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105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采用纳米纤维素纤维对聚氨酯进行改性,通过溶液置换法将其均匀分散在聚醚二元醇中,通过两步法制备了改性聚氨酯,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成功接枝了聚氨酯链,有利于提高改性剂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和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改善改性剂在基体中的相容性,提升毛巾的拉伸性能,经过对苯二胺改性的凹凸棒土,水合肼还原了凹凸棒土表面存在的大量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使得凹凸棒土的亲油能力得到提高,对苯二胺单体在凹凸棒土表面成功地实现了原位聚合,生成聚对苯二胺,凹凸棒土与对苯二胺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毛巾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毛巾是人们使用频次最高的日用品之一,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场所,如出海捕鱼的渔船、作战或演习的舰船等,由于淡水资源有限且出海作业时间较长,渔民及战士无法及时洗涤毛巾,导致毛巾极易滋生细菌,产生难闻的气味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现有的毛巾抗菌以及除臭效果不佳,同时长时间使用也容易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采用纳米纤维素纤维对聚氨酯进行改性,通过溶液置换法将其均匀分散在聚醚二元醇中,通过两步法制备了改性聚氨酯,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成功接枝了聚氨酯链,有利于提高改性剂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和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改善改性剂在基体中的相容性,提升毛巾的拉伸性能,经过对苯二胺改性的凹凸棒土,水合肼还原了凹凸棒土表面存在的大量羟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使得凹凸棒土的亲油能力得到提高,对苯二胺单体在凹凸棒土表面成功地实现了原位聚合,生成聚对苯二胺,凹凸棒土与对苯二胺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π

π键作用,促使对苯二胺可有效牢固地附着在凹凸棒土上,改善凹凸棒土的亲油性,使得改性凹凸棒土能够在聚氨酯基体中实现长久的均一稳定分散,通过异丙醇、纳米氧化锌、聚乙二醇制备得到的抗菌溶液,可以有效提升纺织面料的抗菌效果,根据GB/T 22864

2009,该抗菌除臭毛巾在水洗5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6

97%;(2)该烘干裁切设备首先将多个毛巾胚布进行压合处理,方便后续的旋拧以及裁切,可同时对多个毛巾胚布进行烘干以及裁切,对毛巾胚布的烘干以及裁切效率高,在将多个毛巾胚布压合后对其进行旋拧,可以将毛巾胚布中多余未干的染料的拧出,同时配合烘干风机对多个毛巾胚布进行高效的烘干处理;(3)通过可升降的输送壳的设置,可以将不同厚度的毛巾胚布整平,同时满足裁切后的毛巾胚布的输送,设置可移动的移动架,满足裁切刀片的跟切,可以补偿刀片裁切过程中产生的移动距离差以及毛巾胚布移动速度造成的误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腈纶纤维放入含催化剂的有机胺溶液中,90℃

130℃下反应1.5h

5.5h,反应结束后取出洗涤,得到网状纤维;
[0007]步骤二:将网状纤维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85℃

130℃下反应1.5h

5h,反应结束后取出洗涤,得到羧酸钠型腈纶纤维;
[0008]步骤三:将羧酸钠型腈纶纤维与棉纤维在开松机上开松后混毛均匀,然后在清疏机上梳理制成混合绒条,混合绒条抽长拉细,然后经过牵伸拉长、加捻及喂入粗纱条得到混纺纱线,将混纺纱线交织制得胚布;
[0009]步骤四:将胚布放入抗菌溶胶中并持续循环拉动,同时加热至190

