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3304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属于汽车扶手箱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扶手总成不能舒适的满足所有驾驶员手臂支撑的问题。本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包括面板、滑动板和用于与副仪表板储物箱相铰接的基板,基板和滑动板之间设有能使面板相对基板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扶手总成还包括能使面板相对基板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部与滑动板相固连,升降机构的顶部与面板相固连。本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具有翻转、前后滑动和上下升降的功能,满足不同驾驶员的手臂舒适支撑的需求。适支撑的需求。适支撑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扶手箱
,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副仪表板扶手基本上都采用固定形式,即扶手是固定在副仪表板上,只能进行简单的开启关闭功能,无法配合座椅进行调节,而由于驾驶人身材等存在差异,固定式扶手无法满足不同驾驶员的使用需求。
[0003]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做出各式各样的改进,有的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汽车扶手箱的移动式扶手[申请号:201320615114.8;授权公告号:CN203460791U],其包括与副仪表板储物箱铰接的手枕,手枕绕其后端的铰轴转动以启闭储物箱,手枕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手枕外盖、手枕基板、手枕骨架、手枕内盖,手枕基板与手枕外盖固定相连,手枕基板通过手枕连接件安装于手枕骨架的滑轨上,手枕骨架与手枕内盖固定连接,手枕内盖上安装有手枕限位块,手枕限位块上端穿过手枕骨架上的限位槽,限位槽与手枕基板相连。
[0004]该种结构的扶手,具有传统的翻转功能,扶手翻转功能使扶手可以开闭副仪表板储物箱;同时增加了扶手前后移动的功能,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存在将手臂支撑在扶手上的情况,而扶手前后移动相当于延长了扶手前后的长度,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需求。但即使扶手增加了前后移动功能,由于扶手在高度方向上是固定的,该种结构的扶手也只能满足95%左右驾驶员的需求,另外5%的驾驶员是无法满足要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扶手总成同时具有翻转、前后滑动和上下升降的功能。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包括面板、滑动板和用于与副仪表板储物箱相铰接的基板,所述基板和滑动板之间设有能使面板相对基板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扶手总成还包括能使面板相对基板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与滑动板相固连,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与面板相固连。
[0007]基板与副仪表板储物箱相铰接,使本扶手总成可以绕副仪表板储物箱转动,本扶手总成可以开闭副仪表板储物箱;滑动机构的设置使面板能进行前后滑动定位,扶手总成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能够进行调整;升降机构的设置使面板能进行上下升降,扶手总成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能够进行调整,从而使扶手同时具有翻转、前后滑动和上下升降的功能,扶手总成可以定位在不同的位置,满足不同驾驶员的需求,为驾驶员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本滑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均是设置在扶手总成内部的,无需改变汽车其他部位的结构,即扶手总成功能的改变不会影响到汽车的正常生产,降低成本。
[0008]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杆、一对呈X形的折叠支架,一对所述折叠支架的中心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折叠支架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
面板和滑动板相定位,所述折叠支架的两个活动端分别与面板和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折叠支架的活动端沿着面板和滑动板滑动时能使面板远离或者靠近滑动板。折叠支架固定端的位置是限定的,通过施加外力,使折叠支架的活动端沿着面板和滑动板滑动时使面板远离或者靠近滑动板,从而调节面板的高度,实现扶手总成的上下升降的功能;折叠支架的数量为两个,提高升降机构的稳定性。
[0009]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连接杆外,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所述折叠支架的活动端始终具有靠拢固定端并使面板远离滑动板的趋势。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扭簧会推动连接杆朝上移动,从而使折叠支架的活动端靠拢固定端并使面板远离滑动板,将面板向上顶起,使扶手总成的高度增加,通过扭簧使面板自动朝上移动,调整方便。
[0010]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中,所述面板的底部凸出设置有一对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滑动板上具有一对凸出设置的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折叠支架的活动端可滑动的嵌入设置第一导向槽或第二导向槽中。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设置提供安装定位空间,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的设置使活动端可以更好的沿着面板和滑动板滑动,提高本扶手总成上下升降调整的顺畅性。
