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及机器人手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13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及机器人手臂。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前模和后模提高了模具的制造精度,减小误差。通过使浇铸口分流为与型腔尺寸相适配的多个进料口联通,多个进料口与型腔分别相通使得金属液能够以较快速度到达需要成型部位,缩短铸造时间,并减小产品不同位置的温度差,避免产品回缩。设置多个缓冲排气腔,通过缓冲金属液使得金属液能够更饱满的充满模具的型腔,并通过缓冲排气腔及时将型腔内气体排出,避免产品出现铸造不足的情况。通过设置两个浇铸口,使得浇铸金属液快速充满型腔,加快浇铸进程,缩短浇铸时间,提高浇铸质量。提高浇铸质量。提高浇铸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及机器人手臂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属于铸造


技术介绍

[0002]铸造也称浇铸,一般包括砂型浇铸、金属型浇铸、熔模铸造,泥模铸造等;而铸造狭义上往往专指金属型浇铸。机器人手臂采用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浇铸产品时金属经过单一流道进入型腔,机器人手臂复杂的结构使得铸造成型慢,且金属液后到的部位成型不足,再加上后续的冷缩,容易出现裂纹、孔洞、凹陷等缺陷,成品率低。且现有的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往往具有多个活动型芯,在铸造过程中型芯的安装位置也容易产生误差,对产品的精度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铸造成品率低、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及使用其铸造的铝合金机器人手臂。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前模具有与后模接触的第一表面,后模具有与前模接触的第二表面,前模和后模之间具有用于铸造铝合金机器人手臂的型腔;
[0006]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前模的型腔由第一半圆端部、第二半圆端部和连接第一半圆端部、第二半圆端部的第一直线段构成,第一半圆端部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二半圆端部;在第一半圆端部具有第一型芯,且第一型芯高度略高于前模的第一表面,第一型芯由沿型腔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中间部和对称设置于第一中间部两侧且与第一中间部具有一定间隔的第一左侧部和第一右侧部组成,在第一左侧部和第一右侧部上远离第一中间部的一侧各具有两个凹槽,所述第一左侧部和第一右侧部靠近所述第二半圆端部一侧具有一个通槽;在第二半圆端部具有多个圆柱台阶叠加构成的第二型芯,且第二型芯的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一表面;
[0008]后模的型腔形状与前模的型腔适配,由第三半圆端部、第四半圆端部和连接第三半圆端部、第四半圆端部的第二直线段构成,第三半圆端部尺寸小于第四半圆端部;在第三半圆端部具有台阶状的凹陷部;在第四半圆端部具有高于第二表面的第三型芯;所述第三型芯的尺寸在长度方向长于第一型芯,所述第三型芯由沿型腔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中间部和对称设置于第二中间部两侧且与第二中间部具有一定间隔的第二左侧部和第二右侧部组成,在第二左侧部和第二右侧部上远离第二中间部的一侧各具有两个凹槽,在第二左侧部和第二右侧部靠近所述第三半圆端部的一侧各具有三个通槽;所述后模的长侧面具有第一浇铸口,所述后模的短侧面具有第二浇铸口,所述第一浇铸口内侧分为两个浇铸通道。
[0009]优选地,所述两个浇铸通道分流为多个进料口,所述多个进料口与型腔分别相通。
[0010]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在第一浇铸口左右两侧各有三个。
[0011]优选地,所述前模和后模上具有多个与型腔相连的缓冲排气腔,多个所述缓冲排气腔分别具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皆位于后模上。
[0012]优选地,在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的外表面具有多个散热孔。
[0013]优选地,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通过螺栓连接。
[0014]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所述铝合金机器人手臂包括两个直径不相同的圆弧端和连接两个圆弧端的直线部,在两个所述圆弧端各具有两个尺寸不同的台阶状通孔,通过台阶状的通孔与机器人的其他部件相连,在两个圆弧的左右两侧分别各对称设有两个耳部,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通过前述的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铸造而成。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6]1.一体成型的前模和后模比使用多个活动型芯的模具制造精度高,误差小。