210℃,持续2

3h,制得抗菌胚布;
[0010]步骤五:将抗菌胚布放入涂膜液中并持续循环拉动,同时加热至190

210℃,持续2

3h,制得毛巾胚布;
[0011]步骤六:将毛巾胚布放入染缸中染制,将染制后的若干毛巾胚布绕卷在烘干裁切设备对应的若干放卷辊上,放卷辊上的毛巾胚布输送至上限位辊与下限位辊之间,调节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丝杠带动上辊座与下辊座相向移动,进而上限位辊与下限位辊相向移动,上限位辊与下限位辊对多个毛巾胚布进行挤压,而后毛巾胚布穿过两个翻转筒的四个安装辊之间,而后两个驱动电机输出轴反向转动,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啮合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带动翻转筒转动,翻转筒带动两个安装辊转动,两个翻转筒反向转动带动多个毛巾胚布旋拧呈束,升降气缸活塞杆推动烘干风机下降,烘干风机对旋拧呈束的毛巾胚布进行烘干,烘干后翻转筒反向转动,带动旋拧后的毛巾胚布恢复至初始状态,而后毛巾胚布输送至支撑板上,安装气缸活塞杆向下推动输送壳,输送壳内的输送皮带与毛巾胚布接触,裁切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杠带动移动架朝向毛巾胚布输送方向移动,裁切气缸活塞杆向下推动裁切刀片,裁切刀片对毛巾胚布切割,而后输送电机输出轴带动输送轮转动,两个输送轮带动输送皮带转动,输送皮带将裁切后的毛巾胚布从支撑板上输送出,对裁切后的毛巾胚布缝纫,制备得到毛巾胚布。
[0012]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有机胺溶液的重均分子量≥500,有机胺为聚乙烯胺、聚乙烯亚胺、多乙烯多胺、氨基酸、多乙烯多酰胺中的一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吡啶、二氮杂二环、二氮杂二环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的,步骤四抗菌溶胶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称取11

16份异丙醇、4

8份纳米氧化锌、10

14份聚乙二醇、6

12份纤维素、3

5份AgNO3、80

90份正硅酸乙酯、120

150份水,将异丙醇、纳米氧化锌、聚乙二醇溶解在水中,而后与冰醋酸按照1:的体积比混合,得到复合醋酸溶液,将纤维素溶解到复合醋酸溶液中,得到纤维素醋酸溶液,而后将AgNO3溶解到纤维素醋酸溶液中得到纤维素

银复合抗菌溶液,将正硅酸乙酯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到纤维素

银复合抗菌溶液中,室温下磁力搅拌机搅拌3

4小时,得到抗菌溶胶。
[0014]进一步的,步骤五中涂膜液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按重量份计,称取改性聚氨酯50

65份、改性凹凸棒土6

10份、N,N

二甲基甲酰胺70

85份、无机填料8

11份、改性聚四氟乙烯10

14份,首先利用清水清洗无机填料,然后用0.1mol/L的HCl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对无机填料进行酸洗和碱洗处理,分别超声振荡10

15min,除去表面杂质,然后于200℃烘箱内干燥4

5h,取出自然冷却,得到预处理填料,将改性聚氨酯放入60℃烘箱内干燥6

7h,将干燥后的改性聚氨酯加入一半的N,N

二甲基甲酰胺中,70℃下溶胀20h,得到基液,将改性凹凸棒土、预处理填料和改性聚四氟乙烯加入另一半的N,N

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分散30

40min,得到混合添加物,将混合添加物与基液混合,300r/min机械搅拌6h,再继续超声处理60min,得到涂膜液。
[0015]进一步的,改性聚氨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将医用消毒棉破碎后放入三口烧瓶中,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腈纶纤维放入含催化剂的有机胺溶液中,90℃

130℃下反应1.5h

5.5h,反应结束后取出洗涤,得到网状纤维;步骤二:将网状纤维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85℃

130℃下反应1.5h

5h,反应结束后取出洗涤,得到羧酸钠型腈纶纤维;步骤三:将羧酸钠型腈纶纤维与棉纤维在开松机上开松后混毛均匀,然后在清疏机上梳理制成混合绒条,混合绒条抽长拉细,然后经过牵伸拉长、加捻及喂入粗纱条得到混纺纱线,将混纺纱线交织制得胚布;步骤四:将胚布放入抗菌溶胶中并持续循环拉动,同时加热至190

