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4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散热器,其连接至加热元件以散发由加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冷却风扇,其位于该散热器的一侧,以将冷却空气吹至散热器;以及流体导向器,其覆盖该散热器的至少一部分并引导冷却空气的一部分流向加热元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冷却其电加热元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烹饪器具通常加热和烹饪食物。这样的烹饪器具根据其所使用的热源的 类型而被分为燃气烹饪器具和电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加热单元,其用于利用电或燃气来产生热量;壳体,其 用于容置该加热单元;以及板,其设置于该壳体上。用于盛放食物的食物容 器放置在该板上,然后通过该加热单元所产生的热量来烹饪所述食物。多个电元件设置在该烹饪器具内以用于烹饪器具的操作。然而,在烹饪器具的相关领域内,由于电元件不能被有效地冷却,所以 烹饪器具会由于过热的电元件和/或极度过热而发生故障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能有效地冷却电加热元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一个加 热元件;散热器,其连接至加热元件以散发由加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冷却 风扇,其位于该散热器的一侧以将冷却空气吹向该散热器;以及流体导向器, 其覆盖该散热器的至少一部分并引导所述冷却空气的一部分流向该散热元 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烹饪器具包括基座;电元件,其位于该基座 内;散热器,连接至该电元件并包括多个加热片;第一冷却通道,其限定在 每两个紧邻的散热鳍片之间;流体导向器,其限定了与第一冷却通道相隔开 的第二冷却通道,以冷却该电元件;以及冷却风扇,其将冷却空气吹入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通过阅读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将会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应用范围。然而, 应当理解,所给出的表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示 例说明,因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详细描述,将会清楚本专利技术 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改型。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会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这些详细 说明和附图仅用于示例说明,而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单元的剖视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流体导向器的立体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冷却空气流的示意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冷却单元的剖视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流体导向器的立体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冷却空气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 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应当指出,这些附图应当沿附图标记的取向 的方向观察。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参照图1,根据所示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包括壳体10、板40、感应加热单元30、至少一个换向模块20、至少一个冷却单元50以及控制器12。板 40位于壳体10的上方,且烹饪容器可设置在该板上。感应加热单元30位于 由壳体10和板40限定的空间内。换向模块20向感应加热单元30供应交流 电源。冷却单元50使换向模块20的电元件23中的电加热元件25冷却。控 制器12控制烹饪器具1的操作。具体而言,壳体10形成为顶部敞开的箱形。冷却空气吸入口ll和冷却 空气排出口 13形成于壳体10的前部,并且冷却空气排出口 13与冷却空气吸入口 11隔开预定距离。通过冷却空气吸入口 11吸入的冷却空气经过冷却单元50,然后通过冷 却空气排出口 13排出。换向模块20安装在壳体10内。换向模块20包括电路板21和多个形成 于该电路板21上的电元件23 (包括电加热元件25)。电元件23中具有较大热值的电加热元件25联接至冷却单元50,以下将 对此进行描述。感应加热单元30位于换向模块20的上方。感应加热单元30包括至少 一个基座31和至少一个感应线圈32。感应线圈32的接线端33电连接至换 向模块20上。感应加热单元30将由换向模块20供应的高频直流电流转换 为直流磁场,并为板40提供直流磁场。云母片(未示出)设置在感应线圈 32和基座31之间。云母片位于感应加热单元30的上方,以防止由烹饪器具1产生的热量 被传递到下面将要描述的铁素体(ferrite)。铁素体(未示出)位于云母片 之下,以扩散(diffuse)由感应线圈32产生的直流磁场。用于容置烹饪容器的、至少一个容置部41设置于板40的顶部表面上。 容置部41的位置与感应加热单元30相对应。