[0017]2.第一浇铸口在后模上分流为与型腔尺寸相适配的多个进料口,多个进料口与型腔分别相通使得金属液能够以较快速度到达需要成型部位,缩短铸造时间,并减小产品不同位置的温度差,避免产品回缩。
[0018]3.设置多个缓冲排气腔,通过缓冲金属液使得金属液能够更饱满的充满模具的型腔,并通过缓冲排气腔及时将型腔内气体排出,避免产品出现铸造不足的情况。
[0019]4.通过设置两个浇铸口,使得浇铸金属液快速充满型腔,加快浇铸进程,缩短浇铸时间,提高浇铸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前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前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顶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及机器人手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7]一种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包括前模1和后模2,前模1具有与后模2接触的第一表面3,后模2具有与前模1接触的第二表面4,前模1和后模2之间具有用于铸造机器人手臂的型腔。
[0028]所述前模1的型腔由第一半圆端部101、第二半圆端部102和连接第一半圆端部101、第二半圆端部102的第一直线段103构成,第一半圆端部101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二半圆端部102;在第一半圆端部101具有第一型芯104,且第一型芯104高度略高于前模1的第一表面3,第一型芯104由沿型腔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中间部1041和对称设置于第一中间部1041两侧且与第一中间部1041具有一定间隔的第一左侧部1042和第一右侧部1043组成,在第一左侧部1042和第一右侧部1043上远离第一中间部1041的一侧各具有两个凹槽5,所述第一
左侧部1042和第一右侧部1043靠近所述第二半圆端部102一侧具有一个通槽6;在第二半圆端部102具有多个圆柱台阶叠加构成的第二型芯,且第二型芯的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一表面3。
[0029]后模2的型腔形状与前模1的型腔适配,由第三半圆端部201、第四半圆端部202和连接第三半圆端部、第四半圆端部的第二直线段203构成,第三半圆端部201的尺寸小于第四半圆端部202;在第三半圆端部201具有台阶状的凹陷部205;在第四半圆端部202具有高于第二表面4的第三型芯206;所述第三型芯206的尺寸在长度方向长于第一型芯104,所述第三型芯206由沿型腔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中间部2061和对称设置于第二中间部2061两侧且与第二中间部2061具有一定间隔的第二左侧部2062和第二右侧部2063组成,在第二左侧部2062和第二右侧部2063上远离第二中间部2061的一侧各具有两个凹槽5,在第二左侧部2062和第二右侧部2063靠近所述第三半圆端部201的一侧具有三个通槽6。所述后模的长侧面具有第一浇铸口7,所述后模的短侧面具有第二浇铸口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机器人手臂铸造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前模具有与后模接触的第一表面,后模具有与前模接触的第二表面,前模和后模之间具有用于铸造铝合金机器人手臂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的型腔由第一半圆端部、第二半圆端部和连接第一半圆端部、第二半圆端部的第一直线段构成,第一半圆端部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二半圆端部;在第一半圆端部具有第一型芯,且第一型芯高度略高于前模的第一表面,第一型芯由沿型腔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中间部和对称设置于第一中间部两侧且与第一中间部具有一定间隔的第一左侧部和第一右侧部组成,在第一左侧部和第一右侧部上远离第一中间部的一侧各具有两个凹槽,所述第一左侧部和第一右侧部靠近所述第二半圆端部一侧具有一个通槽;在第二半圆端部具有多个圆柱台阶叠加构成的第二型芯,且第二型芯的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一表面;后模的型腔形状与前模的型腔适配,由第三半圆端部、第四半圆端部和连接第三半圆端部、第四半圆端部的第二直线段构成,第三半圆端部尺寸小于第四半圆端部;在第三半圆端部具有台阶状的凹陷部;在第四半圆端部具有高于第二表面的第三型芯;所述第三型芯的尺寸在长度方向长于第一型芯,所述第三型芯由沿型腔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中间部和对称设置于第二中间部两侧且与第二中间部具有一定间隔的第二左侧部和第二右侧部组成,在第二左侧部和第二右侧部上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国张锦涛包从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精铝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