块可实时监测采集滑块与导向槽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并结合漂浮块、刻度杆的轴向长度、池盖的厚度等数据,可以通过计算获取池体内的液位高低情况。采用距离检测模块可更精确采集池体内液位高低情况。
[0019]优选的,所述导向槽贯穿下端部;所述监测通口上端面设有与导向槽适配的限位块。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罩筒的导向槽定位套装于限位块上面,可以提高罩筒、刻度杆的安装效率。
[0021]优选的,所述池盖安装有贯穿池盖的进气管、出气管、进液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池体的下部,进液管的出液口高于进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池体的上部,出气管的出气口设有烟囱;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位于池体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用于将废气输送至池体内,进液管用于将处理液输送至池体内,出气管用于将废气处理后产生的气体经烟囱排放于大气中,出水管用于将废气处理后的残余液体排出池体。
[0023]通过进气管将废气输送至池体内,且位于进液管的出液口下面,使废气与处理液充分接触、发生反应,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0024]优选的,还包括配液装置;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连通于配液装置。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液装置用于配置处理液,通过进液管将配液装置与池体直接连通,减少人员运送、灌注处理液的工作。
[0026]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为耐高温材质制成;所述进气管外壁包裹有保温层。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且外设保温层可以保持输送的废气保持温度,使废气利用自身温度提高与处理液的反应效率,进而提高废气处理的整体效率。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9]1.采用液位监测机构监测池体内处理液的液面状态,可使人员清楚了解池体内的液面情况,以便于根据液面情况进行处理液添加或减少调整;
[0030]2.液位监测机构的罩筒可提高监测通口的密封性,将刻度杆完全罩设,这样可以减少废气从监测通口溢出的情况发生;
[0031]3.在罩筒上开设具有透明窗挡板的可视窗,通过可视窗可使人员依然很好地获知刻度杆的刻度值,进而判断池体内的液位状况。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图1中A

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图2中C部放大图,主要体现A

A向液位检测机构的结构;
[0035]图4是实施例2中液位监测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0036]图5是实施例2中距离检测模块的电原理框图;
[0037]图6是实施例2中气体检测模块的电原理框图;
[0038]图7是图1中B

B向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进气管的结构。
[0039]附图标记说明:1、池体;11、处理液;2、池盖;21、监测通口;3、液位监测机构;31、安装座;311、穿设通口;312、限位块;32、漂浮块;33、刻度杆;331、滑块;34、罩筒;341、筒腔;342、可视窗;343、导向槽;35、距离检测模块;351、距离检测传感器;352、微处理器;353、报警器;4、进气管;41、保温层;42、防护层;5、出气管;51、气体检测模块;511、气体检测传感器;512、出气控制器;513、出气阀;6、进液管;7、出水管;8、烟囱;9、配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附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上面设有相匹配的池盖(2);所述池体(1)内填充有处理液(11);所述池盖(2)设有液位监测机构(3),所述液位监测机构(3)的下端与处理液(1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盖(2)设有与液位监测机构(3)匹配的监测通口(21),所述监测通口(21)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所述液位监测机构(3)包括漂浮块(32)和刻度杆(33);所述漂浮块(32)漂浮于处理液(11)上面;所述刻度杆(33)下端穿过监测通口(21)与漂浮块(32)固定连接,刻度杆(33)的上端常态外露于池盖(2)上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监测机构(3)还包括罩筒(34),所述罩筒(34)固定安装于监测通口(21)上面;所述罩筒(34)设有开口与监测通口(21)匹配筒腔(341);所述筒腔(341)轴向高度不小于刻度杆(33)的轴向高度;所述罩筒(34)侧壁设有连通筒腔(341)的可视窗(342),所述可视窗(342)与刻度杆(33)相对应;所述可视窗(342)设有透明的窗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腔(341)沿罩筒(34)轴向设有导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明李慧琳母宣贻刘勤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福源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