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43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包括有保险杆本体,保险杆本体两侧呈弧形倒角,保险杆本体后端面横向开设有凹槽,凹槽上下端分别设为上加固条和下加固条,上加固条和下加固条从左到右逐一穿插固定有中空承压杆,多个中空承压杆的中间部位连接有双层吸收条,双层吸收条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套筒,多个中空承压杆逐一穿插于对应的套筒内,同时上加固条和下加固条上逐一热熔连接有若干个单孔扣接片,每上下两个单孔扣接片设为一组,每组单孔扣接片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的不仅在保险杆结构上进行了优化,而且还提高了保险杆的缓冲性能,对乘车人员带来了较好的安全保护。的安全保护。的安全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汽车零配件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汽车或驾驶员在冲撞受力的时候,产生缓冲的装置。
[0003]现有的汽车保险杆多数为单层塑料材料制成,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不同的孔洞,使其整体的缓冲性能降低,对于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并且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为了减轻汽车重量,相关汽车产商进行了不少技术研究,但却对于保险杆的研究改造之处甚少,而保险杠在任何情况下都需具备较好的缓冲性能,因此,研究一种即可减轻重量又具备较好缓冲性能的保险杆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包括有保险杆本体,所述保险杆本体两侧呈弧形倒角,所述保险杆本体后端面横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下端分别设为上加固条和下加固条,所述上加固条从上到下垂直开设有螺纹固定孔,所述螺纹固定孔设有多个,每个螺纹固定孔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
[0007]所述下加固条从上到下垂直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从左到右逐一位于螺纹固定孔的垂直正下方,且每个所述螺纹固定孔内均穿插设有中空承压杆,每个所述中空承压杆顶部均设有盲孔螺纹帽,所述盲孔螺纹帽与对应的螺纹固定孔呈螺纹连接,每个所述中空承压杆底部均镶嵌于对应的限位孔内;
[0008]多个所述中空承压杆的中间部位连接有双层吸收条,所述双层吸收条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套筒,多个所述中空承压杆逐一穿插于对应的套筒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加固条和下加固条与所述保险杆本体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螺纹固定孔直径均大于限位孔直径,且每个所述螺纹固定孔内对应的盲孔螺纹帽直径均大于中空承压杆直径。
[001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限位孔底部均不贯穿所述下加固条壳体。
[001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套筒均与所述双层吸收条一体成型。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双层吸收条为热塑性弹性材料带。
[0013]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杆本体外表面为碳纤维材料基层,该碳纤维材料基层内侧设置有PE蜂窝架构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加固条和下加固条后端面从左到右依次热熔连接有若干个卡扣
接头,该卡扣接头头部为圆台形,且从圆台处开设裂口至卡扣接头连接处一端。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上加固条和下加固条后端面从左到右依次热熔连接有若干个单孔扣接片,每上下两个所述单孔扣接片设为一组,每组单孔扣接片之间均设置有弹簧。
[001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弹簧为C92D弹簧钢型耐冲压弹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其一,本技术在后端面开设凹槽,减少了常规保险杆所需的制作材料,减轻整体重量,在上下端利用上加固条和下加固条与车体钢架进行连接加固,在上加固条上开设的多个螺纹固定孔内分别插设中空承压杆并延伸到下加固条的限位孔内,与上加固条和下加固条形成较好的纵横承压结构,中空承压杆内部的中空结构具备减轻重量的效果,并且每个中空承压杆都穿插在双层吸收条的每个套筒内,双层吸收条在多个中空承压杆的作用下保持紧绷,保持凹槽部位的保险杆壳体受到冲击时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减少凹陷或破损的几率,同时使得保险杆本体具备较强的缓冲性能;
[0019]其二,本技术的中空承压杆以及双层吸收条均为可拆卸式,当发生事故导致杆体折弯变形或者双层吸收条断开的情况时,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更换,并且当保险杆本体受到不可修复的损坏时,可拆卸下仍可使用的中空承压杆或双层吸收条安装到新的配套保险杆本体上,不仅降低了制作材料的浪费,还减小了车主的维修成本。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保险杆本体前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保险杆本体后端面结构局部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中空承压杆和双层吸收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保险杆本体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0025]图中:1、保险杆本体;1a、碳纤维材料基层;1b、PE蜂窝架构层;11、凹槽;12、上加固条;12a、螺纹固定孔;13、下加固条; 13a、限位孔;14、卡扣接头;15、单孔扣接片;2、弹簧;3、中空承压杆;31、盲孔螺纹帽;4、双层吸收条;41、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

3所示,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包括有保险杆本体1,所述保险杆本体1两侧呈弧形倒角,所述保险杆本体1后端面横向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上下端分别设为上加固条12和下加固条13,所述上加固条12和下加固条13与所述保险杆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上加固条12从上到下垂直开设有螺纹固定孔12a,所述螺纹固定孔12a设有多个,每个螺纹固定孔12a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所述下加固条13从上到下垂直开设有限位孔 13a,所述限位孔13a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13a从左到右逐一位于螺纹固定孔12a的垂直正下方,且每个所述螺纹固定孔12a内均穿插设有中空承压杆3,每个所述中空承压杆3顶部均设有盲孔螺纹帽31,所述盲孔螺纹帽31与对应的螺纹固定孔12a呈螺纹连接,每个所述中空承压杆3底部均镶嵌于对应的限位孔13a内,每个所述螺纹固定孔12a直径均大于限位孔13a直径,且每个所述螺纹固定孔12a内对应的盲孔螺纹帽31直径均大于中空承压杆3直径,每个所述限位孔13a底部均不贯穿所述下加固条13壳体,使得中空承压杆3两端均保持较好的固定连接,提升保险杆整个结构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包括有保险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本体(1)两侧呈弧形倒角,所述保险杆本体(1)后端面横向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上下端分别设为上加固条(12)和下加固条(13),所述上加固条(12)从上到下垂直开设有螺纹固定孔(12a),所述螺纹固定孔(12a)设有多个,每个螺纹固定孔(12a)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所述下加固条(13)从上到下垂直开设有限位孔(13a),所述限位孔(13a)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孔(13a)从左到右逐一位于螺纹固定孔(12a)的垂直正下方,且每个所述螺纹固定孔(12a)内均穿插设有中空承压杆(3),每个所述中空承压杆(3)顶部均设有盲孔螺纹帽(31),所述盲孔螺纹帽(31)与对应的螺纹固定孔(12a)呈螺纹连接,每个所述中空承压杆(3)底部均镶嵌于对应的限位孔(13a)内;多个所述中空承压杆(3)的中间部位连接有双层吸收条(4),所述双层吸收条(4)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套筒(41),多个所述中空承压杆(3)逐一穿插于对应的套筒(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固条(12)和下加固条(13)与所述保险杆本体(1)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轻体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纹固定孔(12a)直径均大于限位孔(13a)直径,且每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六零R一九零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延理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