控制器42位于板40前部的一 侧。控制器42包括显示单元43和多个操作按钮44。显示单元43显示烹饪 器具1的操作状态。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冷却单元50。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冷却单元50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 例的流体导向器的立体图。参照图l-3,冷却单元50包括散热器53、冷却风扇51/52以及流体导 向器60。散热器53联接至电加热元件25。冷却风扇51/52位于散热器53 的一侧,而流体导向器60位于散热器53的上方。详细地,多个支撑部59设置在散热器53之下,并以预定间隔联接至电 路板21。联接至电加热元件25的联接部57形成为散热器50的一侧。具有高导 热系数和绝缘特性的材料(未示出)插在联接部57和电加热元件25之间, 以使联接部57和电加热元件25之间电绝缘,并使热量容易地传递。电加热元件25的接线端24电连接至电路板21的接线端连接单元26上。电加热元件25可以包括作为半导体元件的整流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 所述半导体元件可以执行高速转换操作。电加热元件25为电元件23中具有 大热值的电元件。电加热元件25可以是需要冷却的电元件23中的一些或全部。散热器53上形成多个加热片。加热片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且每两个紧 邻的加热片分别限定位于其间的冷却通道。加热片包括形成在散热器53顶 部的多个顶部加热片58,以及形成在散热器53底部的多个底部加热片54。 冷却通道包括多个顶部冷却通道56和多个底部冷却通道55。流体导向器60位于散热器53的上方,以覆盖顶部加热片58并将从冷 却风扇51吹来的部分空气引导至电加热电源25。具体而言,流体导向器60包括底部板61,顶部板68,第一连接板64, 第二连接板62,联接板65以及导板63。底部板61接触顶部加热片58的顶 部,且顶部板68向上与底部板61隔开。第一连接板64连接顶部板68的第 -端和底部板61的第一端,且第二连接板62连接顶部板68的第二端和底 部板61的第二端。联接板65从第一连接板64向下延伸,以使流体导向器 60能够联接至散热器53。导板63从顶部板68向下倾斜延伸,以便覆盖电 加热元件25。详细地,元件冷却通道67形成在顶部板68和底部板61之间,从冷却 风扇吹来的空气穿过该通道67流动。在此,由顶部加热片58形成的顶部冷 却通道56被称为第一冷却通道,而形成于顶部板68和底部板61之间的元 件冷却通道67被称为第二冷却通道。底部板61设置在顶部加热片58上,以将顶部冷却通道56与元件冷却 通道67隔开。也就是,底部板61防止顶部冷却通道56中的空气与元件冷 却通道67内的空气混合。因此,底部板61可称为分隔板。引入顶部冷却通 道56中的空气冷却散热器53,引入元件冷却通道中的空气直接冷却电加热 元件25。连接板65联接至加热片58a的外表面,加热片58a从散热器53的一端向上延伸。第二连接板62以预定角度从第一连接板64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62基本上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散热器,其连接至所述加热元件,以用于散发由所述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冷却风扇,其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一侧,以将冷却空气吹到所述散热器上;以及流体导向器,其覆盖所述散热器的至少一部分,并引导冷却空气的一部分流向所述加热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12-14 10-2006-0127526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散热器,其连接至所述加热元件,以用于散发由所述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冷却风扇,其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一侧,以将冷却空气吹到所述散热器上;以及流体导向器,其覆盖所述散热器的至少一部分,并引导冷却空气的一部分流向所述加热元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流体导向器包括分隔件, 其分隔冷却空气并引导冷却空气分别沿所述散热器流动以及流向所述加热元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流体导向器与所述散热 器之间限定有冷却通道,以使所述冷却空气经由所述冷却通道直接流向所述 加热元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加热片, 其中每两个紧邻的所述加热片之间限定第一冷却通道,而所述流体导向器和 所述散热器限定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隔开的第二冷却通道。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流体导向器包括分隔元 件,其将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隔开。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流体导向器包括引导元 件,其引导第二冷却通道中的所述冷却空气流向所述加热元件。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流体导向器包括 底部板,其与所述加热片接触;顶部板,其与所述底部板相隔开;连接板,其连接所述顶部板与所述底部板,并引导第二冷却通道中的所 述冷却空气流向所述加热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远泰柳承喜朴炳旭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