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动平衡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256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动平衡优化方法,具体涉及改善汽车NVH领域,包括离合器总成,所述离合器总成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主动端包括驱动盘分总成、外离合器壳体分总成和分隔板;所述从动端包括内离合器内壳、外离合器内壳和摩擦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百检的基础上,可以只针对动平衡水平较大的离合器进行调转驱动盘的返工操作,从操作角度上讲,也可以大大减少大规模量产时面临的返工工作量;而且从经验角度,动平衡水平越大的离合器总成,调转驱动盘能够带来的动平衡改善效果越明显,动平衡水平降低效果可高至50%,既利于生产又可有效改善双离合器模块整体动平衡水平的,能够实现更优经济适用性。能够实现更优经济适用性。能够实现更优经济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动平衡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善汽车NVH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动平衡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及市场对汽车尤其是乘用车的架势舒适性和平顺性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核心零部件,是传动系统中质量较大,且时刻处于跟随发动机转速而高速转动的状态。故而离合器模块的动平衡水平对汽车NVH和驾驶平顺性的影响显著。目前市场上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因其效率高、易控制等优点正成为国内主要主机厂偏好采用的结构方案,但同时高压湿式双离合器特有的结构特点和尺寸决定了控制其动平衡水平稳定在较严水平之下存在一定难度。现存预研改进方案或存在效果不明显抑或实现难度和成本上的困难。
[0003]针对上述背景和特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经实践检验的可有效降低双离合模块整体动平衡水平至少30

50%的检测和装配工艺流程,并且从利于大规模量产和节约运营成本的角度出发,对方法进行了从经济适用角度的最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动平衡优化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双离合器尤其是湿式双离合的量产动平衡水平控制在较严预设门限下的一种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动平衡优化方法,包括离合器总成,所述离合器总成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主动端包括驱动盘分总成、外离合器壳体分总成和分隔板;所述从动端包括内离合器内壳、外离合器内壳和摩擦片;平衡优化的工艺流程具体步骤如下:S1、动平衡首测:对离合器总成进行组装,将装配好的离合器总成进行动平衡百检,并设定门限,若离合器总成动平衡水平低于规定门限,视为合格放行;若离合器总成动平衡水平高于规定门限,则隔离处理,等待集中返工;S2、返工调整:针对步骤S1中离合器总成动平衡首测不合格的产品,重新拆装驱动盘分总成,将驱动盘分总成调转角度进行重新装配;S3、动平衡复测:对返工的离合器总成集中复测动平衡;返修复测合格后的离合器总成可通过放行使用;返修后仍不合格的离合器总成仍需隔离并进行判定;S4、二轮复测观察:针对返修复测后仍不合格的离合器总成,判定后可尝试调转离合器总成角度,复测观察是否有动平衡水平继续下降的趋势;原因是此方案默认调转角度为180
°
,而若想对离合器总成动平衡效果达到最优的调整方式应该采用更精确的角度错位;而为了操作简便起见,该方法默认为调转180
°
、90
°
或270
°
几种固定角度档位;以期从一
定程度上降低离合器总成整体的动平衡水平。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门限设置为离合器总成的额定动平衡上限。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驱动盘分总成的调转角度设置为180
°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的离合器总成的旋转角度设置为90
°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的离合器总成的旋转角度设置为180
°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中的离合器总成的旋转角度设置为270
°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较目前常用的动平衡配平方式相比,具有操作简易、成本和废弃率较低、效果明显的优势;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动平衡配平方式,主要有两种:一、在零件测得动平衡量发生的方向的反向180
°
方向上增加配平质量块,来平衡掉现有的动不平衡量;二、在零件动平衡量发生的角度上通过预留半径来计算应该去除的质量,在零件上通过机加工等方式去掉部分质量来平衡掉总成总体的动不平衡量;针对离合器产品,在强度、空间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方法二较方法一存在优势,更有利于总成的轻量化优化方向;本专利技术独立于上述两种动平衡优化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不需要对总成进行额外的焊接或者机加工;减少了额外加工引入的清洁度、加工变形的风险,提高了产品工艺的可操作性和减少加工带来的废弃率;此外,在百检的基础上,可以只针对动平衡水平较大的离合器进行调转驱动盘的返工操作,从操作角度上讲,也可以大大减少大规模量产时面临的返工工作量;而且从经验角度,动平衡水平越大的离合器总成,调转驱动盘能够带来的动平衡改善效果越明显,动平衡水平降低效果可高至50%,既利于生产又可有效改善双离合器模块整体动平衡水平的,能够实现更优经济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压湿式双离合结构示意。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平衡优化方案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为:11驱动盘分总成、12离合器壳体分总成、13分隔板、21内离合器内壳、22外离合器内壳、23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附图1一种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动平衡优化方法,包括离合器总成,所述离合器总成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主动端包括驱动盘分总成11、外离合器壳体分总成12和分隔板13;所述从动端包括内离合器内壳21、外离合器内壳22和摩擦片23;如附图2,平衡优化的工艺流程具体步骤如下:S1、动平衡首测:对离合器总成进行组装,将装配好的离合器总成进行动平衡百
检,以额定动平衡上限为门限,若离合器总成动平衡水平低于规定门限,视为合格放行;若离合器总成动平衡水平高于规定门限,则隔离处理,等待集中返工;S2、返工调整:针对步骤S1中离合器总成动平衡首测不合格的产品,重新拆装驱动盘分总成11,将驱动盘分总成11调转180
°
进行重新装配;S3、动平衡复测:对返工的离合器总成集中复测动平衡;返修复测合格后的离合器总成可通过放行使用;返修后仍不合格的离合器总成仍需隔离并进行判定;S4、二轮复测观察:针对返修复测后仍不合格的离合器总成,判定后可尝试调转离合器总成90
°
,复测观察是否有动平衡水平继续下降的趋势;原因是此方案默认调转角度为180
°
,而若想对离合器总成动平衡效果达到最优的调整方式应该采用更精确的角度错位;而为了操作简便起见,该方法默认为调转180
°
、90
°
或270
°
几种固定角度档位;以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离合器总成整体的动平衡水平;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附图1一种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动平衡优化方法,包括离合器总成,所述离合器总成包括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湿式双离合器动平衡优化方法,包括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总成包括主动端和从动端,所述主动端包括驱动盘分总成(11)、外离合器壳体分总成(12)和分隔板(13);所述从动端包括内离合器内壳(21)、外离合器内壳(22)和摩擦片(23);平衡优化的工艺流程具体步骤如下:S1、动平衡首测:对离合器总成进行组装,将装配好的离合器总成进行动平衡百检,并设定门限,若离合器总成动平衡水平低于规定门限,视为合格放行;若离合器总成动平衡水平高于规定门限,则隔离处理,等待集中返工;S2、返工调整:针对步骤S1中离合器总成动平衡首测不合格的产品,重新拆装驱动盘分总成(11),将驱动盘分总成(11)调转角度进行重新装配;S3、动平衡复测:对返工的离合器总成集中复测动平衡;返修复测合格后的离合器总成可通过放行使用;返修后仍不合格的离合器总成仍需隔离并进行判定;S4、二轮复测观察:针对返修复测后仍不合格的离合器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轶凡刘玉阳郭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联合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