[0011]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按钮、复位弹簧、一对铰接在面板底部的旋转钮、一对分别嵌入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导向槽中且可滑动的定位条和一对横向设置在面板底部的解锁杆,一对所述定位条分别与对应的折叠支架位于上方的活动端相连接,一对所述定位条中均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一对所述旋转钮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解锁杆相连,一对所述旋转钮的另一端均与升降按钮相连,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对应的旋转钮上,在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所述解锁杆的外端能嵌入到对应的第一定位孔中使解锁杆和定位条相卡接,按压所述升降按钮使所述旋转钮旋转能带动解锁杆平移使解锁杆和定位条相脱离。在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解锁杆的外端能嵌入到对应的第一定位孔中使解锁杆和定位条相卡接,而定位条是与折叠支架的活动端相连的,从而使折叠支架定位,使扶手总成定位在调整后的高度;按压升降按钮使旋转钮旋转能带动解锁杆平移使解锁杆和定位条相脱离,即折叠支架不再被限制,扶手总成的高度可以重新进行调节,调整方便。
[0012]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中,所述面板上具有按钮孔,所述升降按钮的顶部嵌入设置在按钮孔中。合理利用空间,操作者需要按住面板,升降按钮位于该处,操作方便。
[0013]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中,所述扶手总成还包括一对挡板,一对所述挡板上均具有至少一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条形孔,一对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外侧壁上均具有至少两个凸出设置的凸柱,所述凸柱嵌入到对应的条形孔中,当所述面板上升远离滑动板时,所述凸柱能带动挡板上升且所述挡板能遮挡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之间的间隙。挡板的设置起到遮挡的作用,使扶手总成内部的结构不会裸露在外,提高美观性;同时使外界的杂质不易进入到扶手总成的内部,使滑动机构和升降机构不易卡住,提高稳定性。
[0014]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连在面板底部的若干根第一升降杆和固连在滑动板顶部的若干根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一升
降杆与第二升降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升降杆与对应的第二升降杆相贴合,所述第二升降杆靠近第一升降杆的一侧具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升降杆中设有弹性件和钢珠,向上拉动或者向下按压面板使所述面板和滑动板相对移动时,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所述钢珠能越过第二定位孔并嵌入到相邻的第二定位孔中。弹性件可以是圆柱弹簧或者锥形弹簧,通过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使钢珠嵌入到第二定位孔中,使第一升降杆与第二升降杆相定位,从而使面板的高度定位;向上拉动或者向下按压面板时,钢珠能越过第二定位孔并嵌入到相邻的第二定位孔中,从而改变面板的高度,实现扶手总成高度的调整。
[0015]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中,所述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包括面板(1)、滑动板(2)和用于与副仪表板储物箱相铰接的基板(3),所述基板(3)和滑动板(2)之间设有能使面板(1)相对基板(3)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总成还包括能使面板(1)相对基板(3)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底部与滑动板(2)相固连,所述升降机构(5)的顶部与面板(1)相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连接杆(52)、一对呈X形的折叠支架(53),一对所述折叠支架(53)的中心通过连接杆(52)相连,所述折叠支架(53)的两个固定端(531)分别与面板(1)和滑动板(2)相定位,所述折叠支架(53)的两个活动端(531)分别与面板(1)和滑动板(2)滑动连接,所述折叠支架的活动端沿着面板(1)和滑动板(2)滑动时能使面板(1)远离或者靠近滑动板(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还包括扭簧(51),所述扭簧(51)套设在连接杆(52)外,在扭簧(51)扭力的作用下所述折叠支架(53)的活动端(532)始终具有靠拢固定端(531)并使面板(1)远离滑动板(2)的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底部凸出设置有一对第一导向板(54),所述第一导向板(54)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541),所述滑动板(2)上具有一对凸出设置的第二导向板(55),所述第二导向板(55)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551),所述折叠支架(53)的活动端(531)可滑动的嵌入设置第一导向槽(541)或第二导向槽(551)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还包括升降按钮(56)、复位弹簧(57)、一对铰接在面板(1)底部的旋转钮(58)、一对分别嵌入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导向槽(541)中且可滑动的定位条(59)和一对横向设置在面板(1)底部的解锁杆(510),一对所述定位条(59)分别与对应的折叠支架(53)位于上方的活动端(532)相连接,一对所述定位条(59)中均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591),一对所述旋转钮(58)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解锁杆(510)相连,一对所述旋转钮(58)的另一端均与升降按钮(56)相连,所述复位弹簧(5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