210℃,持续2

3h,制得抗菌胚布;步骤五:将抗菌胚布放入涂膜液中并持续循环拉动,同时加热至190

210℃,持续2

3h,制得毛巾胚布;步骤六:将毛巾胚布放入染缸中染制,将染制后的若干毛巾胚布绕卷在烘干裁切设备对应的若干放卷辊(3)上,放卷辊(3)上的毛巾胚布输送至上限位辊(10)与下限位辊(11)之间,调节电机(5)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杠(6)转动,第一丝杠(6)带动上辊座(7)与下辊座(9)相向移动,进而上限位辊(10)与下限位辊(11)相向移动,上限位辊(10)与下限位辊(11)对多个毛巾胚布进行挤压,而后毛巾胚布穿过两个翻转筒(13)的四个安装辊(21)之间,而后两个驱动电机(16)输出轴反向转动,驱动电机(16)输出轴带动齿轮二(15)转动,齿轮二(15)啮合带动齿轮一(14)转动,齿轮一(14)带动翻转筒(13)转动,翻转筒(13)带动两个安装辊(21)转动,两个翻转筒(13)反向转动带动多个毛巾胚布旋拧呈束,升降气缸(22)活塞杆推动烘干风机(23)下降,烘干风机(23)对旋拧呈束的毛巾胚布进行烘干,烘干后翻转筒(13)反向转动,带动旋拧后的毛巾胚布恢复至初始状态,而后毛巾胚布输送至支撑板(31)上,安装气缸(33)活塞杆向下推动输送壳(32),输送壳(32)内的输送皮带与毛巾胚布接触,裁切电机(25)输出轴带动第二丝杠(26)转动,第二丝杠(26)带动移动架(28)朝向毛巾胚布输送方向移动,裁切气缸(29)活塞杆向下推动裁切刀片(30),裁切刀片(30)对毛巾胚布切割,而后输送电机(34)输出轴带动输送轮(35)转动,两个输送轮(35)带动输送皮带转动,输送皮带将裁切后的毛巾胚布从支撑板(31)上输送出,对裁切后的毛巾胚布缝纫,制备得到毛巾胚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有机胺溶液的重均分子量≥500,有机胺为聚乙烯胺、聚乙烯亚胺、多乙烯多胺、氨基酸、多乙烯多酰胺中的一种,催化剂为四甲基胍、吡啶、二氮杂二环、二氮杂二环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抗菌溶胶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称取11

16份异丙醇、4

8份纳米氧化锌、10

14份聚乙二醇、6

12份纤维素、3

5份AgNO3、80

90份正硅酸乙酯、120

150份水,将异丙醇、纳米氧化锌、聚乙二醇溶解在水中,而后与冰醋酸按照1:(2

3)的体积比混合,得到复合醋酸溶液,将纤维素溶解到复合醋酸溶液中,得到纤维素醋酸溶液,而后将AgNO3溶解到纤维素醋酸溶液中得到纤维素

银复合抗菌溶液,将正硅酸乙酯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到纤维素

银复合抗菌溶液中,室温下磁力搅拌机搅拌3

4小时,得到抗菌溶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臭毛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涂膜液
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按重量份计,称取改性聚氨酯50

65份、改性凹凸棒土6

10份、N,N

二甲基甲酰胺70

85份、无机填料8

11份、改性聚四氟乙烯10

14份,首先利用清水清洗无机填料,然后用0.1mol/L的HCl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对无机填料进行酸洗和碱洗处理,分别超声振荡10

15min,除去表面杂质,然后于200℃烘箱内干燥4

5h,取出自然冷却,得到预处理填料,将改性聚氨酯放入60℃烘箱内干燥6

7h,将干燥后的改性聚氨酯加入一半的N,N

二甲基甲酰胺中,70℃下溶胀20h,得到基液,将改性凹凸棒土、预处理填料和改性聚四氟乙烯加入另一半的N,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磊高翔宇李飞李小燕杨天二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名扬针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